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青
赣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 内收治的62 例经超声引导下开展活检穿刺法(以此为金标准)进行活检确诊的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均行免疫组化技术检查,统计分析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检查结果。结果:免疫组化技术的阳性检查结果为96.77%(60/62),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33、P=0.154)。结论: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字:肿瘤;免疫组化;活检穿刺
当前临床大部分患者对于肿瘤存在认知偏差,使其存在过度的恐惧情绪,难以积极配合疾病筛查和诊断,导致患者未在早期取得及时的治疗,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发展至中晚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且当前临床对于肿瘤疾病患者的检查措施以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法为主,此检查方式可通过获取病变组织,再通过病理检测的方法来进行诊断疾病,属于肿瘤诊断的金标准[2]。但对于患者而言,此项检查方式属于有创性检查措施,可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疼痛等,且结果等待时间较长,难以作为肿瘤筛查手段,因此,寻求其他检查手段为当前临床研究重点。免疫组化技术是目前病理科广泛开展的病理检查技术,指的是在分子水平上协助病理诊断的检查方法。基于此,本文就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9.1~2020.12 内收治的62 例经超声引导下开展活检穿刺法进行活检确诊的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中男女构成比分别为32:30;年龄段在36~74 岁,平均年龄为(58.43±10.24)岁;肿瘤类型:肺癌23 例、肝癌19 例、转移性肿瘤11 例、血管瘤9 例。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均先行免疫组化法进行诊断,主要试剂包括脱水剂、固定剂、蒸馏水、透明液、浸蜡液、树胶等。取患者0.2 cm×1.0cm×2.0 cm 的1 块组织置于甲醛溶液中充分浸泡2h,置于透明液1h,之后用脱水剂脱水1h,置于浸蜡液1h,埋于石蜡中常规切片,层厚2μm,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在37°C 下置于3%过氧化氢溶液中孵育10 min,蒸馏水冲洗3 min,高压修复2min,PBS 洗涤 5min,常温孵育2h,PBS 洗涤5min,加入UltrasenSitive SP 试剂,孵育后DBA 显色,树胶封固。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效果(免疫组化技术检查的阳性判断标准:甲胎蛋白、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等染色呈棕黄色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 软件对本研究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n,(%)]表述开展χ2 检验,P<0.05 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效果分析
经统计,免疫组化技术的阳性检查结果为96.77%(60/62),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33、P=0.154)。
3 讨论
肿瘤疾病是当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上升,但由于肿瘤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患者均未在早期取得针对性治疗,而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在短时间内发展至中晚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穿刺活检是病理学检查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通过对组织进行穿刺获取少量的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学或者病理学诊断,明确肿物性质的一种操作。而此项检查措施,虽可取得显著的诊断准确率,作为临床金标准,但其有创性操作、昂贵的价格及漫长的结果等待使其难以在临床推广,且患者也难以接受。因此,寻求更佳的,具有便捷性、灵活性的检查措施为当前临床研究重点。免疫组化是一种实验技术,主要应用在临床检验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当中,其基本原理是抗原和抗体反应,在日常中抗原和抗体为特异性结合,也就是抗体和相对应的抗原相结合,和抗体不配对的抗原不能进行结合[3]。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技术的阳性检查结果为96.77%(60/62),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33、P=0.154)。分析原因,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技术,可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的抗体可以显色或者出现荧光,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或者多肽、蛋白质等物质,对它们进行定位、定性以及相对定量的研究。将其用于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可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细胞内抗原,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再通过免疫应答产物及抗体和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结合后在光镜下确定组织的来源属性和特性,以此明确病情。
综上所述,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永生,王萍萍,高萍,等. 免疫组化技术在甲状腺液基细胞学诊断为Ⅲ类-意义不明确细胞非典型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1):1875-1879.
[2]徐瑶,王满香,王明伟,等.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PD-L1 检测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38(3):347-349.
[3]于明川,尚存海,费胜民,等. 胃肠道间质瘤的CT 特征与病理危险度、免疫组化分型及Hpa 蛋白表达的关系[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1,37(2):25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