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题及策略探析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3-31 13:00
陈鹏英
(东风南方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800)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控股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国有控股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有控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控股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管理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为适应市场化条件下的经营,国有控股企业亟须转变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然而,我国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念落后、编制不科学、监管不力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预算管理的效果发挥。本文拟分析当前国有控股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对策,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部分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全员参与意识淡薄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需要企业上下形成共识,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然而,一些国有控股企业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明显不足。具体来说,这些企业的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没有给予预算管理部门足够的地位和资源配备,导致预算管理部门在执行工作时面临着诸多困难,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另外,由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跟上,未将预算管理的理念和要求深入人心,使得员工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无法得到及时传递和共享,这不仅影响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也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部分国有控股企业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据基础、编制方法、程序等方面。首先,数据基础不够扎实。这些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只是简单地依据历史数据进行推算,而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数据管理机制,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编制方法过于单一。许多国有控股企业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在面对市场和业务环境的变化时,准确性往往大打折扣,无法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最后,编制程序不规范。一些国有控股企业的预算编制过程较为粗放,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预算编制流程,这不仅容易导致预算编制效率低下,还会使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变得更加困难,企业的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无法很好地指导企业开展经营活动。
(三)控制手段不足
在预算执行阶段,由于部分国有控股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很容易导致执行出现差错。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预算监管部门对预算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异常;其二,预警机制不完善,导致问题发生后无法快速响应;其三,对产生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严,违规成本低,无法起到震慑作用;其四,责任追究不明确,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其五,内部审计的监察力度不足,形同虚设;其六,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标准模糊,操作空间太大;其七,业务流程监控的盲区太多,规避检查的可能性大。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标准不明确,导致国有控股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管漏洞百出,预算使用随意性大,不利于部门之间形成监督制衡机制,也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部分国有控股企业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首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和灵活性,无法全面反映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其次,评价主体的范围也相对狭窄,往往只局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个人,而忽略了其他相关方(如供应商、客户等)的视角和反馈。由于缺乏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和更广泛的评价主体,考核结果往往只是片面地反映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某一个方面,而无法形成对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估。这不仅影响了企业对于预算管理实际效果的掌握,也难以有效地推动预算管理持续改进的闭环形成。另外,考核结果的应用也显得非常有限。目前,大部分国有控股企业主要只是将考核结果用于定性和定量的记录,而没有将其作为调整预算机制、改进流程的有效参考。这样的应用方式,无疑浪费了考核结果背后所蕴含的宝贵信息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理念,增强全员参与意识
首先,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的理念。企业要将预算管理视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将预算管理目标融入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体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其次,要强化预算管理部门的引领作用。预算管理部门要时刻关注最新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深入研究前沿理论与成功案例,及时调整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再次,要加强内部分析师队伍建设,提高分析与决策能力。这需要企业在内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分析师队伍,他们须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决策能力。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打造全员预算管理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全体员工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如举办形式多样的内部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以全面提升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形成公司上下同心、通力协作的良好态势。只有将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协同合作,才能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细化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首先,建立健全的数据支撑体系是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重要基础。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完善其数据治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企业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预算编制数据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收集和存储各项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信息等。同时,企业需要强化数据共享应用,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编制高质量预算奠定基础。其次,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企业需要丰富预算编制方法工具箱。除了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引入更为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模拟预算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例如,零基预算法可以从零开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情况编制预算;滚动预算法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预算,以适应市场变化;模拟预算法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市场情景,预测未来的销售和利润情况。通过这些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企业可以提高编制质量,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企业的财务资源。再次,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也是提高预算质量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建立程序化的预算编制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的情况,确保编制程序的规范有效。同时,企业需要在编制全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编制程序的执行和落实。这包括对数据的审核、对方法的评估以及对结果的反馈等环节。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和有效的监督,企业可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管,确保预算目标完成
首先,建立统一的预算执行监测平台。该平台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各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提供实时数据交互和预算执行过程监测的功能。这个平台可以全面掌握预算使用的动态,对于任何异常情况都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其次,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审批制度。在预算执行监测平台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对重要预算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管,包括预算申请、审批、执行、调整等各个环节。这样可以有效防范预算执行风险,确保预算得到科学、有效地使用。再次,对于违规使用预算的单位和个人,企业应当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业务指导也是预算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旨在确保预算得到科学、有效地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现象的发生。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预算执行问题库,用于积累管理经验和应对类似问题的能力。
(四)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预算管理效用
首先,优化预算管理考核体系。这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考核指标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评价的全面客观、考核主体范围的拓宽以及综合考评格局的形成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全面,从而更好地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为了使预算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客观、有效,必须加大预算考核结果的应用力度。将考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业绩评价和员工薪酬分配挂钩,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再次,建立问题整改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力依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在创新预算管理效果评价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设置部门之间的预算管理优秀案例评比机制、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管理水平测评等,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评价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为了实现预算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需要构建预算管理持续改进机制,加强对预算管理相关制度的持续跟踪研究,并结合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此外,还可以建立预算管理数据库,将各类预算管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为进一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可以使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不断进步和完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是实现国有控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结语
当前,国有控股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然而,这些问题并非无法克服,只要通过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制定科学系统的应对策略,如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执行监管、完善绩效考核等,国有控股企业就一定能够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其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险峰. 全面预算在国有控股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推动作用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1):88-91.
[2] 高隽. 国有控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2021,(26):76-78.
[3] 张雷, 徐从瑞, 周越.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预算管理模式的探索——基于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视角[J]. 中国总会计师,2021,(04):177-179.
(编辑/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