初中化学实验微型化初探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微型化
  • 发布时间:2022-08-21 15:03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化,促使教师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微型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这是一种进行的化学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化学实践能力,本文就对此展开了研究与分析。

  引言

  在化学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方式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和利用一些替代品来展开化学实验,采用微型实验的方式减少了对药品的消耗,降低了实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化学实验微型化的方式还有效地激发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展开创新创造,主动探究与学习化学知识,提升自身化学素养。

  一、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展开生活实践

  化学知识几乎都是前人通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地总结得出来的理论,想要学生透彻地了解某个化学知识点,可以还原该实验。实验的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能促使其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在今后可以主动展开化学学习。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实现教材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例如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灭火的原理时,教师就可以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器为例,其原理就是阻断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进而达到灭火目的。常见的灭火器分为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其中泡沫灭火器的灭火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3Na2CO3+Al2(SO4)3=3Na2SO4+Al2(CO3)3;Al2(CO3) 3+6H2O=2A l(O H)3+3H2O +3C O2来表示。干粉灭火器灭火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NaOH+AlCl3+3NaHCO3=Al(OH) 3↓+3CO2↑+3NaCl来表示。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进一步地掌握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可燃物或者是电气设备则一般采用干粉灭火器,如果是油类、橡胶类或者是固体可燃物则可以选择泡沫灭火器。掌握和了解这些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就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各种灭火器的功能与区别,既能够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此实现了教材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学生也深刻感知到了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增强了其化学学习自主性。

  二、结合社会热点展开化学微型实验

  想要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就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其可以选择一些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这些热点问题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知识,而是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环境问题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有部分人对化学认识不清,认为化学制品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对化学的片面看法,未能看到化学对环保所做出的贡献。以水资源为例,虽然一再强调保护环境,杜绝资源浪费,但是水资源污染、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屡禁不止,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化学知识找到缓解水污染的方式。有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可以采取过滤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具体如何过滤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微试验。首先可以取一些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化验,对当前的水质情况有一定了解,其次则应用过滤器、蒸馏器等进行微型实验。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强化了学生对化学以及化学实验的兴趣,能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借助微型化学实验提升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进行一节实验课,从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器材的准备再到学生动手实验以及教师的指导,一节课总是显得紧张而忙乱。而且有时候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对学生们的实验手法展开一一指导,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未能掌握实验方式,不能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以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先利用一些简易装置进行微试验,然后课堂教学中再次进行讲解分析与指导就变得十分高效。

  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青霉素的药瓶来代替收集瓶,用注射器来代替长颈漏斗。常见的输液管则可以代替导管,将小石块与白醋进行反应,然后再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气体检验。这些实验器材简单易得,并且也可以达到实验的效果,不但解决了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提前动手进行了实验操作,了解了实验原理。即便是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提出来,节约了时间,教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也会对后续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微型实验教学的方式,该方式与常规的实验室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对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锻炼其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思维与学习热情方面有着较大的作用。教师要注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展开一些化学微试验,提升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娜.试论中学化学实验微型化装置创新改进策略[J ]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5.

  [2]熊志辉.浅谈微型实验走进初中化学课堂[J ].数码设计, 2020,9(1):127.

  [3]张兴.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21(8):145-4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