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及构建分析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教育,体系,分析
  • 发布时间:2024-01-13 17:10

  张婧婧

  在高职院校中,要建立全面、多维度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将其有效落实到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为继续教育建设带来新的引导。在诸多教育管理工作中,继续教育评价属于其中的难点,评价体系需要达到综合性、多元化要求,评价体系中要具有多种选择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性强的指标体系,在继续教育开展阶段中展开细致、科学的评价。

  1 对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概述

  深层理解党与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明确继续教育课程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整体性把握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的整体策略,从而分析新时期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评价指标的建设要点。

  1.1 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功能

  继续教育方式的出现,让专业知识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学生可以从中掌握正确的发展观念,不仅能带动学生提高文化水平,还能保证学生提升政治觉悟,特别是在道德素质层面、文化素养层面,整体增进效果明显。在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课评价和其他专业课的评价工作类似,都展现着反馈、导向等功能。但是,在高职院校中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性,所以,在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课程中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严格顺应党以及国家在新时期的继续教育课程队伍建设要求,还要依照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方针,明确目标导向,注重引导、规范、激励等评价功能,全面发挥评价的指挥作用,利用高职继续教育课程践行育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课程教师担负着推广马克思主义的责任,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构建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要选取鲜明、政治性强的评价标准。

  1.2 继续教育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

  (1)发展性

  在评价体系中,从其发展性要求看出,应该融入开放性特征,不能将评价体系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此体系要遵循科学的培养目标,从而做出调整,跟随内容体系的改变来做出新变化,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对于发展性要求的评价体系,要紧跟时代脚步,在继续教育发展中预见今后的趋势,率先思考在评价阶段中大概率遇到的问题。

  (2)指导性

  对于整体的继续教育内容,基本需要教师来进行添加、补充,加大指挥力度能够协助学生察觉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实际的继续教育体系趋于完善。在评价体系中,指导性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为评价体系提供建设方向,从而清晰找到继续教育在未来的走势,提出系统化、创造性的意见,从而选用合理的继续教育方式。构建、优化评价体系时,需要看重目标体系,将其作为基础,围绕着内容体系,为了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而落实指导工作,从而完善、更改内容体系。评价之所以存在,在于察觉先前继续教育中产生的缺陷,在新一轮的继续教育中,带来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同时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带来实践依据,落实查缺补漏的工作。通过评价的结果,教师以及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在接下来的继续教育中产生动力。

  (3)综合性

  关于综合性,是指评价体系要达到全面性特征,其中涉及多元的目标,评价体系相对全面。继续教育的实行,不仅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还从实质层面结合了专业知识等能力的培育,这样能够带动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培养道德素养。

  (4)可操作性

  评价体系不能重理论轻实操,正确的评价体系要保证评价体系和教学实践工作联系在一起,满足当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行要求,不能局限在理论、想象层面,而应提升实践意义。

  2 评价的类型

  2.1 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继续教育真正开展前,检测各项条件的发展状况,比如,已经形成的职业知识、思想政治观点等,掌握继续教育落实的实际效果。然后进行备课学情分析,保证继续教育的实施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从而得到良好的继续教育效果,无须多次重复教学过程,带领学生高效学习。在继续教育正式展开前,需要在教师中进行一个诊断性的检测,明确他们的继续教育水平。

  (2)形成性评价

  在各个专业展开继续教育课程期间,为了不断改善实施方案,需要展开专业的检测、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存在,能够针对专业继续教育,通过知识的章节形成单元,一个课时为45分钟检测。此种评价侧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比如态度、方法。利用形成性评价,可以为教师改进继续教育带来的思路,从中检验方法的合理性、内容的匹配性,分析阶段性效果。

  (3)终结性评价

  这一评价也被称为总结性评价,主要作用于课程教学工作完成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形成情况等。此评价结果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学分、奖学金以及毕业,与此同时,也给下一个学期展开继续教育带来可靠的参考信息。

