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兴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
  • 发布时间:2024-04-21 15:06

  刘东莉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科,内容往往是乏味的,怎样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到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个关键点。本文就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作出一些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科;兴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科,学科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及现代史,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本史实。这些历史都离我们现在的生活的年代较远,而且跟今天或身边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讲到的事件、人物大多难以记忆,理解抽象。我们都知道,背诵历史内容往往是乏味的,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提不起兴趣来。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怎样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到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个关键点。

  21 世纪以来世界信息技术广泛传播发展,在我们中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开始逐步步入中小学课堂,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实。可以说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泉与活力。那怎样让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呢?下面就课前、课中、课后谈谈我对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看法及感受。

  第一,课前准备阶段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APP 学习软件,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如UMU、钉钉、班级小管家、晓黑板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地在知乎、百度、搜狐等网站搜索相关的史料、照相、视频等资料,或是到相应的历史遗址拍照相应的相片,再用手机或IPAD 记录相关讲解员的口述史料,然后将获得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上传到教师指定的学习软件上面,这样就能更好地做了预习,达到充分的学习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比如,我在讲到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农民运动、苏维埃政权时,引导学生通过知乎网站查阅这一时期相关的资料,并将其和我们海丰的“农民运动大王”彭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彭湃故居、红宫红场、新山村等地进行考察,拍摄相关的照片或文献史料加以整理之后上传到我创建的UMU 网络平台。这样,我就能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了解情况,为新课的教学制定最佳学习方案,从而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前的信息化式的自主学习,不仅能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阅读及分析史料的能力、观察鉴赏能力、实践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情国家的情怀,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新授课堂的导入阶段。在老师讲到辛亥革命这一课时,为了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纪录片,请学生边看边思考,孙中山先生一生对中国革命究竟作出过什么功绩呢?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引导。这种顺势导入新课视频的方式,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孙中山会出现思想上的转变,为下面课程奠定基础。

  第三,新授课的正课阶段。在讲到唐朝的石窟艺术时,可以先播放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的片段,再请学生担任导游,跟大家讲讲敦煌莫高窟的相关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能够营造具体的历史情景,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学习历史、思考问题。

  在讲到近代史红军长征的相关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制造红军行军的动态图课件,加深他们对行军行的路线、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理解,甚至可以用电脑制作三维立体动画,这样就更能调动他们各种感官共同作用来强化感知,使他们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运用这些信息技术化手段,能达到常规教学手段达不到的作用,既丰富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我在讲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时,让学生观看电影《建党伟业》其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什么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情操,何谓爱国青年的满腔热情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素养,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这样就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强化德育功能,克服了传统的说教模式,既轻松又容易引起共鸣。

  同时,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在讲到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内容时,我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在平板或手机上查阅史料,搜集各种静动态图片与资料,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并进行竞赛评比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点,还培养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协同合作能力等等。

  其实,我觉得课堂上用到信息技术手段是最有效的,它最有利用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当我在上到一些文学知识点的时候,我思考着如何将文学作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更能浅显地、通俗易懂地理解呢?当我在讲到司马迁的《史记》时,我通过互联网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舞台剧作《典籍里的中国》中的《史记》一集。就是这样,同学就用最快的时间,通俗易懂地了解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史实,还有《史记》的体裁、内容、耳熟能闲的典故等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丰富了课堂,同时又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效果颇丰。还有,当我在讲到李时珍与他的《本草纲目》时,布置学生观看《本草纲目》,而后让他们写出自己对李时珍的解读文章,既渗透了语文学科内容,又培养了他们树立爱国榜样,提升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第四,课后阶段。教师可创建一个班级的钉钉群,将本课的相关课件、教学视频、笔记等上传到上面,供学生课后加强巩固学习,加以查漏补缺。也可以在上面布置作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还可以要求他们在上面写写本课的反思,将学习到的内容、感受进行发表,然后老师评、学生互评,互学互评,互评互学,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老师可以在上面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制作教学方案和计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教育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重

  要手段,特别是国家知慧教育平台等学习平台的创新推出,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创新等方面都提供了便利。它是深入贯彻落实xi 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服务的有效支撑。它是教育和技术结合,老师将教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脑手或机再学一遍,教师可以录制教学视频,基于学生情况来备课上课,还可以让学生上网课,让他们借助互联网自主探究学习等等。

  总的来说,世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在历史教学的前、中、后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感受、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这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能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更优化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从而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我们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唯有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多开创新的局面,使本来相对比较枯燥的历史教学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下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网页 》

  [2] 四平台齐上线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 鲁网教育频道《网页 》

  [3]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感悟

  [4] 李冬影 -《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 2018

  [5] 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_ 网校通专区《网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