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陶渊明》是怎么出版的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孔子》,《陶渊明》,出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6-21 19:20
文 梁颖
看着摆在桌上的《孔子》《陶渊明》,除了内心欣喜——能够参与这两本书的编辑,也深感荣幸——不免回想起两本书一波三折的写作、绘画和编校过程。谨以此篇,讲述这两本书审稿中的一些故事。
文稿审稿阶段的苦与乐
接到这个出版计划,我觉得还是很有挑战的一项工作。在十几个对开的页面中,把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描画给孩子们认识、熟悉,到底该以什么线索讲述呢?到底该展现他们人生中的哪些时刻与故事呢?
虽然找来一些人物传记类的绘本阅读、参考,但说实话,一直都没有确定的思路。直到2022年8月下旬,作家张嘉骅老师发来初稿《孔子:一个君子的坚持》,他给出了一个略微清晰的讲述框架:以重要时间节点展现人物的一生经历、核心品质和重要思想。张老师是文史学者,有着深厚的学养,这份初稿对孔子的一生娓娓而谈,夹叙夹议,思想性很强。
我反复阅读这份初稿,常常把自己想象成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以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的角度琢磨着“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否接收到作者想传递的内容”。同时,张嘉骅老师也以“如何让孩子走近、认识、读懂这些人物”的初心,在寻找着更优的写作方案。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一生经历丰富。我们可以选取的核心故事、相关人物、思想表达素材很多。那么,该选取哪些素材、如何用图文结合的表述方式向孩子们展现孔子呢?
我想起了李长之先生的《孔子的故事》,他用浅显轻松的文字,勾画了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于是,我再次细读了这本书。随后的一个长假,我又集中欣赏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很受启发。在这期间,张嘉骅老师也在不断思考、调整着文稿。就这样,在我和张老师一次次的讨论后,《孔子》这本书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正文讲述孔子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体现他的成长过程和思想精神。文本上尽力减少大段论述性文字,以画面感强的故事为主,比如用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来体现教育思想。另外,补充一些生活化的有趣的细节,比如孔鲤名字的由来等,这样能让孔子更平易近人。
在讨论与修改稿子的过程中,我边充实自己对孔子的认识,边试着提出更优的文本细节,并询问张老师是否适合纳入故事中。张老师总是非常耐心地跟我沟通,在相关史学方面像给学生授课一样对我谆谆教诲。
10月中旬,张老师发来第四稿,也是最后的定稿,我开始正式编校,同时物色画家。
创作思路确定后,《陶渊明》这本书的进展就顺利多了——11月中旬,张嘉骅老师发来了初稿。我读完后,很激动。张老师把陶渊明的故事归结为“寻找心灵的家园”,十分贴切!当然,对于文本细节十分严苛的张老师对初稿仍不满意,我作为陶渊明的粉丝,对于书中的故事选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 正文简单交代陶渊明的五次出仕,选取一个典型有趣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展现他的气节以及仕途不顺的原因。再者,把陶渊明重视家庭、慈父深情的相关故事纳入文稿。陶渊明有着很深的家庭情结,与妻儿同甘共苦。他常带着孩子一起劳作,培养他们自食其力,不强求孩子走跟自己一样的路,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他的《责子诗》对五个孩子的描述很是风趣幽默。《归去来兮辞》里的“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见陶渊明是一个平和慈爱的好爸爸,他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至少精神上很富足。
仅仅一周后,张老师发来了《陶渊明》的第二稿,我开始正式编校。这篇文稿的顺利确定,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张老师用文字描画出一位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的陶渊明!
