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路径
- 来源:辅导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12 16:51
王亚楠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215021)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呼唤着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问题解决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项目式学习(PBL)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路径,期望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PBL 教学实施方案,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合作和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如此,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要求和挑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项目式学习以其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强的特点,很快顺应了此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以及鼓励运用多方资源的教育现状。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中运用的重要性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深刻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PBL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使语文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全面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PBL 强调合作学习,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不仅磨炼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还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思维的发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全球视野。此外,PBL 注重成果展示与反思评价,学生通过演讲、报告、表演等展示学习成果,提升自信心与表达能力,促进知识深度加工与记忆巩固。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我调节与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PBL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路径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与共鸣
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进入学习情境的第一步。教师需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历史文化背景的项目主题,以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挑战为核心,构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家乡文化探秘”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探索本地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或地方特产,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社区老人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家乡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二)问题提出,点燃思维的火花
在设定好项目主题后,教师应围绕该主题提出一系列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在“家乡文化探秘”项目中,教师可以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文化?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你认为哪些文化元素最能代表我们的家乡?”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被引导去思考家乡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欲望,为后续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三)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与信息整合能力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将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信息筛选与整合的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关于家乡文化的资料,然后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共同分析资料的可靠性,提炼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成果展示积累素材。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还能增强其对项目的投入感和成就感。
(四)合作学习:强化团队协作与沟通
合作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分工协作,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家乡文化探秘”项目中,学生可以分为“历史研究组”、“民俗调研组”和“特产考察组”等,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研究方向,然后在项目汇报时汇总成果,共同完成一份全面的家乡文化报告。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还能促进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成果展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项目完成后,学生将通过演讲、报告、戏剧表演等形式,向全班或更广泛的听众展示其学习成果。这一环节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公共演讲能力,还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例如,学生可以组织一场“家乡文化节”,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拍摄的短片或编排的小品,向大家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这种展示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表达技巧,还能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持续热情,促进学习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六)反思评价:促进自我认知与改进
项目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鼓励其分享学习体验和心得体会,促进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提升。例如,学生可以在反思日志中记录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包括遇到的困难、采取的解决策略以及取得的进步,然后在班级内分享,接受同学和教师的反馈。这种反思评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还能培养其自我调节和持续改进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然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平衡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的关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中受益。参考文献:
[1]王静璧.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J]. 读与写,2019,16(36):93.
[2] 陈洁. 开展项目式学习激活小学语文课堂[J]. 情感读本,2022(3):89-91.
[3]薛玮静.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运用探究[J]. 家长,2023(2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