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双向奔赴”解局人才供需堵点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人才,供需,“双向奔赴”
  • 发布时间:2023-12-30 11:53

  文/林雪张玫晓佘赛男

  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发展,将其作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青年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川内青年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未能完全匹配,需要在产教融合方面找准突破口、精准施策,推进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

  青年群体就业新趋势

  更加注重企业实力

  经历三年疫情之后,“稳定”和“成长”两大因素成为青年群体择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青年群体选择就业企业时,央企、国企成为首选,其次是民营上市公司,再次则是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等高成长型企业,其他大量传统中小企业不仅面临“招工难”,“留住难”问题更加显现。大型企业员工“留存率”基本稳定在80% 以上,而中小企业员工“留存率”长期在20% 以下徘徊。

  更青睐新就业形态

  当前互联网技术应用下,各种新就业形态发展迅猛。各高职院校逐步开设与之相适应的如智能制造工程师、互联网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等专业,毕业生不仅供不应求,薪资待遇也较高。部分市(州) 每年新就业形态新增就业人数平均增幅在10% 左右。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新经济具有就业门槛较低,工作时间、地点、内容较为灵活,但对“流量”要求较高等特点,因此发达地区或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此类就业的主阵地,人才虹吸效应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人才大量流向新就业形态,可能加剧传统制造业招工难问题,导致传统制造业人才缺口扩大。

  更愿进行深造

  近年来,升学和接受继续教育已成为更多青年学生的选择,“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凸显。由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个人良性的成长过程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点,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更为旺盛,但受制于教育制度的约束和教育资源的紧缺,多元教育需求无法被充分满足。

  青年群体就业有堵点

  产业层次偏低影响人才聚集

  当前四川主导产业仍有部分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环节,企业开展的是生产制造和配套加工等,部分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在本地也仅是开展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技术优化研究,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研发、市场渠道、供应链组织等关键环节仍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或总部所在地。这导致大部分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机械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现有产业对于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吸附力远远赶不上发达地区,造成本地毕业生“留市率”相对不足。

  “智能替代”推高技能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变革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企业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方式逐步由机械化、自动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完善的技能培训计划和稳定的教育培训投入,可以长期稳定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引培留用以外,其他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既无法引培又无法留住高技能人才的困境,造成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长期存在, 且缺口呈扩大趋势。

  产教融合“两张皮”问题凸显

  教育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体系分别由政府、市场来主导,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从而导致学校、企业诉求产生差异。一方面,职业院校作为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的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培养机制和培养规模相对稳定、缺乏弹性,更多体现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充满竞争的就业需求,对院校毕业生的规模供给与质量供给的要求更加灵活多变,更多体现经济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产业与技术革新速度、“三新”经济不断涌现相比,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要仍有一定差距。

  传统就业观念仍未有效扭转

  从用人单位看,大部分企业唯学校、唯学历的用人观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从毕业生群体看,拒绝从生产一线干起、拒绝进入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工作,选择“坐办公室”“朝九晚五”,以及宁做“大城市里的凤尾”也不做“小城市里的鸡头”等想法仍较普遍。这使得大量中高职学生加入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竞争中,进一步加大就业难度;也使得中小城市“留不下”与“引不来”问题并存,给当地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极大制约。

  产教深度融合缓解供需错位

  聚焦顶层设计,优化产教融合规划布局

  加强对产业布局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部署,紧密结合各地资源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共同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强化全省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联动规划机制,鼓励“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共建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大力度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发展试点城市、行业和组织。

  聚焦校企协同,提高产教融合需求契合

  鼓励校企共同打造集教育教学、生产实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项目实体,充分发挥功效作用。用好职教联盟,加大职业学校、产业园区及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职业学校与产业园区、开发区深度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园区。加大产业学院建设力度,加大就业多元化的引导宣传,鼓励职业院校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日常管理与教学活动,共同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加快校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聚焦政策支持,持续优化产教融合环境

  加大财政教育经费增量向职业教育倾斜力度,推进各部门支持产教融合政策系统集成,健全完善有关实施细则,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动能。探索制订校企合作培养成本分担指导办法,健全政府、职业院校向企业购买技术课程和教学实习服务机制,并根据设备损耗和劳务成本给予企业补助,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鼓励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优秀中高职学校、产教融合示范企业等奖励支持。

  聚焦内涵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加快推进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职教中心硬件设施。优化职业院校办学结构,加快调整职业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建设新型职业院校。加快传统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鼓励学校开设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前沿专业,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院校设立特色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加快各类技能人才培养进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