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综合能力
  • 发布时间:2024-08-03 19:57

  杨立祁

  张义萍

  (甘肃省古浪县大靖教育工作站)

  摘要:目前,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农村幼儿园可以从重视教师培训、合理规划区域、科学投放材料、把握指导时机等方面入手,切实开展好区域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促使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综合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和活动材料进行探索的活动。它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幼儿园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合理设置活动区域,科学投放活动材料,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自主、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区域活动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传统陈旧,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有的教师把区域活动与其他课程等同起来,当作分组教学的工具,导致区域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有的教师注重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只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却忽视了内容上的改革与创新,无法实现区域活动真正的教育目的和意义,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2. 区域活动环境设置和活动内容不合理

  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区域环境设置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年龄特点,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幼儿园在设置区域环境时,对区域的布置考虑不全面,影响了部分区域活动目标的实现。例如,将角色区域和阅读区域放到一起,阅读区的幼儿容易受到角色区活动的影响,无法专心阅读。区域活动环境的设置缺乏合理性,直接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另外,部分幼儿园还存在活动环境设置单调、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很难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盲目、单一

  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方面的影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有限。部分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目的不明确,往往是有什么材料就投放什么材料,忽略了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部分幼儿园受班级人数、活动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投放材料随意性大,材料质量不过关,且材料更新不及时,制约了区域活动作用的发挥。还有部分幼儿园投放的材料是一些简单的、成品的活动材料,材料不丰富,缺乏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4. 教师区域活动指导能力欠缺

  区域活动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部分教师一味地让幼儿自主、自由活动,对幼儿的探究缺少适时的介入指导和恰当的评价,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区域活动效果。部分教师为防止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受伤,往往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活动,或者幼儿活动时教师干预过多。部分教师甚至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活动,对幼儿活动缺少必要的观察和等待,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指导方法欠科学,不仅使幼儿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受到影响,还会使幼儿对区域活动失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活动的效果。

  二、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优化策略

  1. 重视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成效。为使幼儿园区域活动能扎实有效地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首先,加大学习力度,提高理论水平。针对当前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偏低的现状,幼儿园要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等相关文件,熟悉幼儿园的工作规程,使教师转变以往对区域活动的不成熟看法,从游戏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向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和兄弟幼儿园成功的区域活动经验,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提升自身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为高效开展区域活动提供保障;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研修活动,聆听幼儿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学习和观摩名师的区域活动课堂实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区域活动的价值,使教师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其次,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例如,可以开展区域专题研讨活动,邀请当地的幼儿教育专家,指导如何高效开展区域活动,并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使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高教学水平;可以组织开展区域教学竞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打磨课堂,完善区域活动设计,提高活动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组织“教师沙龙”活动,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交流区域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教学困惑,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与实施区域活动,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开展园本教研活动,针对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可以开展帮扶活动,让有经验的教师帮扶新入职教师,以强带弱,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合理规划区域,丰富活动内容

  首先,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合理规划活动区域。《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规划活动区域时,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置和安排活动区域。这样规划活动区域,不仅能丰富活动内容,还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其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活动区域。目前,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活动场地普遍较小,功能室少,可用空间有限。幼儿园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活动区域。教师可以在走廊、楼梯角等空间安排适当的活动区域,如利用楼道墙面布置编织、拓印、壁画等操作材料,既不占用空间,又可以自然形成区域;利用楼梯角创建图书区,方便幼儿随时换取图书。同时,在规划活动区域时,要科学合理,动静分开,如科学区、阅读区、棋艺区、益智区等需要环境安静,要与表演区、美工区、运动区等较为热闹的区域分离,有利于幼儿悉心探究、阅读;建构区的空间要尽可能大,让幼儿在进行建构活动时有足够的空间展示作品,等等。