两篇书稿的讨论过程,是我向作者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不断理清编辑思路的过程。我认为,图画书素材的选择能够反映文稿的质量,一定要坚持儿童本位,故事性要强,语言要浅显易懂,文字要有画面感。
绘画审稿阶段的精益求精
《孔子》的绘画作者是沈嘉荣老师、沈杉老师,他们是父女。沈嘉荣老师精神矍铄,非常有童心,是一位很有名的画家。
两位沈老师在2023年5月中旬收到《孔子》文稿后,6月上旬就发来了全部绘图的线稿,并附言“这次起稿,我们看了很多孔子的绘本,结合自己的绘画特点,想把构图画得平面化些、装饰性强点儿,追求壁画效果,这样可以与现在已经出版的绘本拉开点距离。”
看到这些线稿,我很受感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此前已经找了好几位插画师来试画《孔子》,历经多番折腾都没有通过。而“文化名人”板块中的其余十几本书的画图已经结束或者将近尾声,《孔子》这本要拖后腿了吗?幸好,两位沈老师不但快速完成了线稿,而且质量非常高。
两位沈老师画的《孔子》, 构图十分精美,并且借鉴了话剧和明清绣像画手法,叙事更加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把孔子还原得血肉丰满,让他从神坛走入孩子心中。绘画技法上运用厚薄相间的不透明水彩和具有力度的线条来塑造传统人物形象,在写实中掺以写意性,很传神,能让孩子透过艺术形象来了解至圣先师。因为《孔子》的文本有很多跨页描述两个场景,他俩采用大树、山石、建筑等将其分开,追求古籍绣像的味道,画面非常耐看,几乎完美。
面对两位沈老师的画作,我几乎提不出优化建议。幸亏有平和严谨的张嘉骅老师,他根据史料记载,对有些画面的构图提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希望画面与史料相符。他的认真与执着,让我敬佩不已。
以第18、19页“化行中都”的场景举例来说,画家原本参照汉代画像砖中《春米图》的场景来描摹当时的生活生产场景。张老师提出可以按照史书的记载画一个繁华的街景:商铺林立,男女老少或驾车或行走,熙熙攘攘。他特别说明,图画书阅读到这里,需要有个细节丰富的大画面。沈老师果然画出了几乎媲美《清明上河图》的热闹景象。
“夹谷会盟”是孔子外交上的高光时刻。台下,齐国带来的莱夷舞士手持刀枪剑戟鼓噪而上;孔子立马登台,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这幅画,画家经过多番修改,最后呈现的构图十分精彩:有静有动,有肃穆有喧闹;有近景的刀光剑影,有远景的安营扎寨。
为了确保知识的正确性,我们又邀请了考古学专家敬亭山老师做图画审核。我先整理出意见,然后反馈给画家,再把画家的疑问和想法进行转达。就这样,画家改了4遍线稿,终于在7月下旬基本定下,开始正式作画。9月下旬,我收到了全部画稿,这些画稿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绘画审稿阶段, 沈嘉荣老师在审美方面给了我诸多启发。尤其在我纠结是不是要“统一”的时候,沈老师告诉我:“艺术表现要生动,你的微信名不是很活泼吗?你不要这么教条!”这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有了基础,《陶渊明》的绘画审稿要容易一些。《陶渊明》的绘者是尚笑老师,她是位美丽温柔的90后插画师。从清明节前尚笑发来第一张图开始,便与我和作者讨论如何画得更完美。经过三人反复推敲,她在6月上旬完成全部内页图。这期间,我负责构图初审,张老师做总裁判。秉着对陶渊明的共同热爱,我们对陶渊明在不同阶段形象气质的定位很快达成一致,事情进展顺利。张老师评价,再次读了一遍图文,在桃花的飘零中,读到最后竟有一种泫然欲泣的感觉。尚笑也称,画的过程就好像跟着陶渊明过完了一生。我想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陶渊明。
就这样,历时一年多,古圣先贤的精神滋养着我,作者们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鼓励着我,“给孩子们展现血肉饱满的文化名人”的初衷激励着我,尽己所能,一路前行,完成了《孔子》《陶渊明》这两本图画书的出版。我相信,当孩子们打开它们,阅读着一句句文字、一幅幅画面,不但能逐渐熟悉孔子、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还会激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好奇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