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践探析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互助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3 19:51
王勇(贵州省织金县板桥镇多吉小学)
摘要: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已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运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知晓有效的互助、合作方式,从而实现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扎实掌握。基于此,文章先简要阐述了运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应该注意的事项,随后重点分析了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助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互助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小组为主体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具备探究性和自主性等特点。目前,该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大于内容、未关注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等。对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有效策略,让学生在互助合作学习中真正做到释疑解惑、增强理解、提高能力、
强化素养。
一、运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合作学习的深层次
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合作学习是否能达到一定深度,是检验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停留于表面。究其原因,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学生未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层次思考。对此,在落实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突出合作学习效用时,重视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2. 注意合作成员的差异性
受生活环境、家庭氛围、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会体现在课程学习中。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需要做出有效处理。在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衡地分配在每个小组中,这样既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又可以切实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3. 注意课堂评价的分层化
对于合作学习,部分教师会对合作整体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重在突出整体的价值,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付出,不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提升。为此,教师需要注意课堂评价的分层化,即在评价合作整体的基础上,针对每位成员的表现及在合作中的能力提高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评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具体知晓自己的变化与进步,有助于发挥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效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策略
1. 借助问题引导,在互助中释疑解惑
有效的问题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集中力量思考,做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可以集思广益,充分探究,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层认知,真正释疑解惑,实现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有效理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开放互动的世界”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具体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教师先针对教材第2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提出以下三个问题:给定素材中的事件涉及哪些国家?这些事件分别属于生活中的哪些领域?这些事件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会发现这些事件中出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在第一个事例中,出现了中国浙江乌镇与澳大利亚的游客;在第二个事例中,出现了一名中国运动员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这意味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在相互交流。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结合教材第3 页的内容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在阅读教材内容后,学生可以从校园、社区、国家、世界四个角度给出答案,说明生活发生的变化。为了深入体会“共同的家园”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随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总结当今世界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从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三个方面给出答案。对当今世界特征的认知,学生还可以继续深化讨论,如开放的世界指开放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开放的范围在不断扩展。这样,学生便可以做到对“开放的世界”这一知识点的有效理解。
以上是教师以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带领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助讨论释疑解惑,从而实现对“开放互动的世界”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2. 组织课堂活动,在互助中强化理解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在以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课堂活动,以活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增强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确保班级学生在活动中都可以受益,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走向世界大舞台”这节课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完成对“多彩世界中的我”“我为世界添光彩”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讲授“多彩世界中的我”,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合作中需要的各项材料,为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活动做好准备。关于讨论材料的准备,教师可以围绕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准备,整理关于走向世界方式的多种素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青少年走向世界的方式。根据教师准备的材料,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有效分析、讨论材料:通过到国外旅游可以走向世界,那么在旅游中是如何走向世界的?结合这一问题继续延伸思考,学生认为在旅游中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传统文化等,以此增加对其他国家的认知。在讨论中,学生深入对比中外文化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层认知。其次,在讲授“我为世界添光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身边人”是如何为世界添光彩的,以此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互助讨论中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为世界添光彩。在展示的资料中,有中外工作人员合作进行物探施工,有中方工作人员向参加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的嘉宾介绍中医文化,还有中国医疗队在柬埔寨实施眼科手术等。通过对上述材料的讨论,学生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或是自身擅长的方面发挥着自己的力量,以此为世界添光彩。为此,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争做志愿者,或是利用自身特长,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这样学生也能为世界增光添彩。
在上述以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讨论资料,让学生有准备、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进而达成在活动中增强知识理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围绕主题探究,在互助中提高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程内容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需要以主题为引领,带领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对此,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精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社会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对主题内容的探究。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教学教材“少年当自强”这节课时,教师以“少年应如何当自强”为研究性主题,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合作学习,并将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要明确教材中涉及了哪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做到先梳理教材内容,再进行合作交流,完善研究性学习内容。对此,根据教材第60页至第65页的内容,学生可以知晓“青少年自强与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青少年为了实现自强应怎样做”这两项内容。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如果学生只了解上述两项内容,则没有达到有效、深入探究研究性主题的目的。对此,学生需要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以此完善对主题的探究。学生可以探究“为什么少年应该自强?”“青少年自强对自身和国家发展有哪些影响?”“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强?”“在自强的过程中,青少年若是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应该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时,学生会发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已经被涵盖在内,这就意味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已经趋于完善,对学生而言意味着研究性学习已经初步显露成果。当学生全部完成对主题内容的探究、整理后,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以此让学生知晓自己具备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明确了主题探究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结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研读教材、思考教材,通过合作学习理解教材内容,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4. 拓展知识内容,在互助中提升素养
在落实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时,为了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素养,教师应该对课程知识进行合理且适当的拓展。在具体拓展课程知识时,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对教材中学生存在理解困难或需要深入思考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点。这样,在借助拓展内容理解课程知识时,学生便能通过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扎实掌握课程知识,全面分析拓展内容,进而实现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教材“中国担当”这节课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实现有效的互助合作学习。通过阅读和学习教材第29页“探究与分享”的资料内容,学生需要解决“非洲与中国远隔万里,中国为什么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并与其开展合作?”这一问题。根据教材中给定的内容,学生可以知晓这是中国在积极地承担作为大国的责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提供拓展材料:在推动非洲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合作,分享电子支付、智慧物流等创新技术和发展经验;在助力非洲减贫方面,20多个非洲国家在种植中国杂交水稻,走向粮食自足。在围绕上述拓展内容进行合作思考时,学生应该认识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深入合作,也应该从两个国家的合作中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在学习教材第31页的内容时,学生需要合作学习关于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拓展有关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方面的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是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如何参与国际事务、如何承担国际责任的。通过结合拓展内容和教材知识进行思考,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深入掌握“中国担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知识内容,认识到中国在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时,不推诿、不逃避,这是中国作为大国呈现出的中国态度;中国通过参与、组织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许多中国方案,这是中国行动的体现;中国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中国贡献的体现。
在互助合作学习时,拓展必要的知识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让学生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全面思考。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从更深层次认知学习的知识内容,这对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素养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够让学生运用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进而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探究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共同进步。故而,教师需要做到灵活运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充分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伞国红.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143-144.
[2] 束晓霞,匡益民. 小组合作学习的惑与思:以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7):69-70.
[3] 于桂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 试题与研究, 2021(25):51-52.
[4] 蔡红花. 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 新智慧,2021(7):51-52.
[5] 王旭东.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途径探究[J]. 天津教育,2023(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