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南瓜,成长,西红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3-23 16:43
佟 生
瑞士著名作家于尔克·舒比克在诗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写道:“洋葱,萝卜和西红柿/ 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 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 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
我曾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14年,那时在上课之余还要参与学校建设工作,如修路、拆屋、筑花坛等。
虽然在学校工作中尽心尽力,但遗憾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我的专业成长几乎为零。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我来到山口镇中心小学,扎根课堂,努力读书,勤奋写作,以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读书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读写之于语文的意义。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带领他们一起读书、写作。就这样,我们一起读着,写着,坚持着,前进着……渐渐地,“多读多写,共读共书”成了我们语文学习的日常。
现在,守着孩子过日子的平凡生活中,读书、写作已成为我们师生的日常。
写了很多很多字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我教育专业阅读的启蒙读物,也是我毕业之后捧起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这本书对我的影响甚大。记得当时,我在与全校老师的共读中,累计写下了六万多字的笔记。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见了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儿童。从此,我明白了,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儿童的生长,教师的职责是帮助每一个儿童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之后,我反复阅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完全书,有深深地被看见的感觉。他在书中告诫我们:是否能认识学生、认识学科,主要取决于是否能认识自我。我若不能认清自我,也就不能认清学生。我自己如果过着不知内省的浑浑噩噩的生活,此时想去了解学生无异于雾里看花——既然我不能认清学生,自然也不能教好学生。我若不能认清自我,也就不能认清学科——即不能从个人格物致知的深切体悟中将学科的真谛妙用融会贯通——此时我所认识的学科,不过是与我无关且远离现实的一大堆抽象概念。
深入阅读后我进一步领悟,教学其实并不仅仅为了传授知识,而应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理解,自我追寻,自我超越,如此才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才不会将教学降格为技术,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共同体的缔造。
2022 年暑假,在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马老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岱岳区语文课程标准研读活动,两个月的时间,我行走在新课标学习之路,倾心研读新课标,用心听讲座,悉心研读相关文章,并将自己的思考以文字记录。《语文课程标准》看似薄薄一本,三万多字,真读进去却极为不易。研读之初,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写读后随感,当把整个课程标准读完之后,我写下两万多字的学习笔记。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独立研读一遍之后,我开始听各位专家名师的视频讲座,第一遍专心听,第二遍则随听随做听课笔记,为了内化一个讲座的内容,前一天晚上听一遍,第二天则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一点点把讲座内容记录并随机梳理自己的心得体会。开学时才恍然发觉,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竟然累计写下50 余篇15 万字的学习笔记。
学语文新课标不仅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更坚定了我带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决心。
种下很多很多种子
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经验,我带领全体同学,将读书和写作课程化、生活化,组织了两个语文专题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三个一,天天做”。即班里的学生每天坚持读书一个小时,写日记一百字以上,练字一个以上。为了鼓励大家,我发挥自己坚持读书、写作的专长,和同学们约定,我也有我的“三个一”:每天读书一个小时,每天写一篇两千字以上的文章,每天写一首诗分享给大家。
做事情,开始凭一时的热情自然很容易,但要坚持做下去,却很难。我带着同学们坚持读书写作的目的,在提升他们语文素养之外,还希望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明白“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道理,把读书和写作变为自己的日常,像吃饭、呼吸一样的日常。
要读书,学生手中要有书才行。为激发家长给孩子买书的热情,我把自己的藏书带到班级,然后在班级群里发红包,让家长帮孩子抢书,“买不如借,借不如抢。”很多家长说,从佟老师那里抢来的书,孩子回家读得可带劲儿了。家长看到孩子真读书,也就乐于给孩子买书。孩子的书越来越多,也就更喜欢读书。班级读书的氛围日渐浓厚起来,每周的阅读课、每一天课余时间,师生几乎都沉浸在书中,直至“沉醉不知归路”。每个学年末,我们组织“读书等身”活动,很多同学一个学年读200 多本书,其中还有很多大部头的经典名著。
第二个活动,“讲童话,写童话”。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可是,很多农村孩子从来没有听过爸爸妈妈讲的睡前故事,那就由我来弥补这份遗憾吧。我找来网上的童话资源,利用学校兴趣小组的时间,给大家讲童话故事,我讲得绘声绘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节课下来,五六个童话故事讲完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第二节课,大家根据刚才讲过的童话故事,自由发挥,自由写作。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听过的一个故事复述一遍,也可以改一改结尾或者情节,又或者把几个故事串在一起,如果这些都不喜欢,自己写一个全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行。总之,我们的要求就是没有任何要求,大家随意写,畅所欲言,只要写得快乐就可以。
写完的故事,带回家讲给家里人听,然后让家长帮忙整理成电子稿,发在我们班级群里,我再进行整理,然后发布在公众号上,让更多的人阅读,点赞,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一次主题写作结束,我将同学们的作品整理为一本班级书,编辑之后,让大家收藏,至今已整理四十余本班级书。
“讲童话,写童话”坚持了两年多时间后,我们讲了200 多个童话故事,每一个同学都写了六七十篇童话故事,在学年末的两、三个月里,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整理成书,送给自己,作为学习语文的成果和礼物。
两个语文专题活动坚持至今,全体同学都能在一节课内流畅地写出一篇四百字以上的文章。
花落北村门,读书日日深
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沐浴书香的芬芳,是我的另一个素朴愿望。
2020 年寒假,学校安排我带领全校学生家长共读《奶蜜盐》。为了能让各位家长深入理解书中的教育理念,我以平实的笔触写了一篇又一篇读书随笔,分享在共读群,大家共同学习,各自进步。从大雪纷飞一直读到第二年的秋风乍起,历时,历时一年多的共读活动结束后,八万多字的读书随笔不仅温润了各位家长的心灵,也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丰富而充盈的认识。
一个好家庭,在饭菜香之外,应该有一缕缕书香氤氲,在日常的琐碎之中,应该有一个时刻全家人在书中相遇。
为了让千家万户弥漫书香,我组织了学生家长共读活动。班级群里的抢书活动再次开启。不过,这次各位家长朋友是为自己而抢。抢到之后,自由阅读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写一千字的读书笔记。这对农村家长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大家还是热情满怀,积极参与,并不时在共读群分享自己读书的点滴收获,每一期共读结束,我都能收到手写稿或电子稿等不同形式却都洋溢着学习颖悟之喜悦的读书随笔。
通过与学生和家长共读共书,我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也在潜滋暗长。2019 年和2021 年我两次参加区教学能手评选,都成功入选。市区的优质课竞赛,我也积极报名参加,多次获得一等奖,2023 年3月参加泰安市教师素养大赛,荣获一等奖……
静心做一个小教师,耐心陪伴一个个儿童,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之上,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