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来源:精准临床医学
  • 关键字: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
  • 发布时间:2024-03-02 13:57

  包丽娅

  宣威市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云南曲靖 655400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调取本院心内科2018 年3 月-2022 年3 月期间,接诊并出现心源性猝死的120 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患者日常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发生原因,进一步分析出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是日常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剧烈运动、抽烟喝酒、排便时过度用力以及情绪激动等;而疾病因素则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肥厚性心肌病等。结论:为进一步减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概率,应叮嘱老年患者日常保持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加强饮食、戒烟酒、适量运动等,同时,针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肥厚性心肌病的老年患者,日常应当加强疾病的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就医,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562(2023)02-073-01

  所谓心源性猝死,是指健康人群、病情稳定或恢复期的心脏病患者,急性症状发作后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死亡时间与形式都在意料之外[1],是当前临床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最凶险的死亡原因之一,属于临床各类心脏疾病的恶性后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医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数量也在持续的上升当中,因此,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概率也有所上升,数据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 万,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0 万例,居世界首位,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此,准确了解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对于避免心源性猝死发生有着积极作用,本文笔者也将针对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展开实际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取本院心内科2018 年3 月-2022 年3 月期间,接诊并出现心源性猝死的120 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 72 例,女性患者48 例,年龄范围在60-76 岁之间,平均(68.5±2.0)岁。其中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 例、肺心病患者7 例、急性心肌炎患者 9 例、扩张型心肌病15 例、高血压心脏病20 例、风湿性心脏病24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 例。本研究120 例患者临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以及胸痛症状,同时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1.2 方法

  本研究开展将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病情调查问卷进行,由患者家属进行填写,其中主要内容以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为主。另外,问卷中还包括有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是否抽烟;是否喝酒;发生猝死前是否出现情绪异常,如:激动、愤怒等;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长期剧烈、高强度的运动等;日常排便是否出现便秘情况。除此之外,问卷中还涉及关于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的具体表现等实际情况。在患者家属填写完问卷中的所有问题后,由医护人员统一收取,再进行后续的问卷整理、分析、归纳以及总结,最终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组间配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分析

  根据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致使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疾病因素包括: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危险程度从高到低。

  2.2 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分析

  本研究120 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其中日常生活抽烟11 例(9.17%);过度饮酒16 例(13.33%);另有32 例(26.67%)患者日常便秘,且排便时存在过度用力的情况;此外,长期保持过量剧烈运动患者49 (40.83%);情绪控制不佳,日常容易出现情绪激动患者61 例(50.83%)。

  3. 讨论

  临床针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的诊断,主要为:当患者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时,主要判断为患者心搏骤停[3]。当患者出现心搏骤停时,临床常常出现喘息性呼吸以及呼吸停止等症状,但有时患者的呼吸活动可在心脏停搏发生后持续存在1 分钟或更长时间,如复苏迅速和有效,自动呼吸可以一直维持在良好状态下。心内科老年患者在出现心搏骤停时,常常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和发绀等体征,在心搏骤停前如有严重的窒息或缺氧,则发绀常更加明显[4]。除此之外,心源性猝死还具有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以及发病急等特点,这对于心内科老年患者而言,将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还会造成患者家属心理上的负担与刺激。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导致临床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较多,其中由单一因素所导致发病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心源性猝死发病因素至少为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因素,在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严重后果[5]。笔者研究后发现,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有:吸烟、长期过量饮酒、因便秘在排便时用力过度、过量或高强度运动以及情绪易激动等。其中,情绪易激动属于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在受到刺激时,体内血管将出现迅速的收缩,从而导致心脏供血受到阻碍,严重时发生死亡。同样,老年患者在高强度运动时,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心脏受压增强,进而发生心源性猝死。当前临床心源性猝死已逐渐成为导致老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由于心源性猝死的特殊性,使得临床无法提前预见,再加上病情的发展十分迅速,从而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积极开展老年心脏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防、研究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不仅仅包括了日常生活习惯,同时还存在疾病因素。调查数据结果表示: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将其根据危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此,日常针对此类疾病患者应当加强病情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致使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诱导因素包括:日常抽烟喝酒、便秘等,因此,在心内科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治疗中,应当加强生活习惯的引导,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且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叮嘱患者及家属,患者在日常排便出现排便困难时,应当积极利用药物干预。另外,尽可能的维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大。日常合理、适量运动,减少运动量,提高身体机能,防止心源性猝死发生,确保心内科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解晓宇.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0):27-28.

  [2] 余猛.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9(21):78.

  [3] 袁法林,郝立革.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51.

  [4] 姜旭媛,王巧玲,庄丽辉,等.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J]. 健康之友,2021(2):5.

  [5] 董春环.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39,4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