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策研究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技术融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9 14:41
袁洋
(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内容摘要】数字经济不仅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外部刺激因素之一,也是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的生态环境。基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框架,本文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业务融合三个方面审视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现状,发现存在的短板。推进我国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从宏观层面应完善政策体系、做好顶层设计;中观层面应壮大市场主体、健全投融资渠道;微观层面应优化人才结构、加强资源整合。
【关键词】文旅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技术融合
在当前大环境下,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数字化时代,渐次出现的各文旅数字产业平台、文旅服务平台已形成了一个联合互融的产业新型生态。事实上,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各产业不再是一个单元素叠加的单一产业,而是基于多元化多可能性的产业。因此,在当下阶段,文旅产业应基于现实意义和时代发展需求为国内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给出现实意义上的支持。以此观点,文中将研究考察文旅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融合策略。
一、理论基础
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文旅产业这一词的概念也越来越广地被外界界定。但作为基础性研究,对文旅产业、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这一概念的界定[1],主要是依据其内涵与外延意义上而来阐述定义的。
(一)文旅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参照《我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 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概念,文旅产业是以市场为基准的文化及旅游部门管辖的各类企业,主要包括:文旅资源开发、文旅产业技术、艺术创作演出、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服务等[2]。其中以创意、生产文旅产业为主要元素,技术为基础元素,形成主题式公园游、文博遗产游、影视旅游、特色小镇游、乡村文化游、展会演艺旅游、研学游等文旅产品和服务。通过挖掘文旅产业中的文化元素、本土特色,丰富文旅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二)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在《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是关键要素、信息化现代网络是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3],也是目前能得到认可的定义。数字化产业即数字化基础产业,是为了满足市场主体以及社会对数字化生产提供的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等一系列基于数字管控的产业,一般以ICT 产业为主体形成的数字基础产业集群等。产业数字化即产业基础数字化投入其他产业后所提供形成的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字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装备生产、终端生产等,是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后带来的生产效益体现,是产出增加的部分,同样也属于数字经济的必要条件。
(三)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融合有一个基本被认可的概念:产业融合是以技术互补性融合、产品结合性融合为基础,在原有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边界,而实现的产业重组[4]。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需经历一个演变过程:第一段是只能提供简单的数据管理、处理和建立的技术初级应用;第二段是基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产品的生产流程的阶段;第三段则是数字经济完全渗透文旅产业,文旅产业以数据和技术为逻辑起点的重构文旅产业链,产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而当前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演化中。
二、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现状
(一)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主要包含三类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为逐层递增。近些年,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业已实现技术互补、产品结合等,融合势态总体向好。数字文旅产品实现了构建场景要素,构建数字文旅核心产品的价值、内涵及人文精神。
(二)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短板
第一,与其他产业相比,文旅产业还缺乏世界级的融合产品和服务,也没有有效的标准制度。本土化的数字文旅、数字服务产品虽然体量不小,但是在国内市场上有概念误人的表现,甚至是出现了致使数字技术损害文旅资源“原真性”的现象。第二,技术融合仍比较表层化。数字技术在供给端应用以数据采集和初步决策辅助为主,对现存数据的深度挖掘、预测不足,数据的运算、价值分析还有待提升。第三,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仍缺乏宏观层面的支撑,没有出台专项制度的支持,缺乏指导意见。第四,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体系仍需要深度挖掘。第五,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要素供给尚不健全。一方面,在前期融合阶段,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中所需要的融资渠道以及社会资源还不到位,也缺少相应的专项基础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中的市场主体示范性企业仍比较少。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文旅产业的市场主体大多以中小企业、小创业者为主,这些小资产者大概占到了95.3%。他们在思维模式和经营策略方面还比较保守,彼此之间的联系多是基于人际关系和情感上的联系,比较缺少工会、协会等形式的正式约束和管理。虽然市场活力和灵活性较高,但在对发展成具有规模水平的标准还有一定的限制和挑战。另外还有基于和限于政治评价、技术受限和资本及组织的模式障碍等,亦成为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难点。
