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训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应用分析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变式训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24-03-30 11:11

  庄行发

  揭西县上砂镇一洲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传统的题海模式无法适应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思维能力,引入了变式训练这种新型数学解题方式。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弱等特点,设计利用故事、图画、游戏等方式,进行变式训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变式训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传统的题海模式无法适应小学数学解题教学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适当注入新活力,将变式训练引入数学解题教学工作中,以便于有效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其解题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变式训练概述

  (一)变式训练的概念

  在对小学数学进行解题训练时,它其实主要包含了这3 种题型,即求解探究题、求解变式题、求解标准题;要是将标准题型作为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变式题型则介于探究题型与标准题型之间,它是将基础的数学知识过渡到探究层面的主要形式。在对小学数学进行变式训练时,其核心内容为创造一系列数学变型式,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问题等结构以及演变过程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得以完善。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充分利用变式训练能够将学生的错误思维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定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变式训练的重要性

  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变式训练的实质就是利用不变的数学知识去研究不断变化的数学题目,通过变化中的不变关系,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用法,让学生学会用基础知识点去研究、发现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在对小学数学进行变式教学时,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凝聚学生注意力,培养其灵活、发散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性以及速率。此外,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数学题目进行变式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变式教学的训练方式

  (一)利用故事进行变式训练

  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使其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是这种好奇与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如何激发和保持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变式训练的关键所在。鉴于此,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具体的情景,从而把枯燥、复杂的数学题目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生的解题正确性以及速率。

  比如六年级学生学习分数乘法时,有一道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题。老师可以先简短地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再引入题目:牛郎星运行速度是26 千米/ 秒,织女星为了和牛郎星见面,她的运行速度是牛郎星的7/13。问织女星每秒运行多少千米?这样的小故事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

  (二)利用生活场景进行变式训练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在学习时引入生活场景,可以让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概念。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可以用自行车引入。列举时下最火的“共享单车”,展示自行车的小模型或者图片,在黑板上或者讲台上演示轮子转过1 圈走过的距离,是不是相当于轮子的周长。然后将图片可以按照自行车辐条进行裁剪,将其拼成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再将圆的周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较,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联系:问单车轮子转1 圈,大约能走多远。小明家离公园2 千米,骑车从家到公园,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三)利用竞赛进行变式训练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变式训练不光是让学生学会解答某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所包含的内在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解题的兴趣与爱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小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六年级课堂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为例,老师将学生们按照座位分为3 大组,每组选出4 位同学,共12 名同学答题。题目用小卡片的方式给每位答题的同学,分别有分数乘法、比例计算、圆的面积的计算、百分数的计算等。一个同学算一道题,以接力的方式,最先完成并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以获得小奖品。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快速高效地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传授解题方式

  教师想要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变式训练教学的作用,绝对不能偏离以下三点:1. 不要使用题海战术,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老让学生做题,很枯燥,只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练习的兴趣。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挑选精炼的变式题目,让学生做到学会解决一道题,就能掌握解决这类题的方法,并学会将此类问题总结归类。2. 提升教学质量,使课堂学习效率增强。高效的数学课堂意在通过短时间的教学,拓展学生思维,掌握做题思路。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把握课堂教学时效,充分提升课堂利用率,更多的为学生传授方式方法。3. 充分发挥变式训练的作用,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自我变式训练,让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和创新,培育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延伸解题思路

  (一)掌握基本题型是前提

  在学习数学解题方法时,学生应充分扎实掌握书中出现的基本题型,了解题目的考点及出题人的意图。在遇到陌生题的时候不要担心害怕,要利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答题经验,应用学过的例题拓展解题思路,以及类似问题的解题思维,进行对比联系,发现这些题目之间的共同点,将陌生的题目变成熟悉的题目,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完成题目。

  (二)掌握一题多解是基础

  变式题是指通过对题目形式的各种转换,增加题目中的干扰因素,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一一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从而窥探到问题的本质,将题目先化为标准的模式再对它进行解答,灵活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变式训练的目的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解题技巧,激发学生的解题求知欲,还能锻炼学生面对难题时不急不躁的精神状态,做到冷静分析,沉稳答题。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变式训练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更能有效地克服了应试教育模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效率,促进数学课堂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小丽. 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 新课程( 上),2017-4-8,(04):181.

  [2] 季俊. 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 广西教育,2015,(37):87.

  [3] 张宗萍.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多式训练[J]. 山东教育科研,1999,(10):62.

  [4] 郑品元. 设计“ 变式” 的方法[J]. 四川教育,1990,(06):32-33.

  作者简介:庄行发(1987-06),男,汉族,广东揭西人,揭西县上砂镇一洲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