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24-01-21 17:06

  高荣元(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式,致力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目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数学教师教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发挥数学在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师要致力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启迪学生,创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打造学习氛围浓厚的数学课堂,提高其学习能力水平,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理论讲解方式单一

  基础理论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理论讲解过程中,部分教师会沿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受知识,但其忽视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性,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在单一的理论教学中理解大量的理论知识,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在学习中失去学习积极性,就此对数学课程失去信心。

  2. 课堂氛围相对消极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会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增加习题教学的比重,忽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长此以往,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沿用传统的低效讲课方法讲解习题,以至于数学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主体学习地位发生偏移,课堂教学氛围也逐渐变得消极,学生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 忽视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初中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赶超教学进度,会单方面变革课程结构,在一堂课内讲解大量的重、难点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化重、难点知识,缺少创新思维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 学生学习视野狭窄

  随着学习的深入,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会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困惑,无法分辨易混淆知识点。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会反复讲解同一类数学知识,未能注重教学延伸,以至于学生仅能够围绕教材进行学习,无法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分析现实生活问题。学生的学习视野会在学习中逐渐变窄,不仅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还容易将其引入消极的思维定式。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创设情境,夯实理论学习基础

  理论基础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掌握情况能够对后续的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讲解基础数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使之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教师所讲的基础概念,加深印象,促进数学能力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 七年级上册“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直观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正负号所表示的含义,夯实理论知识学习基础。随后,教师讲解有理数相加和相减的不同情况,运用多媒体演示“带括号”“省略括号”的算式算法,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相互转化,使之学会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原理。再出示不同形式的习题,引导学生将算式化简成省略括号的形式,使之在操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算理,对理论知识有全新的认识,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2. 课堂提问,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教师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可以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从而为数学知识讲解提供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细致了解学情,将课堂氛围推至新高度。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这节课时,在提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论证,以剪纸的方式尝试将两个三角形重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边,加深对“全等”的理解。教师继续提问:“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边各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和动手对比后回答:“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边全部重合。”教师再以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点,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3. 创新活动,提高举一反三能力

  创新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不同的习题进行合理变式,讲解多种解题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其进行思考、求解,使之能够触类旁通,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调换“讲概念、做练习” 式的教学顺序,先展示二次根式相乘和相除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外形,并尝试书写不同形式的乘除混合二次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二次根式乘除的简便算法。随后,教师讲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指导学生通过逐步推导的方式了解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同时呈现根式的乘法公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两者的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使其理解两者之间存在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提高举一反三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调换固定的教学顺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教学延伸,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教学延伸是充实课程内容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思路,明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课外知识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延伸,有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围绕直接开平方法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延伸至数学家在解方程时遇到的问题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开阔学习视野,在了解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同时,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再结合实际生活问题引申出类比、转化、降次的数学知识,从生活的角度解释各类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断丰富自我认知,自行解答心中的疑惑,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环境。通过延伸教学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内外知识,而且升华了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在领悟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开阔学习视野,切实扩大课堂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理论讲解方式单一、课堂氛围相对消极、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视域狭窄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课堂提问、创新活动、教学延伸等有效策略,夯实学生的理论学习基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玲娟.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 科技资讯,2020,18(19).

  [2] 徐芳.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