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方式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 发布时间:2022-08-21 15:07

  摘要:小学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科,还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合理开展数学教学,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

  引言

  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包含大量的知识点,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发挥出数学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培养其创新意识,不仅能够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精神。学生会善于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进,打造健全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建和谐、活泼的教学气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情感激励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尊重每一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大胆创新。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感染力,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善于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创新思考

  教师要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提升相结合,使学生拥有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思维训练作为重点,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对问题认真进行思考。实践表明,当学生善于动脑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就能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使思维充满活力,进而创新意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创设题目,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解答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对解题充满信心。教师也可鼓励自行进行编写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将题目做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这将进一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素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每一名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当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成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加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渐拥有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被3整除的数有何种特点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然后教师就可以判断这一数字能否被三整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数字,只要教师可以准确进行判断,就能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充满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解释。当学生了解这些数字的规律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回答问题,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四、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项动手操作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也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举办多样化数学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之余,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比如,在教授比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安排与之相关的实践操作任务,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工具,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旗杆的高度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又能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对问题不断研究和思考,从而找到多种测量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素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大胆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目标和方向,融入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想象的内容变为现实。比如,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体积计算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合理进行想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些学生会运用手中的工具制作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就可以对其体积进行计算;有些学生将水分别倒入圆柱体的瓶子和长方体的容器之中,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出长方体容器的体积,进而得出圆柱体容器的体积。总之,当学生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会逐渐拥有创新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设计,明确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具有良好的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路早霞,张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4):222-224.

  [2]王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 2020(14):153.

  [3]肖玉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 .中国新通信,2020,22(05):15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