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刚:永远不给自己留退路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机械,易小刚,三一重工,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3-03 13:42
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翘楚--三一重工,还是对于三一重工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易小刚来说,都是收获的一年。
2010年12月,三一首席科学家易小刚与钟南山等十位科技工作者光荣当选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人数不超过1000名,从中产生的“十佳”更是出类拔萃。而且该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
事实上,易小刚的获奖同时创造了“三个第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内唯一当选;湖南省唯一当选;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物唯一当选。
被逼出来的自主创新
“三一重工的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在采访之初,易小刚便直言不讳地说。易小刚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有几条路走:第一条是引进别人的技术,但三一在创业初期便是董事长梁稳根带领几位创业的大学生从零开始做起来的,不可能也没有资金引进别人的技术;再一条就是走模仿别人的道路,但是模仿也不可取,模仿就意味着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不可能把一个企业做成世界一流。
“在这两种情况下,三一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有所突破,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只能通过自己研发,去赢得市场。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最高的,比你直接拿钱买技术投资回报率高的多。”易小刚说。
在三一创建初期也曾经走过弯路,最初为了引进技术想和别人合资,但别人根本看不上,因为那时的三一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公司。
让易小刚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三一第一个产品中的一个核心零部件当时只有日本公司能够生产。但是这家公司自己也销售由该零部件构成的主机产品。“为了不使三一成为竞争对手,日本公司会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卖给你,市场一旦好起来,就控制了供应量。经历了这样的曲折,三一决心靠自己,自主创新。”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泵车市场,国内企业只能生产32米以下的短臂架泵车,长臂架泵车市场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
当时国外把臂架的长度做到了最高36米。业内都认为臂架每增加一米比登天还难。整个行业都被吓坏了,认为那是外国人的专利,也没人敢去尝试。
面对这种局面,从来不服输、不信邪的易小刚决心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混凝土长臂架泵车。从1998年开始研究实验,到1999年4月,易小刚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一次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混凝土泵车,2000年就投入批量生产。
进口一个36米的臂架要110万到130万元。而经过自主研发的同样产品,成本也就是20万至30万元。
“就是这样一个臂架就有100多万的利润啊。”易小刚认为,这种利润就是技术创新的高额回报。通过这次尝试之后,40米、42米、46米、48米长臂架泵车也相继被三一研制成功。
2007年12月,三一拥有15项核心技术的66米长臂泵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就在国外某品牌将这一高度刷新至70米后没过几天,2008年12月,三一集团的72米长臂架泵车正式下线,并将这一新的世界纪录保持至今。
当别人问及三一的臂架究竟能够做多高时,易小刚甚至放言,“三一最终能把臂架做多长,我自己不知道。但有一句话我是敢说的,从此以后这个世界吉尼斯纪录将永远属于我们三一。”
打破恐惧 大胆创新
在《三一集团2010年度科技工作报告》中,易小刚说:“要营造敢于打破技术恐惧,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氛围。培养充满自信的创新文化,摒弃追随模仿,鼓励突破创新。”
易小刚认为,中国的研发人员个个都很聪明,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一种自卑思想的影响,总觉得我们技不如人,认为国外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导致中国人创新的思维很不活跃,畏畏缩缩。因此在三一,最需要给研发人员的是自信心。
“首先要打破恐惧,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易小刚在接受采访时对《小康·财智》记者说,同时还要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在创新中,失败了没关系,公司不会处罚你。三一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来没有哪一个研发人员因为创新时给公司带来了损失,对其处罚的。公司只处罚不负责任的人。
在三一,易小刚不允许研发人员说两句话:第一句是“国外是这么设计的,我们也这么设计”。“因为国外虽然是这么设计的,但并不代表这是最好的。我们完全可以突破,创造新的更好的产品。”
另一句是“国外没有这么做过,我们也不能这么做”。易小刚认为,这句就更不对了。“国外是错的,难道你也跟着错吗?而且,只有把国外没做到的东西我们做出来、做到了,才能让我们的公司达到世界一流。”
兼创业家与科学家于一身
这些堪称为创业箴言的信条首先体现在易小刚自己的身体力行当中。