  2.2 定性、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文字来进行评价结果的描述。继续教育的定性评价涉及两个大类:一种属于二级制,可以在评价中产生合格、不合格的结果;一种为五级制,在评价结果中,记录着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以及不合格字眼。定性评价通常是教师记录的结果,他们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根据学生交上来的报告来进一步评判。在继续教育中,主要通过教育教学的目标来完成评价。关于定量评价,主要应用数字展开描述和记录,很多时候运用的是百分制,此种评价也是教师记录学生平时课堂的言行举止、记录其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学生每个学期的最后卷面成绩,在特定比例下展开全面计算,然后得到学生的课程成绩。在教学过程评价中,主要采取了定性、定量结合的形式。

  3 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3.1 教学评价为主体的全过程评价体系

  基于继续教育,在机制建设评价层面,全过程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要求,高职院校的制度应系统化,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设计等,深层把握制度设计、流程优化等方面,在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继续教育的教学评价层面,需要在全过程评价中注重目标设计、内容筛选,结合过程实施、考核反思等方面展现继续教育。打造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可以丰富教学评价的模式,将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加入指标体系中,不断提升继续教育的建设质量。

  3.2 协同多元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具有复杂化、系统化的特征,将立德树人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当中,所以继续教育的评价主体趋于多样,建设继续教育期间,关系到诸多参与方,他们在继续教育中获得了不同的期望、体验,具体建设成效应采取多维评价,保证得到的评价结果相互补充,从而为继续教育建设提供推动力。教育管理人员参与到指导评价中,通过抽查手段,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等,听课堂内容,加入到校园开展的文化活动当中,得到继续教育建设的原始资料,方便后续展开科学评价。由任课教师展开评价,交给他们匹配的自评权重,客观总结自己的优势,理性面对缺陷问题,确保评价工作真实可靠。邀请高职教育专家,还有继续教育课教师,展开业内评价,根据继续教育的内容以及发展来评价,在内部构建交流互动机制,弥补遗漏点,提升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继续教育评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找准结合点以及切入点,设计安排综合评价体系,分别有侧重地呈现素质、创新等精神的内涵,有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带动同学们积极学习,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

  3.3 四评模式下的客观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建设环节中,评价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利用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等手段估量继续教育的建设情况,能够顺利、及时地发现遇到的问题,方便日后整改、推进。关于督导评价,针对教学应用资料、课前准备等展开评价、指导,全面提升教师在课程开展前的备课质量,从根本层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保证专业和继续教育结合在一起。采取教师互评的方式,在课堂上运用开放的形式,保证教师之间能融洽地学习、点评,积极鼓励继续教育教师,促进他们进入到专业课程的课堂中,熟悉、学习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为专业教师带来继续教育指导,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在专家评价中,展现专家的引领作用,一段时间就可以邀请继续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名师、专家,在学校中对继续教育展开教学研究,组织学生加入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建立帮扶机制,在每个学科中都具有带头人,选拔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课堂中组建继续教育示范团队,选出教学名师,推出一些质量水平较高的继续教育示范内容,创建高品质的继续教育案例。在学生评价中,定期组织安排学生为相关教师进行打分,测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认可程度,从而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不足,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水平。利用学生评价,能够基于学生体验得到他们在继续教育中的知识接受程度,了解他们在课堂中实际吸收的继续教育知识养分,从而做好量到质的转变。通过座谈方式,在继续教育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建议,收集学生心理动态的信息,为继续教育后期的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4 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分析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建设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继续教育建设机制的评价针对多个层面,比如制度设计、流程规划等,实现此种建设机制的评价,通过分析评价客体,一方面为学校层面评价,一方面为专业建设评价。

