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的研究进展
- 来源:精准临床医学
- 关键字:急救,补液,个体化
- 发布时间:2023-08-18 11:28
吴云
昌宁县人民医院 云南保山 678100
摘要:本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主要急救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及时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并针对性地采取补液、补充胰岛素、补钾、抗感染以及其他治疗措施是防止患者病情进展,保证急救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补液;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562(2022)06-138-01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代谢疾病。目前的医学技术和医学水平只能通过控制血糖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尚无根治性药物。但实践研究发现,受到病程长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糖尿病患者难以长期严格遵医嘱,做到饮食控糖、规律用药等,导致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而机体的长期高血糖状态将增加并发症的危险[1]。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便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的特点,如若急救不及时,则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何有效地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急救,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是目前临床医生和相关专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述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较为明确,胰岛素缺乏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根本原因[2]。由于胰高糖素异常增高,胰高糖素在葡萄糖抑制作用下会失去分泌功能,受此影响,机体对刺激分泌的反应也将增加,导致周围组织难以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高血糖、肝内酮体分泌增加,最终引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
(1)补液
先使用0.9% 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液治疗,再适量补充葡萄糖或者糖盐水,补液总量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整体情况维持在原体重的10% 左右即可。在补液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的检查,若确定患者未合并心衰,则在补液前2 小时内可以适当增加补液速度,补液 1000-2000ml,以达到快速补充血容量的目的,有效预防或减轻低血压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补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脉搏、尿量等情况的变化,适时调节补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24 小时内的补液量控制在4500ml 左右即可;对于重度脱水的患者,则可适当提高补液量至7000ml。对于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则可输入胶体溶液进行治疗。
(2)补充胰岛素
当血糖和乳酸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胰岛素补充。在0.9% 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注入胰岛素,以0.1U/kg/h 的剂量,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浓度,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适时的调节或停止输液速度。在血糖水平为14mmol/L 时,将胰岛素注入5% 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直到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
(3)补钾
对于尿量大于40ml/L 的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钾补充,如果在治疗之前发现或临床上出现低钾心律失常,那么在补液的同时要进行补充钾,并在予以适量的磷酸钾后口服进行静脉滴注补磷,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
(4)抗感染以及其他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及早予以患者足量抗生素,以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等相关感染的发生。而对于出现休克、肾衰竭、胃膨胀的患者,要及时给予相关药物对症干预治疗。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要点
(一)快速正确诊断是关键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或原有的“三多一少”加重[4]。对可疑患者,医生要立即对其进行血糖、尿酮检查,并迅速作出诊断。然而,在临床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往往是外在的,本质却在体内深处,这就要求医生能够从症状现象上看到问题,从本质上判断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
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诊断时,应当注意与饥饿性酮症相区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饥饿时都会出现高血酮,而对二者进行鉴别需要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结合血糖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属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情况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而由饥饿引起的酮症患者则表现为正常或低于标准[5]。另外,在鉴别诊断时,还应注意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其他病因引起的昏迷和胃肠反应进行区别。
(二)坚持个体化原则
补充的液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心肺功能、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新近治疗中发现,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胰岛素的剂量、种类、分段等都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排除诱因。以往研究显示,感染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尤其是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而继发性感染和高血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旦患者若出现高血糖,则体内的体液免疫功能将因此而遭受破坏,造成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细菌的超常生长和增殖,因此糖尿病患者此时很容易出现感染,对此需要及时、正确地用抗生素来帮助患者控制感染。
此外,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疾病宣教,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认识,指导患者掌握好饮食方法、降糖药与胰岛素使用方法。医院急诊医生应掌握好该病诊断原则,尽早诊断治疗。
四、展望
综上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应及时,快速正确的诊断是关键,积极急救则是成功救治的基础所在。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等是现阶段临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措施,具有较好效果。同时,在急救过程中还应坚持个体化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帮助患者抗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王超男,刘小媛,留文文,等. PDCA 循环基础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后的干预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22,29 (3):457-460.
[2] 程书平,李明,柳远飞,等. 非高血糖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22,42(8):697-700.
[3] 付燕,刘雪,崔北辰,等. 2 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22,42 (2):149-153.
[4] 勃脉力148 注射液治疗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12):1532.
[5] 李超,张晓. 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37-3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