1985年7月,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的易小刚因成绩优异被优先分配到了国家机械工业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在这里,青春自信的易小刚便开始在液压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其先后参与、主持开发的科研项目,获得原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多次嘉奖;作为由国务院重大项目办公室下达的“154吨矿用自卸车关键液压、气动元件国产化研究”项目4个子项目之一的课题负责人,还分别获原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学毕业仅十年的时间,易小刚便获得常人所艳慕的成功生活:拥有在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稳定的经济收入,幸福温馨的家庭。他作为北京知名液压专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这一切都足以让易小刚的父母、家人们心满意足并引以为荣。
但是,1995年春天的一次决定,改变了易小刚的工作和生活轨迹。
当时,三一重工还只是湖南一家不太起眼的民营企业。由于技术性能不稳定,产品质量不过关,三一重工唯一生产的一种产品--HBT60拖式混凝土输送泵,销售陷入困境,企业举步艰难。
为了摆脱企业困境,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全国到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他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找到了易小刚这位液压专家。然而,对易小刚来说,要放弃北京的一切,投身到长沙县星沙镇这个刚刚起步、环境简陋、前程未卜的民营企业,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极难接受。他的这一“冲动”的选择自然遭到了父母、妻子等亲友的强烈反对。
然而,为了实现更大的创新抱负、创业志向,同时也被梁稳根求才的诚意所感动,易小刚毅然决然地辞去公职来到长沙。
1995年6月,孤身一人的易小刚从北京来到湖南长沙,在一个叫星沙的小镇上作为一名普通工程师,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垦荒”。住在搭建的工棚里,工作在简陋的企业车间内。南方的夏夜湿热多蚊,往往一个夜晚下来,全身都被蚊子叮咬得一片红肿。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易小刚凭着自己的液压专长,创造性地解决了当时泵送高度低的难题,使得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三一泵由此打开了国内市场。
易小刚回忆,来三一创业之初,他面临“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的境地,“但我坚信我的选择,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能让自己发挥的舞台,我知道在‘三一’我可以干成我想干的事业。”
不给自己留后路
把自己以及自己带领的研发团队逼上一个绝境,背水一战,不留任何退路,这就是易小刚的性格。“有几次,我真是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但我答应梁总的承诺,我就不能后退,我退下去了,今后说话就不可信了。”
有这么一个实事:在工程机械行业内,有一种高强度钢板材料,其抗压强度达到1400兆瓦至1500兆瓦。过去,这种材料是采用欧洲进口。随着三一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特种钢材成了制约产能的瓶颈,甚至随时有被供应商卡脖子的危险。易小刚说,如果长此以往,三一能生产多少泵车,变成了不取决于自己的生产能力,而取决于供应商的态度。这样的企业怎能做大做强!
梁稳根问易小刚,“易总,怎么办?”搞液压出身的易小刚,本身并不是学材料的。而当时国内的现状是:该种材料的抗压强度最多也只能做到批量生产800至900兆瓦强度水平。但易小刚还是干脆地回答,“我们自己做!” “我们自己能做出来吗?”易小刚再一次利落地回答,“我保证做出来!”就像当初搞臂架一样,易小刚也不知道里面的难度有多大,但他就是有这个自信心。
易小刚再一次让自己没有了任何退路,为了公司的发展也不允许有退路。另外,在他看来,人要讲信用,自己已经给梁总做了承诺,就一定要兑现。
当时是夏天六七月份,热处理车间的室外温度已达到了40度,里面的情况可想而知。秘书、司机都受不了了,纷纷劝他进办公室休息。但易小刚始终坚守在炉子边。经过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实验,这种材料硬是给做出来了。
从成功的实验品到大批量的生产,是另一次难攀的高峰。果然,进入批量生产后,这种材料始终难以达到要求。
“一边是生产等着要用,一边是国外原材料又买不进来。当时,几万员工眼巴巴盼着你。甚至,这个成败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易小刚清楚地记得,当时董事长梁稳根的心情也同样焦灼,想问问易小刚情况如何了,又怕给他带来压力。只能悄悄电话问易身边的工作人员,易总这边做得怎么样了。
最后,梁稳根还是找来易小刚商量:下一步怎么办,不行的话,这个材料国内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易小刚说,“梁总,你一定要给我信心,要相信我一定会把这个材料搞出来的。再一点,三一的产品要想具有竞争力,材料的等级不能降低……”材料最终成功投产。
但在这个过程中,在车间全身心投入的易小刚一脚踏空,从离地面几米高的工作台上摔下来,万幸的是身体被卡在了缝隙间,导致整个尾椎骨开裂。
在这些过程中间,失败了,爬起来,失败了,再爬起来。易小刚的秘书告诉记者,每一个类似的研发故事,其中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能讲几天几夜。
“每一次研发都几乎经历这些跌宕起伏。但当你面对挑战,最终把别人认为高不可攀的事情做成功的时候,可能就是研发人员永远追求的最高境界。”易小刚认为。
创新动力不在于财富
在前两年,如同过去泵车等工程机械行业其他产品一样,中国的挖掘机市场一直是洋品牌的天下。究其原因,就是有两个关键的零部件--油缸和液压阀组--是中国人没法做出来的。某种程度上,日本公司生产多少油缸,中国就只能生产多少挖掘机。
梁稳根再一次找到了易小刚,二话没说他又领下了这个新的挑战。为了生产出合格的油缸,易小刚带着研发团队做了近一个礼拜的实验,连续四天四夜的奋战,仍以失败告终。在去北京出差的路上,易小刚仍在一个劲地琢磨、回忆,问题出在哪了?快到黄花机场时,忽然灵光一闪,“应该是油缸表面没有进行硬化处理!”易小刚立刻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研发助理。到了北京一下飞机,他就接到了电话:“易总,成功了!”
