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英语作业设计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语学科,作业设计,方法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13 13:08
【摘要】目前“双减”政策如火如荼。当前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推广,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负担,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在“双减负”政策中,主要是指减轻校外培训和作业的压力负担。因此,在现阶段,初中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一方面,优化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学习负担。
初中阶段的英语老师要进行肩负增效的政策,这就需要老师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对知识的记忆,但是这样的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学生的作业效率,增添了学生的负担,最终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学生们在大量的作业中,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再加上即便是写了那么多作业,最终的效果也不理想,这样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一、初中阶段英语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布置的作业比较统一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上,老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也导致在作业的设计中以及评价中,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也没有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们处于被动的模式下,因为英语知识比较的繁琐,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困难,再加上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这就导致老师布置的作业,会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并且老师布置的作业缺乏分层设计,无法顾忌到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情况下,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作用。
2.注重书本知识,没有重视知识的拓展
有的英语老师在设计课下作业时,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提升学生的书本知识上,这就忽略了对知识的拓展,无法打开学生的视野。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老师们用检查学生作业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忽视了对知识的拓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老师依旧是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这样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1]。
3.重视作业的批改量,忽视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学生们在完成了作业之后,老师只是检查学生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在进行评改的时候,也是注重学生的完成度的情况,并没有对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评价,这也导致学生的作业质量提不上去,还有的学生在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对此进行了批评,这也导致学生逐渐的对这一学科失去了信心。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阶段英语作业设计方法研究
1.对作业的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
在初中阶段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学生们的基础不一样,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存在。作业的设计切记出现一刀切的模式,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要展开作业的分层设计,这样的英语作业可以保障学习好的以及学习差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进步,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设计英语作业时,要保障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不需要太多的作业,要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有目的的布置。比如说在给学习差的学生布置作业时,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果发现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有了提升,就可以逐渐的提升对作业的难度,英语作业要保障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扎实学生的基本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老师要设计出趣味性的作业
在以往的英语作业布置中,大部分都是比较古板的,形式单一,基本上是各个类型中的习题为主要内容。学生们对此不感兴趣,并且无法深入的学习,学生的想法是尽快的完成任务。众所周知,在教育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进入到学习中,如果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那么作业就无法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展开英语作业的设计,要进行整改,从作业的设计目标出发,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老师布置的作业中,不必非要局限在形式上,要对作业的布置做到灵活,一方面要在作业中融入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实践性,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且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这样作业模式和之前的习题训练相比较,会更加具备实践性,学生们也会在这样的作业中找到乐趣。比如说老师布置了背单词的作业,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来进行,可以开展单词接龙的游戏,在对作业的设计中,还可以融入一些英文版的学唱音乐,以及英文报纸或者是英文新闻等,此外,老师还要不断的开展英语版的演讲活动或者是辩论活动,再或者是促使学生展开英语话剧的舞台,这样大大提升了英语作业的实践性,同时也提升了作业中的趣味性,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积极的投入到作业中,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巩固了课堂内容,提升了实际能力,这也相应的提升了作业完成的效率[2]。
3.重视学生对作业的反馈信息,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老师对作业的布置,需要学生的反馈,从学生的真实反馈中可以得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得知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在学习方法上出的问题,老师可以对此进行及时的纠正,促使学生尽快的解决问题,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老师要重视学生对作业的反馈,并且要认真对作业进行批改,不可以走形式主义,要对学生正确的评价,最大化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作业布置中,还可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了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这也可以提升英语课堂质量。此外,老师可以鼓励生生之间展开评价,这也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在作业中找到了出现的问题以及完成的好的部分,对于出问题的部分,要给学生进行提醒,对于完成度好的作业,要以此为榜样进行学习和借鉴,这样的评改作业模式,可以及时扭转学生的错误,并且学生也会自主的去学习优秀学生的作业,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总结语: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展开对作业的布置,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上的内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老师在课堂上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丰富课堂内容,重视学生对作业的真实反馈,并且从各个角度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这就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升了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基于学习共同体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