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分析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高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方法
  • 发布时间:2022-08-21 16:10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的课程改革,因此,高中数学要实行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更关注人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研究。

  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与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占据主导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高中数学作为非常实用的学科,教师应当重视实用性的发挥,不能将数学作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科,应当进行教学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目前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于学生、老师或者家长来说都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分数可以说明一切,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观念要有所转变,否则,学生没有创新能力,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新课改的提出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老师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老教师教书很多年,对于课本内容已经太熟悉了,但是,忽略了现代教学的特点,需要把教学与现实相结合,用现代化更好的教学方法去传授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传统的老师进行教学,学生只用听讲就行了。新课改要求由原来的“传授知识”发展为“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进去,不仅学会基础的知识,还要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关乎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数学方法的创新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勇于创新,积极实践,让新课程改革发挥最大作用[1]。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方法

  1.游戏化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结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勇于创新,重视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将数学课程视为揭示数学概念、研究演变过程、发现结论的系列过程,打破数学只是传授知识的界限,和学生一起研究新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可以真正的领悟到新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例如,高中的许多学生对于计算机游戏比较感兴趣,计算机的游戏程序与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这一特质,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玩游戏时,可以去探索游戏程序和数学的关系,试着去探究电脑程序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2.问题情境创设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尤其相对于较难的课程而言,采取课堂趣味教学,把学生的注意集中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中,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条件,让学生都有勇气和信心参与课堂实践。

  数学知识比较偏理性,相对于其它学科可能有些干巴,很多女生对数学课程提不起兴趣,学不会,认为数学课程枯燥无味,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因此,教师就需要把死板的知识变为灵活的实际问题,调动他们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对于数学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数学课程也需要设置问题情境,情境需要根据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真实的生活环境,情境的设计关乎着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内驱力,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可以高强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这样就有便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 “空间直角坐标系”课程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创设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在一条河边有两个村庄,如果需要在河边建立一个水电站共两个村庄的居民使用,这个水电站应该建立在哪里,可以实现生活便利化,怎样可以尽量减少水管的使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情境中获取知识,提升对于数学课程的热爱[2]。

  3.多媒体互动教学法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的需要,我国教育行业也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很多高中学校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对于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让课堂内容变得灵活多样。如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强理解,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在学习必修二课程“立体几何初步”知识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在脑海中构思抽象图形,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刚接触新知识不知道怎样去构思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灵活地看到立体图形的各个空间,加强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几何思维和数学逆向思维也会得到提高。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既要适应新课改下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走在教育最前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才可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向杰.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 . 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05):71-73.

  [2]杨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2020(45):59-60.

  [3]张洪全.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对策[J ] .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5):7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