  基于学校层面构建继续教育评价指标时,需要明确重点考察的方面。第一,建设继续教育期间,党政领导实际发挥的作用;第二,在继续教育建设中,所建立工作机制的效果;第三,继续教育的保障举措的落实程度;第四,检查继续教育团队的建设情况等。在学校中考察以上内容,利用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督促高校强化落实相关政策,重视继续教育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借助评价来深度找寻继续教育建设环节产生的问题,方便在后续的工作中及时改进,并且允许应用范围的扩展。在专业建设层面,构建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期间也要着重考察多个层面:第一,检验专业建设规划内容,看其中继续教育建设的纳入结果;第二,建设教材环节中,检查是否集合了继续教育;第三,在继续教育建设当中,与本专业研究、安排的关联性;第四,继续教育建设环节相关举措的可行性。在专业建设层面实现多元化评价,依照专业的要求来建设,有效融合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在新时期继续教育理念下,实现人才培养形式的创新。

  4.2 分析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的建设教学评价中可以从三大点入手,一方面为专业教师的德育素养,一方面为教学实施,另一方面为学生成长。将继续教育课堂的评价内容作为重点,在教学环节构建评价指标。在教师德育素养层面展开评价工作,主要注重考察教师,分析其德育教育的积极程度,研究继续教育元素融入的合理性,通过评价教师德育素养,能够起到督促教师的作用,从而改善整体继续教育建设水平。在教学实施层面,评价工作主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研究继续教育教学中相关内容设计科学性,研究继续教育教学资源探究的深度,分析继续教育元素的融合程度,检验继续教育教学反思的时效等,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展开相应的评价工作,打造一套全过程的、完整的评价机制,从课程设计开始,经历课程教育,研究育人的效果,一直到反思。在学生成长层面,学生是主要关注对象,评价中不仅要看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还要看其价值观念、素养的形成情况。根据上述特点,获得继续教育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还能继续细化处理。

  (1)保证评价原则科学化

  要想为学生开展评价工作,需要设立评价原则以便于发挥引导的作用,作为评价工作的基础,保证评价工作有序推进。对于高职继续教育来讲,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还展现出复杂的属性,需要长期执行贯彻下去,若没有确立出合理的评价原则,将很可能带偏评价结果。行为需要理念作为指导内容,正确的理念会促进良好行为的进行。在继续教育中,实行正确的观念,这是科学推进继续教育。在教育本身中,应该将继续教育视为一直学习的场地,不断完善心态,多进行行为上的实践,不能存在在开展继续教学时就将水平的提升归结于教师身上。对于创办学习的人员来讲,需要在继续教育中摆正观念,不能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在提升学校收入的同时,还要对继续教育在经济方面进行统一,要关注社会效益,发展长远目光,保证继续教育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首先,分析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定性原则,还要注重定量处理。关于定量分析,要保证实事求是,靠数据来决断,努力研究数据,通过统计数据,建立符合的数学模型,然后依靠准确的算法,得到对象的各种指标,也就是说,分析数量的特点,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关于定量分析,要考虑其适用性,由于教育属于一项比较综合的工作,其中带有不能控制、测试等特点,比如,在人才的潜能挖掘方面就可以明显看出这方面特征,所以,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要融入定性分析因子,保证定量分析更加全面。其次,在开展即时性评价的过程中,要结合着运用长效性的评价模式。前者需要在评价期间保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反馈,多看当前的效益情况,而后者需要长时间予以关注,需要保证一段时间内的评价信息得到反馈,长时间关注具体结果。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评价方式不能单一,需要两者结合起来,基于高职院校评价、估量目前的投入产出比,从而在接下来展开决策调整。与此同时,需要发展长远目光,关注后期的发展以及变化。继续教育的开展需要时间,所以评价体系中要注重短时间和长久发展的关系。

