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创新,开发,培养
  • 发布时间:2023-07-28 12:02

  高 峰

  遵义市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

  当前,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作用,推动起了一场科技革命和新经济革命。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形成了先进生产力。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到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面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党中央果断做出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2022 年10 月16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坚持守正创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面对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就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模式而言,我认为我们应当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对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我认为,我们应当分析当前中职教育、特别是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开发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来看,各类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二是专业课的教学,三是实践、实习课的教学。从总体上来看,几十年来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已显现出了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根据近年来我对毕业学生的跟踪了解,我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可凭一技之长就业谋生,但在学生中鲜有创新型人才。反思其原因,我认为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在我们的中职教育教学中就没有关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这方面的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还是开设的以下这几门课,如《哲学与人生》、《法律常识》、《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经济政治与社会》等等。虽然这些课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作用、不可缺少,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作用却不足。做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我认为,我们应当与时具进,把对中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溶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开发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发与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方式

  (一)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信心。

  提到创新,人们常把它与众多的科学巨匠和发明家们联系在一起,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等,无形中给创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很少有人把创新与普通人联系在一起,这很容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误区,让人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与创新不会有什么联系。从而抑制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事实上,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我们没有被开发出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就讲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向着创新之路迈进吧!”脑生理学家斯佩里认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是大脑机能的反应。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 卡西认为:创新是人之本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关键是怎样把这种潜能有效发挥出来。而我以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信心。从而培养出其创新意识。只有当学生们有了创新意识,对创新不再有什么神秘感,学生们才能在生活中和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积极主动去创新。

  (二)要让中职学生对创新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对于创新的认识,我们对中职学生应当这样去引导。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它还可以存在于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创新不仅可以表现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还可以体现在制度,方法、管理等各个方面。创新无论大小,只要它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要它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只要它更科学,更实用、更合理,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创新,就应当和可以进行推广。这样,创新就不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情了,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和可以做到的。如果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这样去引导中职学生,那么就能够树立中职学生正确的创新理念,中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自主创新、积极努力创新就成为了可能。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从总体上看较以前相比在综合素质方面没有什么提高,而且在一些方面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并改变这种状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他们将是我们国家未来产业工人中的主力军。他们创新意识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和极其重要的内容。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自主创新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主创新是强国之道。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被欺侮、被淘汰。要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关键是增强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能力的关键,是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当然也离不开我们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正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进行重大转变,然而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确相对不足,面临着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民族的振兴。

  我们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向第二个百年目标阔步前进。我们要建立创新型国家,我们要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进步,我们就必须依靠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如果我们大家都具有创新意识,都具有正确的创新理念,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梦想,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以一种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简介:高峰(1964.01),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安徽省庐江县人。就职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高级讲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