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评价创新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创新
  • 发布时间:2024-07-11 21:56

  郑丽玲

  (福建省大田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大数据的融入也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教学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价值。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进行研究,提出策略性建议,以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创新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种数据信息量非常巨大,且能够更加智能的运算,提高对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效率。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正确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评价内容较为单一、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导致评价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甚至成为了一种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便利性,积极创新课堂评价,充分发挥出课堂评价的价值。

  一、重视课前预习,创新课前预习评价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完整的学习流程中,课前预习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但是,由于课前预习环节教师无法参与到其中,很难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实施评价,也无法获取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信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课前预习中,创新课前预习评价,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够得到指导,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辅助学生预习,将万以内加减法的原理制作成视频发给学生。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监测每个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包括各个知识点停留的时间等等。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题目让学生尝试自主完成,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预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送一些课前预习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课前预习的具体效果,并指导学生如何继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前预习有了评价指导,能够显著提高课前预习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捕获学习痕迹,创新学习过程评价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课堂属于“灌输性”教学,即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且师生之间很难产生良好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少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评价,忽略了其学习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课堂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捕获学生的学习痕迹,创新学习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得到有效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并给每个小组学生提供学习设备,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包括其特点、区别以及周长等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设备上画出一些点,并将这些点连接成四边形,判断属于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技术能够捕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拓展评价主体,创新小组合作评价

  在大数据背景下,评价主体的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几乎是课堂评价的唯一主体,对学生的所有评价都由教师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中,很难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师的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主观性,不利于评价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出评价平台,拓展评价主体,创新小组合作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评价,能够充分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评价的质量。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测量的相关知识,包括测量的单位、测量的方式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等。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习,并为每个小组学生提供学习平板,让学生在学习平板中探究相关知识,并记录出学生的学习痕迹。之后,教师可以为全班学生提供评价平台,鼓励学生为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打分,包括测量单位换算的正确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能够为学生之间的学习作出评价,充分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评价的质量。

  四、延伸课外学习,创新课后作业评价

  在“双减”政策颁布并落实的基础上,课外作业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在减轻课后作业总量的基础上提高作业质量,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但是,由于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很难参与到学生课后作业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只能以对错评价,无法开展多依据的评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大数据技术延伸在课外学习中,创新课后作业评价,让学生的课后作业能够得到评价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为例,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实践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制作出活动日历,学生需要在平板、电脑等设备上制作日历。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其中,了解学生制作活动日历的具体过程,包括能否正确识读年月日,能否将普通计时法与24 小时计时法相互换算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生成针对性的课后作业报告,并通过报告对学生实施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捕获学生在课外学习的痕迹,并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想要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教学评价,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并对学生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白丽娟.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3):152-153.

  [2] 陈曦.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变革[J]. 基础教育论坛,2021,(03):84-8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