  (2)选用综合性比较强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对象、内容之间,评价方法起到了连接的作用,而评价方式的好与坏,会直接决定评价工作的实际效果。运用良好的评价方式,能够展现出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升目标达成的效率。在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出综合性特点,评估阶段不能运用单一的指标,或者单一的方法来实现,所以,运用综合的评价手段至关重要。有关人员可以学习国际层面的测评处理技术,深度研究开发相关的测评工具,考虑国内以及国外那些比较优良的评估模型,从实际情况中出发,在借鉴优点的同时,融入创新思维。目前属于科技不断发达的社会,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大范围应用,用其进行时代分析、评估,网络技术逐渐开始普及,在各个领域中推进,其中比较明显的是一云、二大、三网,将其科学利用,能够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挪到现实中,通过量化模型的评价处理模式,在评价中不断实践,在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中,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带来科技工具,真正促进评价体系趋于科学化。

  除此之外,为了构建有效且有序的评价体系,可以明确其中的组织结构,包括学校、院系,还有教育对象、机构。在各个评价主体中,都能看出其中的主体利益,展现出了继续教育的影响,也就是在受益主体中的利益效果。构建高质量的评价体系,要由各个方面凝聚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实现评价工作目标。在学校中,可以将领头责任交给校园领导,组建评估小组,其中包含着院系的领导、外界邀请的专家等,还需组织负责数据采集的小组,收集整理有关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递交给评估小组,展开有效的测评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可以构建学生联合会,进行主席选举,让那些时间充裕、有责任心的人去担任,针对不同的职业需求,收集学习建议、职业生涯信息等,将其分类汇总在一起,保证信息得到快速反馈。在社会中,在开展继续教育评价工作的同时,需要融入多方评估机构,要看重某些评估机构,尤其在权威资质方面,要探寻合理的方式,保证争取到合作的机会,让具有优势的资源能够快速流通起来,促进长短处互相弥补。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的形式,全面展现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能够实施下去,得到真实的评估信息,提升整个学校的继续教育质量。

  (3)掌握科学、明确的评价内容

  在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评价工作有着极其广阔的范围,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元化,且具有综合性特征,其中包含了教育效益等内容。在内容比较丰富的情况下,评价体系呈现出不健全的特征,这主要因为内容比较杂,没有得到筛选、舍弃,重点不够突出,在重要的地方没有做足评价。所以,为了改进继续教育的工作评价体系,要制订出确定的评价内容,确保评价中的各个内容全面、具有侧重点。当清晰理解评价内容时,需要深层研究本院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大范围统筹处理,不做不切实际的计划,保证下达的每一项指标都展现出清晰性,保证评价内容能有效落实。在高职院校中,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看继续教育工作的评价内容,互相促进,保质保量完成继续教育工作。从内部维度来看,主要是在高职院校中,考虑学校发展的具体促成情况,分析继续教育的收益,还要了解投入产出的比例情况。在外部维度方面,主要包含着社会、教育对象,也就是说,教育对象在加入继续教育时技能的提升、素质的改善情况等,思考继续教育的实行在社会效益方面所形成的影响。一般来讲,需要根据继续教育的实际工作状态,针对院校自身、交易对象、教育对象等,展开细化处理,保证最后能够使用清晰准确的方式来落实测评工作。

  高职院校进行继续教育的投资工作时,要统筹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才能决断接下来的工作计划。院校需要科学设立关注点,在职业企业中考虑教育对象所起到的作用,将其落实在内维评价内容当中。通过了解教育对象在历经继续教育之后的状况,比如职位晋升等,将其化作外维评价内容,通过结果来看成功效果,保证评价体系真正起到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现实意义。所以,应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深入探索构建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点,激发不同主体的积极性,以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挥评价存在的意义,精准察觉先前继续教育课程中产生的缺陷,在新一轮的教育工作中,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为继续教育带来实践依据,协助学生察觉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规范职业生涯的前进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继续教育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中的重点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在不同院校中情况不同,继续教育的开展形式也存在着差异,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多项条件,面对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具有操作性,在高职院校中发挥评价的查缺补漏作用,规范继续教育的建设方向。

  本文系广东省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土建类专业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探究”,项目号:0Z220160122。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