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实践分析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应用
  • 发布时间:2022-08-21 16:04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实现了飞速的蓬勃发展。相对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高兴,也赢得了十分理想的展契机。但是必须说明的是,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这样对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新的时期里,要探究更加优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将其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良好发展。而本文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究,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国农业实现良好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引言

  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当中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投入其中,然而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因此为了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必须要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的持续化发展。而近些年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可以分为程节水技术和非工程节水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将自然降水利用率有效提升,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农田水利工程使用过程当中资源的不良浪费,让节水效果达到最优。具体来说现阶段,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管道灌溉技术,上述技术拥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可以基本满足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水资源节约的现实需求。但是在应用过程当中还应该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现实发展情况,实现相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针对性应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的进一步良好发展。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2.1喷灌技术

  近些年来,喷灌渠道的应用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节约,而且此项技术也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当中的重点核心。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喷灌渠道主要有石块和防渗材料堆砌而成。而且在其表面通过混凝土的有效施工,让渠道建设的平整度有效提升。喷灌渠道结构当中防渗材料的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不良防渗的有效抵御,可以减少80%以上的水资源渗漏,为此农田水利工程在喷灌渠道建设过程当中也要结合工程现实情况,不单单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喷灌渠道距离建设,更要提升喷灌面积。尽可能的使用U型渠道,通过合理的设计长度以及截面积,让喷灌渠道水断面有效减少,让水资源与空气的接触率有效减少,实现水分蒸发量的有效降低。喷灌渠道防渗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还能够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下设问题形成有效控制,避免水资源传输过程当中产生不良的水资源损失,让农田灌溉区域能够得到充足的水资源供给,实现农田有效的灌溉。

  2.2微灌技术

  微观技术的应用结合农作物的现实需求,将特制的灌水器有效的安装,灌水器主要与低压管道系统有效连接,结合农作物最小需求的水分,对农作物的土壤表面土层当中进行均匀的、准确的水资源灌溉和输送,对比起传统的地面灌溉,以及全面湿润灌溉,微灌技术仅仅通过少量的水资源对农作物根部区域土壤进行湿润,便可以实现农作物的水资源有效补给。因此微灌溉技术也被称为局部灌溉技术。结合不同水流输出方式为惯技术可以分为若干种,分别是滴灌技术、微喷灌技术、小管出流技术、渗灌技术和涌泉灌技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滴灌技术,滴灌技术通过直径10cm左右的小塑料管有效设置对农作物根部附近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技术可以与肥料有效融合,对于一些干旱地区的农作物形成有效的灌溉,让灌溉效率全面提升,以及水资源的最大节约。

  2.3管道灌溉技术

  管道灌溉技术是通过管道应用,实现明渠输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替代,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能够让输水过程当中水资源的渗漏和蒸发损失有效减少。而且输水利用率甚至接近于百分之百,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不单单能够从高向低处进行灌溉,还能够通过水泵的应用让低水区域向高区域进行灌溉。通过管道替代水渠,可以让输水渠占地面积有效缩短,让土地利用率极大提升。但是缺点是只能学输水过程当中的节水问题,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进一步灌溉,还需要配套应用相对应的软管来开展灌溉作业。目前工程实践当中,管道灌溉技术通常引用的水资源来自于水库、池塘、水坡等等。而且还要借助一些地势的优势,以及落差优势,实现对农田农作物的有效灌溉,而配合水泵的打压要保证水管拥有一定的压力,一般压力在0.3 MPa左右,这种压力也被称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结合农田面积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在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对区域种植农作物,以及区域土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研,实现农田面积大小的有效掌握。而且要结合不同时期农作物生长,对于水资源的现实需求进行农作物灌溉的水资源均匀补给,这样可以充分的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避免了水资源的不良浪费。

  3.2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的水资源是较为匮乏的,不同区域存在着严重缺水的情况。而且一些区域人民的正常饮用水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灌溉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储备和用水问题,对于水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优化的设定,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运用。同时不同地区水利部门还应该结合往年的降水量,以及水资源使用情况,将科学的水资源调配计划有效制定,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在有效供给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之上,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调配以及避免水资源的不良浪费,更应该通过雨水和雪水的收集,实现对农田的有效灌溉和水资源的补充。

  结语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主要受到地理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影响。在实践中常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微灌式、喷灌式技术。未来必须要加强技术推广,设计科学灌溉方案,完善灌溉管道,才能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瑞.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 .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12):80+82.

  [2]杜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 .江西农业,2018(22):47.

  作者简介:李艳(1976,01),女,汉,江苏沛县人,本科,助理,研究方向:农田水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