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协作”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校馆协作,公共美术教育,学校美育
  • 发布时间:2023-10-06 14:43

  刘习文

  岳阳市第一中学

  摘要: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全面育人的责任,而 “美育”又是其中重要一环。美术课程新标准中提出“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号召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2020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整合美育资源,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学校与美术馆协作开展针对高中学生的美术教育和艺术实践,是新时期美术教学的创新形式,也是美术教师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校馆协作 公共美术教育 学校美育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生活的城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美术馆,到美术馆去看展览、打卡拍照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甚至在一些城市,美术馆成为了网红名片和地标建筑,比如湖南省内的湖南省美术馆、李自健美术馆、前行美术馆、芒果美术馆都是长沙市民及外地游客游玩的必选之地。据统计,2021 年,全国美术馆展览个数达到7526 个,全国美术馆展览参观人数达到3515.84 万人。在笔者生活的湖南省岳阳市,目前主城区共有公立美术馆3 座,私立美术馆则有十余座。这些美术馆定期开办美术展览、举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丰富的馆藏、多彩的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的审美生活。其中,岳阳市美术馆作为岳阳最大的公立美术馆,展览频率高、展览质量优、观展人数多,在省内外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美术馆下设的公共教育部都具备公众美育职能,公立美术馆还配备有政府的专门经费支持,并有一定量的公共教育工作任务需完成。公教团队能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美术馆自身定位设计各种导览方案,主动为学校师生提供文化服务,引导师生近距离接触艺术、深入了解美术作品,形成了良好的美育氛围。可以说,美术馆已经成为“社会美育”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现有的学校美术教育格局下,除了用常规的艺术课堂教学、学校美术社团建设等手段来丰富学生艺术实践外,如能把“美术馆” 这一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的城市文化资源与学校“美育工作”对接起来,将大大提升“美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更加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

  据《美术馆观察》记载,20 世纪70 年代,美国有90% 的博物馆(美术馆)为学校学生提供艺术教育及相关服务,学生在活动中拿到相应的学分。70% 的中小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到美术馆上课已经成为例行美育活动。

  在国内,现代美术馆的建立比较晚,许多城市最近几年才拥有自己的美术馆,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也开始重视与学校合作并开展校馆间美术教育互动。如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莞城美术馆,都在推广公共教育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这些美术馆通过不同的展览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和实践机会。在馆内开设面向学生的讲座、美育活动,并组织美育活动走进校园。据上海市统计,2017 年以来,每年有超过1 万人次学生“到美术馆上美术课”,近5 万名师生到美术馆观摩美术展览。

  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多元的“校馆协作”模式,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提升美育水平呢?根据笔者所在课题组的多次实践,目前比较好操作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走出去—美术馆里的美术课”学校组织学生到美术馆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美术馆中去,使整个场馆资源成为有效的教学素材,孩子们在美术馆中品读原作、临摹原作,开展创意性的美术活动。在美术馆里,可以采取动静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之后有一个互动的过程,动动手画一画,近距离的临摹墙上喜欢的作品。在美术馆还可以依据展览主题开设艺术体验课绘制相关主题绘画或制作纪念品。甚至让学生们尝试当一次作品讲解员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这些丰富的观展方式打破学校美术课堂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和严谨的教学方法,能极大程度地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将课程资源的利用从方寸之地往广阔的艺术殿堂迈进。让藏在馆所里的艺术品和文物、陈列在展柜中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我们美育的丰厚资源,在美术馆中了解文化变迁,触摸文化脉络,汲取艺术精髓。

  第二种是“引进来—校园里的美术展”,在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形下,通过与美术馆的协调,美术馆将其拥有的艺术品在学校间巡回展览,将场馆中易于挪动的美术作品,如数字版画、摄影作品、展览画册等引进校园展览陈列,并将体验活动和讲座带入校园,扩充学校的艺术教学资源。美术馆的公教人员和学校老师一起为学生介绍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参观展览,学生可以足不出校园,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思想和风格,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在此基础上,也可以邀请美术馆的艺术家到学校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思路和过程,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还可以联合美术馆制定一系列的艺术微型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指导,策划举办一系列艺术展征集和评选活动,学生通过参展,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获得认可并激发热情。

  除此之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校馆之间还可以从数字化协作、远程看展览的角度来探讨学校与美术馆的美育互动。总之,利用二者间的美育互补性,发挥政策支持和多方努力,构建多种可推广的“校馆协作”美育模式来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推动美术教学工作的深入化、实用化、创新化,共同促进学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美学素养的高质量提升,是新时代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还远远没有形成学校与美术馆高度联动的有效美育机制。尤其在学校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美术馆学习,涉及到组织难度、安全问题和专业教师配套的多方面因素,都制约着学校教师主动参与校馆间教育协作的热情。加之当前学生学业压力大,社会重应试轻艺术的教育风气尚有存在。如何让这一真正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新举措得到认同、发展并走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校馆协作丰富高中生艺术实践活动的模式构建研究》(立项号为F-65 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璜生. 无墙的美术馆[D].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 李伟光. 创建学校美术馆,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美能力[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 年10 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