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来源:精准临床医学
  • 关键字:不规则抗体检验,临床意义,价值
  • 发布时间:2023-08-18 11:24

  潘乐乐

  温州市天宁医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并分析此项举措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2020 年3 月-2022 年4 月为研究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统计阳性率。结果:共有5 例患者为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男性患者阳性例数显著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显著(P < 0.05)。女性患者阳性例数中,妊娠妇女阳性例数显著高于非妊娠女性阳性例数,差异显著(P < 0.05)。分析所有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患者抗体分布情况显示,抗-M(2 例,40.00%)、抗-D(1 例,20.00%)、抗-C(1 例,20.00%)、抗-E(1 例,20.00%)。结论: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有效识别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A、抗B 意外的红细胞抗体,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检验;临床意义;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562(2022)06-078-01

  输血治疗从1667 年丹尼斯将动物血液输送给人开始,再到1900 卡尔• 兰德斯坦纳发现ABO 血型,并发现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治疗将会引发凝血、溶血等不良反应。不规则抗体检验指的是检验是否含有不符合ABO 血型系Landsteiner 法则的抗体,若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患者相同抗原红细胞,则可能出现溶血反应,临床不良反应为畏寒、血红蛋白尿,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因此在输血前需要给予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若为阳性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抗体鉴定,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基于此,本文将探析我院接诊并进行输血治疗的100 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情况,旨在保障输血安全的临床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3 月-2022 年4 月为研究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并分析此项举措的临床意义与价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患者52 例,年龄20-65 岁,平均年龄(41.62±2.61)岁,女性患者48 例,年龄21-65 岁,平均年龄(42.15±2.45)岁。纳入标准:(1)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血液系统疾病,且不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2)所有受检患者均知晓且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之中;(3)无精神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4)无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采集所有纳入研究受检患者新鲜血液3ml,并进行规范性离心操作析出血清,在微柱凝胶管上做好基本标记,并将备检血清50μl 以及筛检红细胞50μl,将其置于37℃的孵育箱中孵育15min,再离心 5min,而后查看结果,经筛查所得发现为阳性者,在进行经典抗人球法检测[2]。

  1.3 判定标准

  统计所有纳入研究受检者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以及受检阳性患者抗体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组间配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

  在给予本次纳入研究受检者不规则抗体检验后可以发现,共有5 例患者为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51 例男性患者中,阳性例数为1 例,阳性率为1.96%,49 例女性患者中,阳性例数为4 例,阳性率为8.16%,男性患者阳性例数显著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显著(P < 0.05)。同时女性患者阳性例数中,妊娠妇女为3 例(75.00%),非妊娠女性为1 例(25.00%),妊娠妇女阳性例数显著高于非妊娠女性阳性例数,差异显著(P < 0.05)。

  2.2 受检阳性患者抗体分布情况

  分析所有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患者抗体分布情况显示,抗-M(2 例, 40.00%)、抗-D(1 例,20.00%)、抗-C(1 例,20.00%)、抗-E(1 例, 20.00%)。

  3. 讨论

  众所周知,根据红细胞上的A、B 抗原以及血清中的A、B 抗体分为多种血型,为了避免溶血反应为患者带来不良输血反应或危及患者生命,同一种类型的抗原与抗体之间不能进行相互输血[3]。若未经不规则抗体检验,在将含有A 抗原的A 型血献血者血液输送给含有抗 A 抗体的A 型血患者时,患者可能出现畏寒、蛋白尿等临床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在输血治疗之前需要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若提示有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即筛查患者血清中含有抗A、抗B 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则需要注意患者输血时可能出现发热与寒战等情况,在输血时应当根据受血者抗体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红细胞,方可保障输血安全[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共有5 例患者为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所有阳性例数中,男性患者阳性例数显著低于女性患者,(P < 0.05)。女性患者阳性例数中,妊娠妇女阳性例数显著高于非妊娠女性阳性例数,(P < 0.05)。

  分析所有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患者抗体分布情况显示,抗-M(2 例, 40.00%)、抗-D(1 例,20.00%)、抗-C(1 例,20.00%)、抗-E(1 例, 20.00%)。这表明不规则抗体阳性通常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因此妊娠女性患者阳性例数占总阳性例数60.00%,且抗-M 抗体占据比例较大,因引起临床重视,但本次纳入研究的输血病例有限,应当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关注不规则抗体检验情况,有效避免输血性溶血以及其他并发症。由此可见,在特殊人群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与价值,尤其是孕妇这类特殊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输血安全。

  综上所述,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有效识别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A、抗B 以外的红细胞抗体,有助于选择正确的血液,防止输入含有受血者抗体相对应抗原的血液而引发溶血反应,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倩,彭秉信.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9):118.

  [2] 贾成业.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9):1414-1416.

  [3] 周龙.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J]. 养生保健指南,2018(31):34.

  [4] 钟秀玲.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9):121-12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