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7-12 16:50

  解承浩

  (沙雅县第一小学 842200)

  摘要: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更致力于整合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完整、紧密的跨学科体系,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一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构建一张纵横交错的知识网,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触及更广阔的科学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实践中去。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能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火花,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综合多领域知识,传统分科教学导致学生理解片面和孤立。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点和教学方法,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教学策略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互通,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更深入理解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跨学科教学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未来适应能力。

  一、整合资源,构建知识网络

  为有效整合资源、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我们致力于实现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目标。此举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为例,学生需认识时间的重要性,理解计时工具原理与特点,掌握制作简单计时器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这需要跨学科整合资源,包括科学、数学、技术等领域。在科学方面,引入物理学知识解释水钟、机械摆钟工作原理;数学方面,通过计算流速、时间间隔等帮助学生理解计时器精确性;技术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身边材料制作计时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构建知识网络时,教师讲解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流逝和计时工具基本认识;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探究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制作和应用活动,将知识付诸实践,理解计量时间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如多媒体展示工作原理,仿真软件模拟水流速度和摆的摆动过程,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直观理解科学概念。最后,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总体而言,通过整合资源、构建知识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跨学科教学策略的运用对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设情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探究热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呼吸与消化”单元中,教师可利用生动的实验或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如在讲解呼吸与健康生活时,进行憋气实验,引导学生感受不适,激发其好奇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呼吸的作用与影响。同时,教师可以跨学科合作,结合体育、健康等其他学科知识创设情境。例如,在讲解食物中的营养时,邀请体育老师参与课堂,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体验能量消耗,理解营养与能量关系。这种合作能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也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2]。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播放呼吸和消化系统工作原理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系统结构和功能。同时,收集科学小实验或生活案例,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科学乐趣。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或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验证想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通过巧妙构建的教学情境,教师能够迅速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引领他们深入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培养起跨学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激发,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

  三、合作探究,促进思维碰撞

  在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中,基于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中,合作探究作为关键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为例,该方法能深化学生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命周期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可设定跨学科合作目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组建跨学科小组,确保任务完成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或任务,如“比较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及环境影响”。学生分工合作,收集资料、设计实验、观察记录。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展示成果,包括报告、海报、模型等,鼓励提问和补充,促进知识共享[3]。课后推荐跨学科阅读材料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学生反思总结,提出改进建议。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以上策略,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与思维碰撞得到了显著的推动与增强。此举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有力地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创新精神。同时,这种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也有效地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广泛交流,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策略,其核心目标在于消除学科壁垒,推动知识的融合与贯通,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通过实施这一策略,有助于学生在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同时,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有效迁移与运用,从而构建起更加全面且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冉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主题实践课程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23):35-38.

  [2]赵宁.跨学科理念的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建构[J].百科知识, 2023,(18): 80-81.

  [3]高锐.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一).孝义市金晖小学;,2024: 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