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对优化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作用探讨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阅读理解,生活情境,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15 11:17

  池建秀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城镇第四小学 038300

  摘要: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关键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生活情境的联系,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通过与实际情境的结合,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本文介绍生活情境对优化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提出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应用生活情境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生活情境;策略

  引言:语文阅读理解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环境中,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观察和参与,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一、生活情境对优化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境都能够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首先,生活情境提供实际的背景信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联想文章中的内容。例如,当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文章时,如果他们曾经在动物园或野外观察过相关动物,那么他们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文章中的描述相联系,更加深入地理解动物的特点和行为;其次,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阅读的主动性[1]。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一篇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后,教师组织一次参观天文馆或举办一个小型的太空科学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太空的神秘和奇妙,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当学生学习一篇有关环保的文章后,教师组织一次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学以致用。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提出的环保观点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培养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学生们一起参观历史博物馆,并根据博物馆中的展品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通过共同探讨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们相互启发,拓宽视野,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最后,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例如,学生在阅读一本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后,教师组织一个绘画比赛或创作故事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写作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首先,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背诵和默写,缺乏足够的实际运用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教授课文和古诗文,强调学生对文章的死记硬背和机械默写。忽略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导致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方面的能力发展不足;其次,小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辅材料和题海战术,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许多学校和家长倾向于依赖大量的习题册和试卷,通过反复做题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2]。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单调乏味;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对文学和阅读的狭隘认识。由于教学目标的压力和时间的限制,许多学校和教师倾向于只关注教材中的内容,忽视文学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限制学生对不同文体和文化的认识,无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对口头表达和交流的忽视。口头表达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书面表达,忽视口头表达的训练。这导致学生在交流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无法有效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缺乏足够的综合性评价和个性化教学。现行的评价体系过于侧重于笔试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此外,由于班级规模庞大,教师往往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限制。

  三、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应用生活情境策略

  (一)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是一种丰富的学习体验,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在野外考察中,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与自然环境进行互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同时,野外考察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在野外考察中,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和体验,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描写和描述,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当学生学习有关春天的文章时,让他们亲自感受到春天的花开鸟鸣,观察春天中的各种植物和昆虫,进一步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此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野外环境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和现象,提炼出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大自然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和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展开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诗歌或绘画作品,不仅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通过实地参观,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体验文化艺术作品,与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中的展品进行互动,拓宽视野,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实地参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他们近距离观察艺术品的细节、触摸实物的质地,感受到文化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参观美术馆时,学生仔细观察画作的线条、色彩和构图,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所学的课文,实地参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当学生面对真实的历史遗址或展品时,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和社会环境,这样的想象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此外,实地参观还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学生通过参观后的感受和体验,创作自己的故事、诗歌或绘画作品。这样的创作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社区互动

  社区互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有益的策略,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社区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还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与社区中的居民交流,学生了解生活、文化和价值观,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学生采访社区中的长者,聆听故事和经历,了解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在社区互动中,学生还能够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文艺演出等,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学生能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领导才能和责任感。例如,学生组织一场文艺演出,通过演出的形式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创作,与社区居民分享学习成果。社区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在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中,学生倾听见解和观点,思考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实践,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生活情境策略,鼓励学生参与野外考察、实地参观和社区互动,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朱德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22(12): 41-43.

  [2]贾宏平.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2(08):1-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