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维诗中探究生态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王维,尊重自然,和谐
  • 发布时间:2023-07-28 12:06

  向楚楚

  扬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生态美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互为主体性思维,旨在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双向互动,保护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而王维诗蕴涵着生态文明理念,拉近了时空距离,能够发掘其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生态美学;王维;尊重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一直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的重要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态美学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生态美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互为主体性思维,旨在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双向互动,保护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那么我们中华文化中是否有与其不谋而合的点呢?纵观历史长河,发现先秦时期的孟子、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盛唐时期的王维与孟浩然以及晚唐时期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有在各自的诗文中或隐或明地传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理念。下面笔者将从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三个维度来具体探究王维诗所蕴涵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拉近时空距离,发掘其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是王维诗中“尊重自然,相依共生”的自然生态理念。自然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王维从小受到儒家“尊重天时”、“敬畏生命”和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生态观念的影响,在其创作的诗中,尤其是山水田园诗,贯穿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与原则。很多时候不难发现王维诗中多以描绘自然山水、花木鸟兽为主,并且将这些景物意象拟人化,它们在王维眼中变成了灵动有生命有能动意识的“朋友”,甚至有些时候人成为了大自然中的背景与陪衬。这一点似乎也值得引起我们对于“人主宰自然”错误观念的反思。王维曾作《辛夷坞》一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花在幽寂无人的山谷悄悄开放,无世俗干扰破坏,诗人旁观这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去“叨扰”辛夷花,而是充分尊重它,任由它随着季节时令开开落落、生生灭灭。整首诗会让读者感觉这其中的和谐美好,一切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顺应自然规律,而不为世界喧嚣纷扰所动。王维还有一首诗,名为《寄崇梵僧》:“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崇梵僧居住在这山林间,每日听着鸟儿的声声啼叫,看着曾经盛开的鲜花逐渐凋零,风吹落花纷纷飘然而下,一切都随着自然四季更迭。而崇梵僧自己也融入其中,没有烟花柳巷、人声嘈杂,一切也十分惬意闲适,诗中真正描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世界。除了以上两首诗,王维还有许多诗都体现了内心顺应自然本性、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王维诗的世界里,都是旁观着自然万物的生长,花开花落,都从不会试图凭借自己的喜恶去改变“揠苗助长”或者“随意亵玩”,正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次,王维诗中还蕴含着“以仁爱仁、和睦相亲”的社会生态理念。社会生态理念突出的重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今社会人人都想拥有一个犹如桃花源的神仙世界,那里没有资本的污浊,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更没有环境污染和疫情困扰。而王维诗中温馨互助,和和睦睦的社会关系正是与世外桃源相契合,并且更多了些真实气息,也是我们未来能够慢慢靠近的一种和谐状态。王维写了许多的送别诗,“柳”成为了王维常用的诗歌意象,寓意 “留”,传达着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不舍与关心。而这正好也是我们如今所缺乏的。大概是因为如今交通顺畅,信息技术发达,人们慢慢已经习惯了分别。可是虽然生活便捷了,但是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似乎也变的“寡淡”,网络交流代替了日常的交流。而王王维诗中却能让我们重新找到失去的那份温暖与亲切。《渡河到清河作》一诗中写道:“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雾”,诗中的云雾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绪,寄托着难以分离、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泛着小舟,顺着水流不断向前行去,离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水雾也慢慢遮住了故乡,诗人只能孤独的离开乡国。“云是眼前景,思是心中清”,故乡虽然已经没法看见,但诗人心中的愁绪伤感却久久无法排泄。除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王维也会在诗中将人情之美表达地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在他的眼中,朋友间友好互助,充满善意和关爱,这是我们如今越发冷漠的社会关系需要从中汲取的关键。

  最后,王维诗中人与自我的关系体现着“摒弃贪欲、回归本真” 的精神生态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持续性发展离不开每个人初心的坚持,但许多人都在社会摸爬滚打中丧失了本心。在王维的诗歌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贪欲与浮躁功利的摒弃,他始终坚持着对山水田园那份简单闲适的初心,即便他后来身居高位,在朝为臣,却依旧会在闲暇时来山林田园沉淀内心,不会因为位居高官而奢侈享受,反而追求着现实生活的朴素简单,无处不暗示着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安贫乐道的精神坚守。

  综上所述,王维诗中始终蕴含着“尊重自然,相依共生”的自然生态理念、“以仁爱仁、和睦相亲” 社会生态理念、“摒弃贪欲、回归本真” 精神生态理念,这对于我们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启示意义。我们与自然万物共同生活在这大千世界,应当是一个整体,需要互相保护,而非破坏。那么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还要建设一个良好温馨的社会,彼此关爱,和睦相处;此外,我们自身也需要保持初心,除去内心的杂念,不被世俗丑恶所迷惑,追随内心。

  参考文献

  [1]  汪之瑶. 从“花”“云”“门”意象看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生态美蕴[J]. 青年文学家,2021(09):78-79.

  [2]  潘滢. 穿越时空的生态关怀: 海德格尔与王维的山水诗[J]. 中国比较文学,2018(01):119-128.

  [3]  孙晴. 论王维诗中“云”意象的生态美学意蕴[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8):57-59.

  [4]  李永娇.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王维诗研究[J]. 北方文学,2017(26):64.

  作者简介:向楚楚,女,土家族 2002 年5 月生,湖南湘西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