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 来源:中国招标
  • 关键字:工程造价,施工企业,全过程
  • 发布时间:2024-06-15 11:55

  文/孔祥慧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章以部分房建项目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施工企业房建项目在招投标、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指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为项目后续开展、竣工结算及后评估提供思路与建议,以实现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对项目造价进行全方位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施工企业;全过程

  2023年12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召开的全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工作会暨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二十周年座谈会提出,自工程造价改革以来,基本实现了定额计价向市场化计价的思想转变,但仍存在部门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市场主体改革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活动,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深入研究施工企业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全过程管理,不仅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而且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控,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研究施工企业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以助力施工企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的预算编制主要是进行投标报价。此阶段的预算是签订施工合同价款的关键,为施工企业后续进场组织施工力量、调配材料供应提供依据,也为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打下基础。因此,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企业定额,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报价策略和技巧进行准确测算。做好报价工作,除了要深刻研究招标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等资料,还需要特别重视前期市场询价调查工作(包括劳务价格、材料价格、施工机具的租赁或采购价格、专业分包项目的价格)。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才可以准确把握工程项目造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投标报价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依据当地的计价定额、费用定额及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等进行定价。具体依据量价的两个指标来调控预算。招标清单中的工程量复核是投标报价须谨慎对待的工作。在投标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对清单中的主要工程量进行复核,运用量差确定报价策略和尺度,以达到最终结算时最大限度增加盈利的目的。

  做好报价工作,首先需要根据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结合施工图纸选用定额。定额套用是确保投标报价准确性的关键环节,要求施工企业熟悉当地定额,对直接套用定额价格的项目要认真考量其适用性,各种材料规格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等;不能直接套用定额价格的项目需要换算定额单价,包括确定换算方法、换算项目、换算含量、换算系数等。对于部分不适用定额的项目,需要施工企业结合市场信息编制补充定额。其次,要重点注意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与定额计价规则不同的项目,如土方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是按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而定额计价规则则需要考虑放坡及工作面的工程量。若招标清单无特殊说明,那么在组价时要注意将定额工程量按包含工作面及放坡的实际工程量进行修改,将此部分量差的价款反映在综合单价中。最后,费用计取也是确保投标报价合理性的重要环节。费用定额要注意地域性,不同地区的费用定额包含的费用项目不同,如与黑龙江省的费用定额相比,北京市的费用定额没有单独列明冬雨期施工费、夜间施工费等可竞争措施项目费用。因此,施工企业在编制投标报价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计取,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冬雨期施工增加费等措施费用,并将该部分费用计入总报价。此外,费用定额还要选择正确的费率模板并关注取费文件的时效性。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企业可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方案,包括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材料替换等方面的优化。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需求。合理组织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合理规划设备使用和调度,可以避免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对于某些工程,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方法,减少对一些昂贵材料的需求量,从而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或者采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即使造价会增加,但是能够大幅缩短工期并提高工程质量。例如,哈尔滨某项目,原设计屋面保温做法为炉渣混凝土找坡最薄处,30毫米厚加140毫米厚岩棉板(80千克/立方米)保温隔热层,项目部通过市场调查和效益对比分析,向建设单位申请变更使用泡沫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作为隔热找坡层,这种材料隔热保温效果显著且与建筑工程同寿命。虽然直接费用略有增加,却大幅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防火安全性能。

  发挥好工程量的作用

  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其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和完整直接影响最终造价的合理性。工程量也是制订施工计划和进度控制的基础。通过对工程量的核算和分析,可确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和资源分配方案,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因此,在确定工程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要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善于利用信息化软件提高工程量计算效率和准确性。例如,某企业建模软件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计算规则进行计算,数据准确性高,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计算大量的工程数据,既能保证工程量的准确度,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认真做好工程变更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这些情况会导致工程变更和签证事件出现,一旦发生变更和签证事件,工程造价的各项指标就会发生波动,不只是变动项目本身的工程造价会产生变化,还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和造价。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当出现工程变更签证时,要分析变更签证的影响因素,及时制订变更签证方案,预算编制人员及时根据变更签证方案编制变更签证造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跟进和调整实施计划与预算方案,以确保变更签证的顺利完成。同时,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如工程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单、现场照片或录像、施工记录、相关图纸、相关合同与预算文件等。这些基础资料是工程变更签证的重要依据,必须全面、准确地进行收集和整理,避免因资料不齐全造成工程竣工结算困难。