三、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从宏观方面看
地方文旅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需要制定好相关顶层设定,需遵循政府体系下改进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以行政力量推动市场主体高位,自发地推进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行为,营造一个能够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需要各级各部门要有统一的认识,树立起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深度发展的文化自觉。二是编制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以打造政策营地来提高加速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整合国家、各省、市级地区已有的相关政策意见,编制规定好各项规划制度,出台相关的推进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从财政、税收、土地、工商管理、投融资、人才保障、政务服务、数据等多个方面加强深化地方文旅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为融合发展提供要素保障。通过持续性、权威性、系统性的信息整合,指导市场主体的产业融合实践。以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治理手段,探索政府对文旅产业治理的新举措,将文旅企业、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企业、消费者等主体纳入治理体系中。
(二)从中观层面看
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认为市场集中度会直接影响产业融合的绩效,市场集中度主要取决于市场主体和产业集中度两项指标。在市场主体层面,由于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技术、创意双重驱动,以信息流、数据流支配产品流和服务流,应积极构建多元产权结构。通过民营企业的引入、外资等企业众多类型的文旅企业,规避单一结构占比过高所引起的低产业绩效和高融合风险,也可减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运营风险问题。
参照腾讯、京东等在内的巨型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以及川大智胜、咪咕音乐等本土领军企业的示范,培育出一批有着与数字经济融合示范企业同竞争力的文旅产业,发挥其市场主体在产业融合进程中的能动性;要构建基于数字理念的文旅企业运营方式以及价值观和工作架构;要有合理的预设投资回报率,以及对数字化转型合理的战略布局和预判设定[5]。行业协会要与政府和企业等其他组织形成一种共同协作的战略布局,而不是从对传统理念路径依赖转向其他的组织路径依赖。要依照学习和指导,最终把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当成先行实施者。
在产业融合向第三阶段演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撑,而文旅产业以小资产者为主体的市场主体结构则使得其投融资相对困难。因此,可引入社会资本,设立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撑文旅资源数字化等项目。鼓励建设国家级的数字文旅智库和机构等。同时,以市场活力反向催化产业融合深度和广度,鼓励通过地方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国际视野峰会、数字文旅大会等活动拉动数字文旅消费。
形成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协同分工格局,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创造便利的产业内创新扩散途径。企业加大其资金投入和智力投入等,加大社会投资资本,文旅产业数字化投资发展资金项目,在支撑本地文旅数字化发展中实现数字经济与本地化文旅产业相结合等项目。加大投资建设和鼓励高级别的数字文旅智库和行业协会,在一定范围内争取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协助,以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的形式加大优化产业融合的底层支撑的形式。
(三)从微观层面看
优化人才结构,加强资源整合。一是建立数字文旅人才职称评定审核系统,开放特殊人才、紧缺人才、有突出重大贡献的绿色人才通道,培养和引进文旅产业数字化领军人才、高端人才以及稀有人才等,为人才资源提供子女教育、医疗、住房、个税等优惠政策等便利条件。重视与本地和各地方的高度密切融合发展,有效吸引人才资源到地方上来,进入地方创业就业稳业。增加人力人才队伍,对于文旅产业中的非遗传承人、导游、餐饮商家等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等,加速提高数字化人力资本的基本积累和素养培育,培育出具有数字化思维、具有掌握数字化技能的文旅专业人才。鼓励在各大学校园内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将“云游”“云演艺”“网络直播间” 等场景纳入教学资源,引入国外先进的融合理念和教学资源,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数字化文旅人才等。二是发掘地方文旅资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纳入其中,并按照类别划分,实现从人到物等,以此赋能数字文旅产品,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精准对接消费端。三是提前布局6G、8K 等前沿科学技术开发和技术转换,构建产校地企协作创新机制,实现数字化文旅智能硬件、数字艺术展示装置、沉浸式体验平台等“本地造”装备。
本文给出具有普遍意义、指导实践的新理路和理念,思考文旅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如何由虚向实,由跟风转为落地,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化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市场要素;另一方面要在市场主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到社会结构的促进作用,以及通过数字经济为自身的发展增加杠杆,推动技术、产品、服务为实现业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