  最后,结合主题活动规划区域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以“寻找秋天”主题活动为例,在这一主题背景下,教师可以在美工区投放树叶、麦粒、麦秸秆及常用的美工工具,让幼儿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最美的秋天;在科学区,让幼儿探究树叶为何变黄,落花有何作用等;在生活区,提供各类水果,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果汁、水果拼盘等。这些区域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3. 科学投放材料,注重形式多样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材料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材料的投放工作对区域活动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借助操作材料获取知识信息,提高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予以足够重视,并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并科学投放多样化的活动材料。

  首先,投放材料要丰富多样。在选择投放材料时,教师要注意材料的形式多样,如在美工区不仅要投放一定数量的彩笔、蜡笔、折纸、贴画,还要投放剪刀、橡皮泥等材料,方便幼儿进行烫画、泥塑、拓染、剪纸、布贴等活动。同时,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功能多样、品种多样,实现一物多玩。例如,在以“多变的扣子”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把扣子投放到生活区,让小班幼儿练习系扣子,或者让幼儿用细线将扣子穿起来;把扣子投放到美工区,让中班幼儿将形式多样的扣子拼摆或者粘贴成各种图案;把扣子投放到制作区,让大班幼儿学会缝制扣子。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选择投放材料时不要全部选择成品材料,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园周围丰富的乡土资源,选择具有农村本土特色的自然材料,如石子、树叶、稻草、麦秸秆、种子等,这样的乡土活动材料更加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参与度会更高。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编织类、废旧类和美工活动类等自制材料,调动幼儿动手制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其次,投放材料要体现层次性。在投放材料时,教师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例如,在建构区,可以为小班幼儿投放各种类型的积木,或是形状、颜色不同的纸箱,让幼儿动手搬弄、摆放、堆砌各种图案,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在美工区,可以为中班幼儿投放纸盒、纸杯、纸盘、毛线、鹅卵石、鸡蛋壳、彩泥等材料,让幼儿在制作、绘画、泥塑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在科学区,可以为大班幼儿投放电线、电池、手电筒、万花筒等材料,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

  最后,投放材料要体现趣味性和安全性。教师要善于观察,从整体上把握幼儿的兴趣点,投放符合幼儿兴趣的材料。例如,在制作区,可以为大班幼儿投放若干张用麦秸秆编织的动物、玩具、首饰等图片,以及一定数量的麦秸秆、颜料等材料,让幼儿依据图片进行编织,有效激发幼儿动手编织的欲望。同时,投放材料还应该考虑安全性。《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幼儿园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安全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区域活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活动安全指标,从而保障幼儿的安全。

  4. 把握指导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个性化指导。区域活动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观察者、参与者和激励者的作用,把握介入时机,科学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平行介入”的指导策略,如在建构区、美工区等区域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同在活动区域动手操作,此时教师的操作过程很容易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从而以隐性指导的形式提示、启发和引导幼儿的活动。教师也可以采取“交叉介入”的指导策略,如在角色扮演区,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与幼儿一起活动,发现问题,巧妙地以肢体动作暗示幼儿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幼儿完成活动任务。

  其次,学会等待,精准把握指导时机。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行为,学会等待,精准把握指导时机,以伙伴和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到活动中,恰到好处地给予幼儿支持与引导,既要满足幼儿进一步拓展游戏情节的需要,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避免对幼儿活动产生干扰。在介入指导时,教师不要急于直接指导幼儿,而应该给幼儿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当幼儿出现操作困难、区域活动无法继续下去时,或是出现过度行为或纠纷时,或是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消极时,教师应当及时介入,给予相应的指导,充分体现教师指导及介入的艺术性。例如,在美工区,幼儿前期制作都非常顺利,但在最后环节遇到问题,没有办法继续下去,这时幼儿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及时提供建议,指导幼儿完成活动任务。另外,在活动指导中,虽然区域活动要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但是规则意识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必须要遵守活动规则,学会自律。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为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规划活动区域,科学投放活动材料,精准把握指导时机,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内在价值,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适合幼儿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 黄冰虹.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探析[J]. 学周刊,2023(8):166-168.

  [2] 庄钟霞. 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黑河教育,2022(4):81-82.

  [3] 黄婉圣.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教育,2021(9):20-2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