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区:建成全国高标准双季制种样板基地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样板,基地,农业
  • 发布时间:2024-08-01 20:43

  文/罗江区统计局

  多年来,罗江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大力发展制种产业。于2005 年前后探索尝试水稻油菜双季轮作制种,形成了全国领先、罗江区独有的双季制种技术经验,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016 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 2022 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油菜制种大县,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耕地面积仅有28.44 万亩的“农业小县”,却强韧地成长为全省最大的油菜制种基地和全省前五的水稻制种基地,摘得了“全国高标准双季制种样板基地” 的桂冠。农业小县的“大能量”究竟源自哪里?

  “三要”驱动

  罗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种产业发展,成立了种业振兴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策划推进“种子芯谷”,推动制种产业发展基础更实、势头更劲、前景更好。经统计,2021—2023 年累计争取农业政策性资金7.1 亿元,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11 亿元,其中种业发展资金占比超40%。

  罗江区推动制种产业做大做优的举措中,合理布局建设是核心,科技创新支撑是关键,培育经营主体是动能。

  科学布局基地,向耕地利用要质效

  罗江区聘请专业规划团队,按照“一园两团、多点连片”架构,规划制种核心区域12.89 平方公里,因地制宜布局生产及配套功能,形成优势制种集中发展区。建立完善区本级制种数据库,形成区级“一张图”,率先在全省完成制种图斑和后备制种潜力地块“上图入库”,上图水稻和油菜制种面积4.48 万亩,储备面积2.8 万亩。在制种核心区域全域实施田块整治、灌排沟渠、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100% 覆盖。

  积极创新探索,向科技突破要发展

  罗江区深化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引导种业公司、农业院校、种粮大户多方参与技术创新,加快构建“成果转化—良种繁育—规模生产”产业链条,已选育、生产出“盛贵油”等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8 个、“甜香优2115”等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12 个。通过自主研发选育稻油品种、调整品种结构,解决水稻、油菜双季制种茬口空档期,实现播期相互衔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和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升亩均效益。目前全区双季制种面积8000 亩,水稻制种年产量1600 吨、油菜制种年产量1136 吨,实现年亩均收益3500 元以上,是单一制种的2.3 倍以上、普通种植粮油的5 倍以上。

  建立“揭榜挂帅”制度,政府搭台收集制种技术难题,“企业+科研院所+制种大户”联合攻关,解决水稻油菜制种机播、无人机授粉、机收等各环节机械化运用问题,并大力支持企业和制种大户联合开展油菜制种毯状育苗技术攻关,力争率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全面提高“耕、种、管、收”作业质量与效率,制种产业全程机械化率达80.21%,油菜制种“两段”机收率达100%,综合用工成本降低25%。

  大力培优育强,向经营主体要动能

  罗江区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制种农户,不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有水稻制种企业7 家、油菜制种企业12 家。其中上市公司2 家,制种面积超过1000 亩的企业10 家,是粮油制种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扶持建立制种社会化服务组织4 家, 探索社会化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标准,实现集耕、种、防、收、烘于一体发展。鼓励组建制种专合社3 家,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引导成立家庭农场30家,实现政府定期监测指导同家庭农场管理经营有效结合,加快制种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提能工程,开展“菜单式”“应用式”“小班制”教学,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农民150 人以上,发展制种大户90 户。

  “四向”增效

  对标农业现代化和种业振兴的高要求以及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制种示范基地高定位,罗江区将在土地提质、育种做强、综合保障、融合发展上发力,推动双季制种扩面、提质、增效。

  在“地”上下功夫,提质与扩面双管齐下

  锚定2025 年播面达6 万亩、2027 年播面达8 万亩、2030 年播面达10 万亩的目标,科学规划新增区域,统筹整合全区制种散户耕地,以企业订单为抓手,打造集中连片的“天府粮仓”种业示范区。研究制定罗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细化落实未来十年建设的目标任务,优先制种核心区域整村推进,确保存量农田真正实现“高标准”。

  在“育”上下功夫,研发与示范双轮驱动

  支持引导现有育种研发基地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改造提升。积极与四川种业集团对接,力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联手打造“天府粮仓”种业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同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研发具备高辨识度的“罗字号”优质种子,提升罗江区国家级制种基地知名度和支撑力。

  在“扶”上下功夫,保障与保护双措并重

  针对制种企业引育、育种加工基地建设、提升经营主体积极性、稳产扩面、保险兜底保障等环节,研究制定符合罗江区实际、可持续的支持政策,常态化全覆盖全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设立区级种业发展担保资金,优化制种户创业担保贴息贷、家庭农场信用贷等融资渠道,支持制种机插、无人机植保、智能烘干等现代种植技术推广使用。根据新修改的种子法,依法扩展种子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建立全链条全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效激励种业原始创新,助力制种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融”上下功夫,农业与文旅双向发力

  着力破解制种土地零散化问题,推进制种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的制种标准化区域。打好“农文旅”组合拳,充分挖掘罗江区三国文化、调元文化、诗歌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基因,厘清乡村文化脉络,打造稻米文化研学中心、中小学课外劳动实践基地、种业公园。高标准推进制种核心区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立足文化、各具特色、融入环境的村庄风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