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堂进行时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戏》,课堂,文言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3-23 16:34
王丽娜
又一次开始鲁迅小说《社戏》的教学。每每教到《社戏》的时候,总是觉得头疼不已。有人开玩笑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其实,身为老师,我也很怕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一些作品还有非常复杂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成年人尚且不容易读懂,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理解的难度就更大了。我和很多老师一样也不过是照本宣科,觉得教过、讲完就行了。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动于衷。鲁迅的文章不过是“教过”和“学过”而已。
按照往常惯例,第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预习提示自己阅读文本,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们默读完课文后,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这时,班里一个平常特别爱“抬杠”的男生举起手说:“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点太过于啰唆了。第一段,难道鲁迅就不能用一句话开头?‘我随着母亲在外祖母家住了几日。’为什么他要写这么多?什么归省,什么消夏,什么他的外祖母还康健的事情。我觉得太啰唆了。”此话一出,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见,一时也没有头绪,只得用鲁迅文章一贯如此的说辞,草草进入了下一个课堂环节。
走出教室之后,我陷入了深思。学生提出的问题,仔细想来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在第一自然段将这些事情说这么多呢?编者在节选的时候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吗?既然删掉了前面的部分,这段为什么不能改写得简洁一点呢?
我教书这么多年,这个问题还真的从来没有关注过,平时备课也没有注意到。《社戏》的教学大多数都是按照通读文本,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形象,揣摩精彩细腻的描写,体会作者情感,感受风景美人情美等等这样的环节来解读的。
翻阅了教参等备课资料,好像也没有提到这个问题。既然如此,只能自己寻找原因了。
何为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社字由“示”和“土”两个字符组成。东汉许慎分析,“示”的两横代表天,下面的三笔表示日月星。即“示,神事也”。“社”字的另一半是“土”。这两个字符组合成为“社”字,可以理解为祭祀土地、土神的地方。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张代敏在《< 社戏> 里的“社戏”》一文中说,社戏里的“社”原指土地神。
“社戏”顾名思义,即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张代敏还指出:春祭谓春社,是祈农之祭,表达对于当年风调雨顺的一种期盼;秋祭谓秋社,此时农家收获已毕,立社设祭,是为了酬报土神。后来发展为以演戏来祭社。这时演的戏便叫“社戏”,因为每年要演,亦叫“年规戏”。
这样来看,文中的社戏应是上文所说的“春社”。教材里提到“在扫墓完毕之后”,鲁迅便随着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
清明扫墓是古往今来的习俗,清明节后有一个重要的节气——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埯瓜点豆、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所以祭祀土地神的春社,就是在谷雨前后。按照鲁迅所说的:“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如果当时鲁迅的母亲带着他回家归省消夏的话,应该是在七八月份。按照上文的分析,社戏在清明、谷雨时节上演,七八月份是不能够看到社戏的。
正是因为我的母亲“已分担了些家务”,“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她能够利用的只是清明节扫墓前后这几天,住在自己的娘家。那么刚好,也让“我”在此时可以看到社戏。
鲁迅写道:“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这样盼望的社戏,却“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才有机会看到。既然这么想看,为什么要拖到十一二岁呢?
因为之前年年“我”都会跟母亲回乡消夏,没有一次可以看到社戏。恰恰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母亲是在清明节扫墓后住在外婆家,所以作者才能看到心心念念的社戏。故事从这里才开始。
当我在第二节课上把“社戏”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再次思考第一段相关内容是否啰唆、多余时,孩子们恍然大悟。还是那个爱抬杠的男孩:“老师,听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一段很有必要,还真的不能一句话带过去。”
借由这次的课堂突发事件,我自己也及时调整了原先陈旧的教学设计。这回讲《社戏》,学生听得投入而认真,少了漫不经心,多了思考和互动。
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
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是那么难懂,只要认真读,好好思考,还挺有意思的。
有必要把《朝花夕拾》再读一遍,也许之前我错过了什么。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因为经验或者习惯忽略很多。但是却忘记了教师应和学生一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解读文本,哪怕这条跑道早已烂熟于心。只有在同一起跑线,才会知道哪里有坎儿,哪里是弯道。只有这样才可以知学生所想,解学生所困,把书教到学生心里去。
同样,在运用教材之前,先要把教材教好,教好教材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应该把教材文本看精、读懂、吃透。这样三年一轮回,每教一遍,都有新发现、新进步。书才不至于教死,课才不会失去趣味,教师在教学中才不会产生职业倦怠。
为读书而教,不为教书而教。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