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甦
2024 年开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热闹非凡,从元旦档开局火爆,到春节档票房纪录创下历史新高,连以往较平淡的3 月档都有“爆款”诞生。据灯塔专业版统计,2024 年1—3 月, 国内电影总票房达164.84 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3.9%。除了总票房高,今年一季度电影市场还有一些新现象、新特点。
题材回归关注小人物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4 年春节假期(2 月10 日至2 月17 日) 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 亿元,观影人次为1.63 亿,相比2023 年春节假期票房和人次分别增长了18.47%和26.36%,均创造同档期新纪录。与以往不同,今年春节档影片并非高举高打的“大制作”,无论题材还是制作规模,都在向小而精的方向上靠拢。
从春节档的票房成绩来看,《热辣滚烫》领跑,《飞驰人生2》紧随其后,《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单片票房均超过10 亿元。对比过往春节档《流浪地球》《满江红》《唐人街探案》的大流量参与、大IP 制作,今年的影片主打喜剧合家欢氛围。目光向下,将镜头对准小人物,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人生起伏,是此次春节档很多上映影片的共通之处。《热辣滚烫》贾玲饰演的角色通过摆脱丧气、找到自我的蜕变,强调人一生只活一次、要找到自爱自信的内心力量;《飞驰人生2》车手再次登上巴音布鲁克赛道,只为再燃烧一次自己的热爱,输也要输得漂亮;《第二十条》通过检察官的视角切入,展现了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温情底色下的现实主义令观众动容。30 岁过着庸碌生活的平凡人、不受欢迎的驾校教练、家庭和职场都得看人脸色的检察官,国产电影将镜头对准这些立体丰满的小人物,对平凡而不失灿烂的普通人生活进行更加细致而温暖的关照。
档期选择不能简单“凑热闹”
这一边“ 热辣滚烫” 的同时,另一边却有《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等4 部电影接连退出春节档,如此大规模的撤档在中国电影史上实属罕见,也被网友们戏称为“撤档元年”。其中,《红毯先生》于3 月15 日重新上映,票房依旧惨淡。
对于电影这样的短期精神消费品来说,初印象非常重要,撤档后再上映已经是一种示弱,普遍被认为“不太可能再火”,所以电影如何科学选择档期也是一门学问。回顾春节档撤档影片票房失利的原因,可能在于题材与档期的氛围不匹配。比如《我们一起摇太阳》在绝症爱情主题下延续了温暖治愈的调性,而电影对于尿毒症、脑癌等患病群体的人性关照,对于生活信念感与勇气的传递,打动了不少观众,相关电影评分网站的口碑也不错。但许多网友认为这样一部描述生死议题的电影并不适合春节喜庆热闹的合家欢氛围。
所以,元旦档、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虽然看似是一个个大票仓,但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众多影片的扎堆上映,势必会出现激烈竞争下“冰火两重天”的情况,电影公司如果要选择让影片进入热门档期,应该慎重考量自身的题材和制作水平是否足够俘获观众。有时避开锋芒,选择偏冷的档期上映,反而会造就爆款。3 月上映的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意外爆火,连国台办都回应:《周处除三害》在大陆受欢迎,这说明两岸同胞同文同种,特别容易共情共鸣。对于其题材匹配档期选择的成功,有业内人士比喻“春节档影片在广义上都偏向于温暖喜剧,而《周处除三害》则是冷冽犯罪片,就像吃了很长时间的清淡菜系,突然遇见川味火锅, 大家也会考虑换个口味。”
事实证明, 电影产业在前进,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也在进化,电影必须满足消费者娱乐消费刚需,找准优秀题材,摸准时代情绪与大众共鸣,才能得到观众的追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