讲述这些往事时,易小刚兴奋地告诉记者,有时候,被认为是高不可攀,属于国外专利的研发,只要自己有信心面对挑战,一样能够成功。而这种成功后的喜悦更是常人所感受不到的。
阀门的研发成功被易小刚认为同样富有戏剧性。一个核心零部件由于过长很难加工,但易小刚就是“异想天开”:把它从中间截开变成两截不就行了吗?一直跟着他的一名研发助理质疑,“整个液压行业从来没有人这么做,你这么做怎么行!”结果一做实验成功了,而且成功之后就是一项新的世界性创造发明。
在易小刚看来,作为一个研发人员,一定不要把现有存在的东西认为是合理的。有时候打破一种常规的思维,就走出了死胡同,变得豁然开朗。“就好比大家走在一条路上,每一个后来者都跟着前人绕啊绕啊,才走到终点,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跨过去呢?”
易小刚称,这种在创新中打破常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创新的意义更在于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每一个创新获得的成功,效益就能达到几十个亿。”易小刚介绍,目前三一每年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一年一二十个亿的研发投入。一般的企业根本舍不得花这个钱。易认为,你不要舍不得投入,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投资回报是所有投资回报率中最高的。
仅以三一自主研发的上述高强度钢板材料为例,一年就为三一带来十几个亿的效益,过去从国外进口,价格要28000元一吨,现在自己生产一吨成本还不到8000块钱。一吨就节约了2万元,一年要用6万吨,一反一正就是12个亿。12个亿,一个小企业一年甚至都赚不了这么多。易小刚比划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易小刚认为,一个企业要有所发展,一定要舍得研发投入,大胆地去创新,只有如此,你的创新成果才能带来企业飞跃性发展。如果一味墨守成规,那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头。三一销售额从几年前的几十个亿,到上百亿,500个亿,甚至要到1000亿以上。实现这种飞跃性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创新性的思维是根本做不到的。
作为一家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今年47岁的易小刚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自己现在有多少财富,他从来不去关心,也不想知道。有一万块钱和有一千万是一回事,自己每天的生活重心依旧是在办公室、实验室,简单得很。
在三一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趣事:跟着易总搞研发很辛苦,但大家都愿意在他身边做。公司发给他个人的奖励,他几乎都转手分给了身边的人。
易小刚和三一的其他高管一样没有节假日,员工休息了,公司高层还在一起开会讨论战略问题,易小刚觉得,“让我们停不下来的原因在于感召着我们的那种民族责任感。”
现在三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机械生产商。梁稳根在董事会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在2015年之前,把三一的混凝土机械不仅做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还要成为海外市场占有率第一。易小刚很自信地预言,全球装备制造业的中心未来肯定在中国。
易小刚说,自己退休后最大的愿望是去当一名老师。作为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1981级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的一名校友,在母校的某次讲座上,有学生问已受聘该校机械学院博导的易小刚,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易小刚坦言,“退休以后,我愿意到各个大学免费讲课。”一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立刻回应:“回母校来!”引发全场一片掌声。
作为一名科技研发人员,易小刚外出讲课从来不要报酬,他觉得,把自己的创新体会告诉大家,让全国的研发人员都能有这种自信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所在。
作为他最大的个人爱好,就是去唱歌、练声。他和朋友建起了自己的录音棚,组成了自己的乐队。休息的时候也会去录录音、敲敲鼓。易小刚看来,在有着无限想象空间的音乐世界里,他总能捕捉到很多与科研创新有着共通之处的灵感。
……
2010年12月,三一首席科学家易小刚与钟南山等十位科技工作者光荣当选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人数不超过1000名,从中产生的“十佳”更是出类拔萃。而且该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
事实上,易小刚的获奖同时创造了“三个第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内唯一当选;湖南省唯一当选;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物唯一当选。
被逼出来的自主创新
“三一重工的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在采访之初,易小刚便直言不讳地说。易小刚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有几条路走:第一条是引进别人的技术,但三一在创业初期便是董事长梁稳根带领几位创业的大学生从零开始做起来的,不可能也没有资金引进别人的技术;再一条就是走模仿别人的道路,但是模仿也不可取,模仿就意味着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不可能把一个企业做成世界一流。