  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对合同清单进行逐条分析,对比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和施工图纸,查看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通过对比发现缺项漏项的地方;要研究施工图纸做法是否满足规范及实际施工要求,以此寻找可变更项目。例如,保定某项目图纸设计建筑工程做法表中外墙1、4结构保温一体板外侧找平工艺为4米厚聚合物抗裂砂浆(压入160克/平方米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此做法不满足找平工艺要求且找平工艺是外墙装饰层施工的必要条件。最终经会议协商决定将保温外侧找平工艺改为20毫米厚的保温砂浆。此项变更增加了造价收入,降低了施工难度。

  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在工程竣工结算前,需要收集整理所有的工程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其他内业资料等。这些资料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内业资料中包含工程建设的各种信息,在与建设单位进行结算时会成为重要依据。内业资料一定要完整全面地记录施工过程的各项信息,尤其是对于不在图纸上用图例表示而在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中以文字方式描述的关于构造柱及圈梁、马凳筋、砌体拉结筋等的设置信息,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具体位置、间距等信息在内业资料中明确,避免在结算时产生争议。例如,哈尔滨某项目结算期间与审计单位在构造柱、砌体拉结筋的位置及数量上产生了争议,虽然构造柱和砌体拉结筋的设置位置和间距在设计说明中以文字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审计单位仍要求提供经过监理签字的施工方案或隐蔽验收记录等内业资料来证明实际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否则按照最少数量的选择进行审定。因此,工程内业资料是工程结算时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尽力做好工程的各项内业资料完善工作,确保工程竣工结算顺利进行。

  工程量的计算

  在工程竣工结算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计算工程的最终结算造价。因此,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是确保结算金额准确的关键因素。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严格按照图纸和实际完成情况准确计算工程量,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出现漏算或错算的情况。在利用某企业建模软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方案和工艺对工程量的影响。例如,对于一些钢筋的搭接设置,要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钢筋定尺长度,根据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钢筋连接形式和节点的设置,确保工程量能够真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再如,图纸中的φ6钢筋在建筑市场中使用的是φ6.5(注:钢筋的直径用字母Φ表示,如钢筋的直径为6毫米,则记为Φ6)的钢筋,所以在设置钢筋比重时,要将φ6钢筋的比重设置为φ6.5,否则计算出的钢筋工程量会少很多。还有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扣减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软件设置中进行调整,不能盲目地信任软件内置的选项。

  编制竣工结算书

  竣工结算书是工程竣工结算的核心文件,是反映工程最终实际造价的重要文件。在编制竣工结算书时,需要根据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技术资料,按照合同和相关造价文件的约定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缺项、漏项及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变更签证项目都要在竣工结算书中全面列出,以保证竣工结算的量与价全面、准确。

  价差调整

  在工程竣工结算中,材料调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材料在整个工程造价中的占比非常大,而材料价格经常受市场供求、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进而影响工程竣工结算。因此,做好材料调差工作,可以使工程竣工结算更加准确合理。除了在合同签订阶段要协商好材料调差方面的条款,还要在施工阶段制定合理的、动态的材料调差方案。其一,要明确合同中需要纳入调差范围的材料种类和数量,制订材料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时间和数量。其二,要随时关注和收集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对价格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市场供需情况及现场材料库存情况等因素调整材料采购计划和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采购时机。

  结语

  工程造价在施工企业全过程管理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议题。施工企业要提高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关注度,既要在施工中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的造价管理工作,又要推动全员参与造价管理,共同推进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使其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最终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柯妍.EPC项目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长春:长春工程学院,2021.

  [2]陈效.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直接工程费的监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3]邱义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责编:夏建立;编辑:张曼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