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3+2”转段课程衔接实践探索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学前教育专业,“3+2”转段,课程衔接
  • 发布时间:2022-08-21 17:25

  摘要: 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本研究基于中高职“3+2”转段教育实践,探讨课程一体化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旨在加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推进课程衔接是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从2021 年开始对接日照师范学校、淄博工业学校的“3+2”转段教育。为了明确“3+2”一体化的课程设置要求,做到中高职课程体系统筹衔接,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标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尝试,力求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

  一、目标衔接,体现差异

  针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目标雷同等问题,重新定位“3+2”转段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组织中高职专任教师、幼儿园园长等人员共同制定针对“3+2”转段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分别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确定中职段职业岗位面向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保育员、幼儿培训机构教师、育婴师、亲子教师等,而高职段职业岗位则面向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保育员、幼儿培训机构教师、育婴师、幼教科研与管理人员、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明确了中职和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整合,突出重点

  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确定中高职不同教学内容,尽量避免重复和交叉。课程体系、课程介绍、专业课描述、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等,分别按中职段和高职段描述。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强调“两基一导”,即 “科学文化基础+幼教技能基础”和“保教知识导论”,侧重通识文化和技能,强调夯实学生的通识文化素养,重在“打基础”,为参加“3+2” 转段入学考试打好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基础。高职侧重教师教育课程,除公共基础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外,专业课程涉及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课程理论、教育活动的设计、幼儿行为观察、幼儿游戏设计等模块的课程,突出“一通两专”,即通识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重在“可持续发展”,更加侧重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方式灵活,增加实践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特点,推进教学方式相衔接,改革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教学内容中引入案例和情境,如幼儿真实活动场景、幼儿游戏情境和幼儿真实行为表现,将学习过程与工作经验有机整合,进行模拟实操、环境创设、玩教具制作、师幼互动、幼儿行为观察分析等任务驱动下的体验活动。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指导能力、反思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技能提升。以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小组教学和个人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利用雨课堂、学校在线教学平台等手段,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自学完成任务,教师通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课上以问题或任务导入学习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同时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大学慕课、公众号、微视频等,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评价多元,能力优先

  评价目标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推行“双证书”制度,重点考核学生熟悉工作任务、胜任岗位要求的实践能力。对“3+2”学生加大形成性评价权重,使动态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注重教学设计、故事讲述、案例分析、环境创设、教具制作等实用技能的完成情况,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背诵等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任务的完成度,而且关注资料搜集、 专题研讨、实操展示、学习态度、团队意识等在学习过程中展示的态度和方法。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还增加了学生的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等。课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活动,1+X证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保证学生既获得相应学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又能获取某一种职业技能或资格类证书,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

  五、师资共享,协同育人

  整合中职和高职学校师资,吸收企业和行业人才走进课堂,打破各自为政的教学壁垒,以学科(课程)为单位,建立跨中高职的课程组,开展校际交流研讨工作,在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进行协同合作,定期对相近专业课程进行公开观摩交流、改进完善。聘请中职优秀教师来我校从事技能课教学,既能解决高职院校技能型师资不足的问题,又能充分利用中职优质教师资源,实现人才流动流通。发挥早教机构和幼儿园等实践基地的作用,组织教师定期到实践基地观摩学习、现场教学、交流合作,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鼓励教师考取育婴师、幼儿照护、幼儿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吸收早教和幼教专业人才到中高职学校从教,担任兼职教师,壮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结构。

  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同时关注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和职业性的双重要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岗位和实际工作过程需求,实现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和服务终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R].2011.

  [2] 关金燕.谈中高职教学的有机衔接—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2):6-8

  [3] 李 斐. 论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60-16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