“在这两种情况下,三一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有所突破,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只能通过自己研发,去赢得市场。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最高的,比你直接拿钱买技术投资回报率高的多。”易小刚说。
在三一创建初期也曾经走过弯路,最初为了引进技术想和别人合资,但别人根本看不上,因为那时的三一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公司。
让易小刚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三一第一个产品中的一个核心零部件当时只有日本公司能够生产。但是这家公司自己也销售由该零部件构成的主机产品。“为了不使三一成为竞争对手,日本公司会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卖给你,市场一旦好起来,就控制了供应量。经历了这样的曲折,三一决心靠自己,自主创新。”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泵车市场,国内企业只能生产32米以下的短臂架泵车,长臂架泵车市场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
当时国外把臂架的长度做到了最高36米。业内都认为臂架每增加一米比登天还难。整个行业都被吓坏了,认为那是外国人的专利,也没人敢去尝试。
面对这种局面,从来不服输、不信邪的易小刚决心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混凝土长臂架泵车。从1998年开始研究实验,到1999年4月,易小刚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一次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混凝土泵车,2000年就投入批量生产。
进口一个36米的臂架要110万到130万元。而经过自主研发的同样产品,成本也就是20万至30万元。
“就是这样一个臂架就有100多万的利润啊。”易小刚认为,这种利润就是技术创新的高额回报。通过这次尝试之后,40米、42米、46米、48米长臂架泵车也相继被三一研制成功。
2007年12月,三一拥有15项核心技术的66米长臂泵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就在国外某品牌将这一高度刷新至70米后没过几天,2008年12月,三一集团的72米长臂架泵车正式下线,并将这一新的世界纪录保持至今。
当别人问及三一的臂架究竟能够做多高时,易小刚甚至放言,“三一最终能把臂架做多长,我自己不知道。但有一句话我是敢说的,从此以后这个世界吉尼斯纪录将永远属于我们三一。”
打破恐惧 大胆创新
在《三一集团2010年度科技工作报告》中,易小刚说:“要营造敢于打破技术恐惧,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氛围。培养充满自信的创新文化,摒弃追随模仿,鼓励突破创新。”
易小刚认为,中国的研发人员个个都很聪明,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一种自卑思想的影响,总觉得我们技不如人,认为国外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导致中国人创新的思维很不活跃,畏畏缩缩。因此在三一,最需要给研发人员的是自信心。
“首先要打破恐惧,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易小刚在接受采访时对《小康·财智》记者说,同时还要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在创新中,失败了没关系,公司不会处罚你。三一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来没有哪一个研发人员因为创新时给公司带来了损失,对其处罚的。公司只处罚不负责任的人。
在三一,易小刚不允许研发人员说两句话:第一句是“国外是这么设计的,我们也这么设计”。“因为国外虽然是这么设计的,但并不代表这是最好的。我们完全可以突破,创造新的更好的产品。”
另一句是“国外没有这么做过,我们也不能这么做”。易小刚认为,这句就更不对了。“国外是错的,难道你也跟着错吗?而且,只有把国外没做到的东西我们做出来、做到了,才能让我们的公司达到世界一流。”
兼创业家与科学家于一身
这些堪称为创业箴言的信条首先体现在易小刚自己的身体力行当中。
1985年7月,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的易小刚因成绩优异被优先分配到了国家机械工业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在这里,青春自信的易小刚便开始在液压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其先后参与、主持开发的科研项目,获得原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多次嘉奖;作为由国务院重大项目办公室下达的“154吨矿用自卸车关键液压、气动元件国产化研究”项目4个子项目之一的课题负责人,还分别获原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学毕业仅十年的时间,易小刚便获得常人所艳慕的成功生活:拥有在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稳定的经济收入,幸福温馨的家庭。他作为北京知名液压专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这一切都足以让易小刚的父母、家人们心满意足并引以为荣。
