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编辑:米开理先生
- 来源:安邸AD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画画,铅笔,素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14 21:21
米歇尔·德·卢基(Michele De Lucchi)是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先生。高大略显佝偻的身形,戴着圆框眼镜,一大把络腮胡,他的口袋里必须有笔记本和一支铅笔,他总是不断地在画画,大多是线条素描,他说,他只有在感觉快乐的时候才画画。
Michele De Lucchi绝不只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建筑师:建筑师、设计师、工匠、艺术家、作家、大学教授、杂志客座编辑……都是他的角色。他在29岁时成为意大利孟菲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曾设计了畅销全世界的著名台灯Tolomeo,曾完成一些著作,建筑作品遍布全球以及虚拟世界(他的“地球站”项目),还曾经给意大利版的《哈利波特》设计封面。“我不想只是盖高楼,因为这不一定能给人带来灵感和幸福,光是建筑师的身份,无法满足我这份愿望。”
在一小时的采访中,客座编辑Michele De Lucchi给建筑的活性带来思考方向。他煞有其事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小段生锈铁片,看似平平无奇,一边弧线一边直线的造型貌似柳叶,薄片表面分布的锈蚀使其呈现点状红棕色。他说生活的艺术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空间里被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物件包围,例如这段铁片是他几周前在路边捡到的惊喜。
Michele De Lucchi对世界的观察和实践构成了他对世界输出的灵感,20世纪90年代,他在退出孟菲斯之后,成立了ProduzionePrivata工作坊(Produzione Privata为意大利语,意为“私人生产”),依照材料(玻璃、木、大理石、金属、陶瓷、现成物、简易机械)分为七大分支,依次进行工艺制作及物品生产,更在全世界参与展览——在他眼中,工艺和所生产的物件不仅是表象的“物”,而是人借以连接艺术文学自然的媒介。
比如在1991年,Michele De Lucchi曾以Produzione Privata的名义受邀在意大利Brema参与一场话剧表演。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位先生的创作范畴的确十分广泛。他饰演的是一位有工匠才能的哲学家,坐在台中央的一张书桌前,一边低头打磨几片形状奇特的金属,一边喃喃自语关于自己的哲学家及工匠生涯使命。舞台上一片漆黑,仅留下头顶上的一束光线照射在工作桌面。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更多金属部件,将全部零件组合成一座烛台,然后插上蜡烛,点上火,再将火熄灭……
在Michele De Lucchi的眼中,人是敏感的动物,物件也是有感情的,是敏感的。例如那几片金属,或是他在谈话中分享的那片他珍视不已的锈铁片,它们会因为温度、湿度、人的使用而留下不同的痕迹,这些变化足以解释它们的与众不同,而作为人的我们仅仅是发觉了这些变化。
Michele De Lucchi对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Ernesto NathanRogers提出的“勺子到城市”深表赞同,认为建筑师不能顺从“盖一个水泥盒子”的设计方法,他甚至拒绝使用“建造(build)”来做“建筑(building)”的动词,而愿意使用“设计(design)”,因为对他而言,建筑是“活的”,更必须是“丰饶(Fertile)”的,它必须能见证且容纳人现在乃至于未来在其中的活动。“在今日,建筑不只服务于功能,而是对时代进行理解的宣言,”他相信建筑作为纪念碑的意义,认为建筑并非将人分隔开来,而是将人聚集在一起,由此“幸福”才有可能产生。
建筑的“活性”和“丰饶”来自建筑设计的开放思维,当建筑的用途被加上“未来”的维度时,它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主题。例如,20年后,人们对生活、工作、教育、康养、社交空间的需求为何?2021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负责威尼斯展馆的Michele De Lucchi及其建筑研究事务所AMDL CIRCLE展示了“地球站Earth Stations”的建筑展,打破以“功能”为首的建筑内涵,针对未来人们的活动、行为发展及社会变化来设计发散性的建筑模型。“这是对建筑类型学的研究,并非解决今日社会及人类遇见的问题,而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建筑解答。”Michele De Lucchi说,“地球站”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这并非一个完成式的项目,“我用我的所学和研究,结合AMDLCIRCLE及科学、社会心理学、生物、行为学领域的知识,试图去提出下一代建筑师以及下一个时代所需要的建筑形态。”
“如果建筑师要盖一个屋顶,他必得懂星相学。”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作家、建筑师及工程师维特鲁威(Vitruvius)曾经这么写道。而这段话在“地球站”展览中被如此延伸:“当你要建造一个屋顶时,你并非简单地只是在盖一个遮风挡雨的庇护所,而是在建造一座能让人和天上星星连结在一起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