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路径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阅读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13 13:07
【摘要】在这个多元性跨文化交流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思想与文明的碰撞已达到一种常态化,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最流行语言之一,在我国也广泛传播开来,成为教育专业领域主科目之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英语学习难度呈阶梯式的递增,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代学生们的需求,教学方式需要改进需要创新,才能不断提升国民英语水平,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引言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对文化意识的掌握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对英语语言的运用,避免在交际中出现文化错误的现象。在新课标当中明确指出了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要落实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的学习中渗透价值观念、文化习惯等内容,加深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在阅读的学习中把握准确的词汇含义。但是目前在高中英语的课堂上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很多的学生文化视野十分狭窄,经常在阅读的学习中无法正确地判断国外文化,对文章的内涵理解也不够深入,并且有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比较落后,对于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化意识内容不够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几乎不花费时间来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很难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得到落实。鉴于目前文化意识的培养现状,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在知识点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培养文化意识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作为一门外语学科,英语课程教学既有工具性质,又有其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高中英语教师应注重提取英语学科的人文特色,将其与文化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实自己的心灵,了解带有我们民族独特审美的优秀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灵境界,又可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思想水平提高[1]。比如,艺术、文化、科学,这些大家的思想都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1.2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顺畅
如果学生能够和外国友人进行流利的口语交流,然后长期就知道“吃饭”“天气”之类的日常问题,那这样的交流也过于枯燥和没有营养了。要与国外朋友的谈话更活跃、更有趣,就必须要有更深入的沟通,在交流中给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风俗,这样的交流才更有意义,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对文化意识和内容的理解,那么,就算英语口语再好,也不可能滔滔不绝地讲述,更别说向国外的朋友们讲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文化内涵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将文化意识融入到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多元的文化理解,促进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路径
2.1完善教师知识结构,重视文化意识培养
在实际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扮演好文化示范者、文化引导者、文化创设者的角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应做好文化学习者的榜样,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奠定基础.以“Dragon”一词为例,中国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里,“龙”的文化贯穿我国历史长河,是古代人民的信仰。而在西方人眼里,将"Dragon"视为喷烟吐火的怪物,喻作灾难的象征[2]。以“Owl”一词为例,在西方文学中,“Owl”是智慧的象征,以此延伸的“as wise as an owl”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衍生的形容词“owlish”、副词“owlishly”则表示严肃、机敏的意思,如“He was an owlish figure,sitting in the corner of the library.”译为“他一副很斯文的样子,坐在图书馆的一角”。而在中国的文化中,对猫头鹰的认知则与西方人存在差异,将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挂钩,如常说的古语“夜猫子进宅”,被引申为厄运将至。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自身应主动琢磨词汇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做好文化学习的引导者、示范者。此外,相关教育部门应为教师提供外国文化学习的渠道,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为英语文化教学奠定基础。
2.2设立多种文化交流情境
英语是一种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和文化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文化内容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感知英语阅读文章中的文化色彩,并且根据阅读文本设立多种文化的交流情境。课上,教师可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或主题设计互动提问环节、课堂游戏环节、课堂翻转环节,让学生用英语诠释课堂中角色的日常生活,感受英语阅读内容中的不同文化现象。比如,在阅读了关于问候文化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设定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和文化内容进行自我介绍和交流。另外,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来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景。举例来说,在学校开设英语角是进行情景交流的好机会。教师也可积极参与英语角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与文化背景相关的交流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的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2.3重视阅读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文化品格
首先,进入主题时,充分落实信息技术与英语文化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交互一体机呈现教学任务,播放Flash课件布置任务,分小组合作探究Living Legends的基本定义,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引领段落,形成对文化主题的基本认识。其次,通过引导学生略读语篇,查找关键词,输入文本的文化信息,初步了解文化内容的重点。再次,提出活动任务,引导学生搜索文化信息,帮助学生树立解读文本的意识,关注语言文本并表达文化意义。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有助于学生捕捉文化信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文化意识培养[3]。最后,播放多媒体课件抛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描述体育传奇人物的语言特点,学生自主阅读凝练出文中体育人物的品质,在语篇中学习bring honor and glory,set a good example,never lose heart,unique,mental strength,impressive skills等单词和短语,从深层次理解语篇内容,把握文章细节,梳理作者运用的语言特征及特色,提炼语言表达内容,通过深度解读文本,深化学生对文本传递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同时为文化意识的输出做铺垫。
2.4丰富教学资源,传播文化意识
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刻板、太单一,高中是为了高考做准备,教师们的所有教学计划、内容都是围绕考试重点来讲的,让学生们背单词、学语法、做大量习题,提升他们的应试能力,而学生们一旦树立了这种意识,学习英语、阅读文章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阅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习英语阅读,也只能让学生们提高习题正确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们对其没有兴趣,单一的教学方式对英语阅读水平提高并没有很大的成效,教师和学生们都应该转变这种观念,想要提升英语阅读水平,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习外国语言,就要学习其内在文化,教师们应该丰富教材资源,向同学们传播文化知识,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了解外国文化,通过文化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在进行“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单元教学时,讲的是世界节日,这就涉及到了文化知识,如果教师只对文章的段落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和分析,学生们不仅会觉得文章篇幅太长、太难理解,还会对英语阅读充满了恐惧与厌倦,所以教师们应该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教师可以在进行文章授课之前,可以为学生们普及一下各国节日的有关习俗,提前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对接下来要讲的文章的兴趣,在讲完有关习俗之后,学生们会自动将故事带入到英语文章中去,在阅读时他们也会把陌生词汇做好标记,这样文章的讲解难度瞬间降低一半,通过老师前边的文化铺垫,学生们也会很快理解文章大意,阅读起来也会轻松很多,减轻他们对英语阅读的恐惧。
2.5于主题背景、文体和语篇结构和词汇三个方面融入文化知识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的文本中含有大量的文化知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学生不熟悉相关的文化背景,就很难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内涵和价值意义。所以,有必要让学生理解与文字内容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举例来说,对于“奥运会”的语篇教学,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现代世界的奥运会上,不了解古希腊文化的绚丽多彩。所以介绍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消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世界观,更能让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历史充满敬畏心,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Cultural relics”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迁移阿布辛贝神殿的文章拓展,埃及政府为了不让阿斯旺水坝淹没庙宇,积极向联合国寻求帮助,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将这座庙宇和其他文化遗产保留了下来[4]。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浪费这么多时间来进行迁移。学生只有对埃及文化、阿布辛贝神庙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解开内心的疑惑,建立起文化保护的观念。中、英两种文章体裁在分类上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要重视英文文体的分类和发展规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在阅读方面,英语教科书的文章包含了不同类型,常见的如书信、旅游记述、人物传记、新闻、戏剧等等。而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通过一些词汇来表达的,所以掌握词汇不正确常常会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很大的障碍。因此,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解释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含义或文化背景的词汇,让学生感受英语学科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
总结:总而言之,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对英语核心能力的推动作用。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更有效、更丰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背景文化、词汇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将多种教育资源及教学手段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从而在英语阅读中最大化增强学生的整体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琦.文化意识培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2(34):53-54.
[2]晁新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DOI:10.27363/d.cnki.gtsfu.2022.000164.
[3]吕文龙.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行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2.DOI:10.27709/d.cnki.gccsf.2022.000212.
[4]张小平.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J].英语教师,2022,22(02):14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