但是,1995年春天的一次决定,改变了易小刚的工作和生活轨迹。
当时,三一重工还只是湖南一家不太起眼的民营企业。由于技术性能不稳定,产品质量不过关,三一重工唯一生产的一种产品--HBT60拖式混凝土输送泵,销售陷入困境,企业举步艰难。
为了摆脱企业困境,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全国到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他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找到了易小刚这位液压专家。然而,对易小刚来说,要放弃北京的一切,投身到长沙县星沙镇这个刚刚起步、环境简陋、前程未卜的民营企业,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极难接受。他的这一“冲动”的选择自然遭到了父母、妻子等亲友的强烈反对。
然而,为了实现更大的创新抱负、创业志向,同时也被梁稳根求才的诚意所感动,易小刚毅然决然地辞去公职来到长沙。
1995年6月,孤身一人的易小刚从北京来到湖南长沙,在一个叫星沙的小镇上作为一名普通工程师,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垦荒”。住在搭建的工棚里,工作在简陋的企业车间内。南方的夏夜湿热多蚊,往往一个夜晚下来,全身都被蚊子叮咬得一片红肿。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易小刚凭着自己的液压专长,创造性地解决了当时泵送高度低的难题,使得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三一泵由此打开了国内市场。
易小刚回忆,来三一创业之初,他面临“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的境地,“但我坚信我的选择,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能让自己发挥的舞台,我知道在‘三一’我可以干成我想干的事业。”
不给自己留后路
把自己以及自己带领的研发团队逼上一个绝境,背水一战,不留任何退路,这就是易小刚的性格。“有几次,我真是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但我答应梁总的承诺,我就不能后退,我退下去了,今后说话就不可信了。”
有这么一个实事:在工程机械行业内,有一种高强度钢板材料,其抗压强度达到1400兆瓦至1500兆瓦。过去,这种材料是采用欧洲进口。随着三一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特种钢材成了制约产能的瓶颈,甚至随时有被供应商卡脖子的危险。易小刚说,如果长此以往,三一能生产多少泵车,变成了不取决于自己的生产能力,而取决于供应商的态度。这样的企业怎能做大做强!
梁稳根问易小刚,“易总,怎么办?”搞液压出身的易小刚,本身并不是学材料的。而当时国内的现状是:该种材料的抗压强度最多也只能做到批量生产800至900兆瓦强度水平。但易小刚还是干脆地回答,“我们自己做!” “我们自己能做出来吗?”易小刚再一次利落地回答,“我保证做出来!”就像当初搞臂架一样,易小刚也不知道里面的难度有多大,但他就是有这个自信心。
易小刚再一次让自己没有了任何退路,为了公司的发展也不允许有退路。另外,在他看来,人要讲信用,自己已经给梁总做了承诺,就一定要兑现。
当时是夏天六七月份,热处理车间的室外温度已达到了40度,里面的情况可想而知。秘书、司机都受不了了,纷纷劝他进办公室休息。但易小刚始终坚守在炉子边。经过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实验,这种材料硬是给做出来了。
从成功的实验品到大批量的生产,是另一次难攀的高峰。果然,进入批量生产后,这种材料始终难以达到要求。
“一边是生产等着要用,一边是国外原材料又买不进来。当时,几万员工眼巴巴盼着你。甚至,这个成败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易小刚清楚地记得,当时董事长梁稳根的心情也同样焦灼,想问问易小刚情况如何了,又怕给他带来压力。只能悄悄电话问易身边的工作人员,易总这边做得怎么样了。
最后,梁稳根还是找来易小刚商量:下一步怎么办,不行的话,这个材料国内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易小刚说,“梁总,你一定要给我信心,要相信我一定会把这个材料搞出来的。再一点,三一的产品要想具有竞争力,材料的等级不能降低……”材料最终成功投产。
但在这个过程中,在车间全身心投入的易小刚一脚踏空,从离地面几米高的工作台上摔下来,万幸的是身体被卡在了缝隙间,导致整个尾椎骨开裂。
在这些过程中间,失败了,爬起来,失败了,再爬起来。易小刚的秘书告诉记者,每一个类似的研发故事,其中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能讲几天几夜。
“每一次研发都几乎经历这些跌宕起伏。但当你面对挑战,最终把别人认为高不可攀的事情做成功的时候,可能就是研发人员永远追求的最高境界。”易小刚认为。
创新动力不在于财富
在前两年,如同过去泵车等工程机械行业其他产品一样,中国的挖掘机市场一直是洋品牌的天下。究其原因,就是有两个关键的零部件--油缸和液压阀组--是中国人没法做出来的。某种程度上,日本公司生产多少油缸,中国就只能生产多少挖掘机。
梁稳根再一次找到了易小刚,二话没说他又领下了这个新的挑战。为了生产出合格的油缸,易小刚带着研发团队做了近一个礼拜的实验,连续四天四夜的奋战,仍以失败告终。在去北京出差的路上,易小刚仍在一个劲地琢磨、回忆,问题出在哪了?快到黄花机场时,忽然灵光一闪,“应该是油缸表面没有进行硬化处理!”易小刚立刻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研发助理。到了北京一下飞机,他就接到了电话:“易总,成功了!”
讲述这些往事时,易小刚兴奋地告诉记者,有时候,被认为是高不可攀,属于国外专利的研发,只要自己有信心面对挑战,一样能够成功。而这种成功后的喜悦更是常人所感受不到的。
阀门的研发成功被易小刚认为同样富有戏剧性。一个核心零部件由于过长很难加工,但易小刚就是“异想天开”:把它从中间截开变成两截不就行了吗?一直跟着他的一名研发助理质疑,“整个液压行业从来没有人这么做,你这么做怎么行!”结果一做实验成功了,而且成功之后就是一项新的世界性创造发明。
在易小刚看来,作为一个研发人员,一定不要把现有存在的东西认为是合理的。有时候打破一种常规的思维,就走出了死胡同,变得豁然开朗。“就好比大家走在一条路上,每一个后来者都跟着前人绕啊绕啊,才走到终点,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跨过去呢?”
易小刚称,这种在创新中打破常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创新的意义更在于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每一个创新获得的成功,效益就能达到几十个亿。”易小刚介绍,目前三一每年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一年一二十个亿的研发投入。一般的企业根本舍不得花这个钱。易认为,你不要舍不得投入,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投资回报是所有投资回报率中最高的。
仅以三一自主研发的上述高强度钢板材料为例,一年就为三一带来十几个亿的效益,过去从国外进口,价格要28000元一吨,现在自己生产一吨成本还不到8000块钱。一吨就节约了2万元,一年要用6万吨,一反一正就是12个亿。12个亿,一个小企业一年甚至都赚不了这么多。易小刚比划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易小刚认为,一个企业要有所发展,一定要舍得研发投入,大胆地去创新,只有如此,你的创新成果才能带来企业飞跃性发展。如果一味墨守成规,那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头。三一销售额从几年前的几十个亿,到上百亿,500个亿,甚至要到1000亿以上。实现这种飞跃性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创新性的思维是根本做不到的。
作为一家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今年47岁的易小刚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自己现在有多少财富,他从来不去关心,也不想知道。有一万块钱和有一千万是一回事,自己每天的生活重心依旧是在办公室、实验室,简单得很。
在三一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趣事:跟着易总搞研发很辛苦,但大家都愿意在他身边做。公司发给他个人的奖励,他几乎都转手分给了身边的人。
易小刚和三一的其他高管一样没有节假日,员工休息了,公司高层还在一起开会讨论战略问题,易小刚觉得,“让我们停不下来的原因在于感召着我们的那种民族责任感。”
现在三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机械生产商。梁稳根在董事会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在2015年之前,把三一的混凝土机械不仅做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还要成为海外市场占有率第一。易小刚很自信地预言,全球装备制造业的中心未来肯定在中国。
易小刚说,自己退休后最大的愿望是去当一名老师。作为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1981级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的一名校友,在母校的某次讲座上,有学生问已受聘该校机械学院博导的易小刚,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易小刚坦言,“退休以后,我愿意到各个大学免费讲课。”一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立刻回应:“回母校来!”引发全场一片掌声。
作为一名科技研发人员,易小刚外出讲课从来不要报酬,他觉得,把自己的创新体会告诉大家,让全国的研发人员都能有这种自信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所在。
作为他最大的个人爱好,就是去唱歌、练声。他和朋友建起了自己的录音棚,组成了自己的乐队。休息的时候也会去录录音、敲敲鼓。易小刚看来,在有着无限想象空间的音乐世界里,他总能捕捉到很多与科研创新有着共通之处的灵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