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

  文/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陈燕燕郑荣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快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树立“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通识教育体系,扎实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在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高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五育融合”的背景与内涵

  (一)“五育融合”的背景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从未停歇。我国西周时期教育体系中的“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是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最早萌芽;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则可以追溯至蔡元培于1912年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2]。虽然表述方式与现代有不同,但其内容亦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的各个要素。新时代赋予“五育并举”新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3]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首次提出了“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我国的“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与国外的“全人教育”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古希腊以自由发展理性、获取广博知识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为目的的教育称为“自由教育”。小原国芳主张的“全人教育论”,是以“真、善、美、圣、健”五大价值取向为导向来培养完美和谐的人的教育理论。[4]美国学者Miller Ron提出“全人教育”的概念,指出教育要使人在道德、智力、知识、技能、身体、灵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要培养完整的人。[5]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将是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

  因此,“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国内外优秀教育理论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中国诠释。

  (二)“五育融合”的内涵

  “五育融合”既回归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源,又顺应了新时代知识迭代更新、科学交叉融合的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满足在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育融合”是我国对教育工作的新标准和新要求,近年来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的专家从概念层面进行了阐述,认为“五育融合”是对我国新时期“如何培养人”的整体回答,旨在通过“融合”的方式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7]有的学者从实践层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在专门设计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深度融合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与教育评价,在“五育一体”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跨领域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全人培养。[8]“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组合,而是要以“融合”为手段和目标,根据均衡性、平等性、关联性、整体性等特点,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将学校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纳入“五育”体系,再运用育内融合、育间融合和跨育融合等方式,推动“五育”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9]

  二、通识教育与“五育融合”的耦合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教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与专业教育互促互补的通识教育,美国帕卡德(A.S.Packard)教授认为,大学课程的一部分应由共同核心(common core)组成,以为学生任何的专业学习做准备。[10]在当今大学的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不可偏废的两翼,共同肩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任务。专业教育重点关注某个特定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通识教育则是以“育人”为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支撑专业发展的通用知识和综合能力。

  “五育融合”不仅是一种“育人理念”,还是一种“育人假设”“育人实践”“育人思维”和“育人能力”。[11]从“育人”的目标上看,通识教育与“五育融合”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从“育人”的内容上看,德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智育拓宽学生的见识和思维,体育健全学生的体质和人格,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劳育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精神和热爱劳动的品质,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大部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思想政治类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数理化课程、美育类课程等)具有“五育”的育人功能,而“五育”的具体内涵也较好契合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位和内容。在“育人”的方法上看,“五育融合”和通识教育都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五育”中的每一育不可能完全独立地存在,每一育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都融合了其他各育,“五育融合”不仅仅要保障“五育”的实施,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各育的边界,实现完整、全面地育人;通识教育常常运用课程整合的方式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中西结合、古今贯通、文理交汇”,开拓学生科学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基于通识教育与“五育融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耦合关系,高职院校可以通识教育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融合发展,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意义(一)有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合的教育体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阶段连续、渐进发展的过程体系,构建一体化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2],成为当前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攻坚难题。近年来,基础教育已深入研究“五育融合”的内涵、实施途径与评价方式,本科教育也开始提倡并实施“五育并举”,而在高职教育领域,仅有少数学者开展了“五育”融合的研究。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位不高、机制不全、师资薄弱、资源匮乏等问题,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出现“五育”不齐、“五育”失衡、“五育”割裂的现象。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代表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不能仅立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扎实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加强高职学生跨学科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五育融合”教学改革,积极主动地融入我国一体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

  (二)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在世界各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都是开展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例如,哈佛大学曾经指出,他们所培养的是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绝不是价值中立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价值观教育。[13]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14]因此,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华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的“去价值观”现象。事实上,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它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批学者和高等院校纷纷对通识教育展开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如何培养我国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一问题上,仍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探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培养什么人”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对“怎样培养人”指明的工作方向,是对“为谁培养人”给出的明确指引。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通识教育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四、高职院校“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一)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顶层设计

  一是成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由校领导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学校教务处统筹协调“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工作;组织人事处、学生处、团委、通识教育课程负责部门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为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员。根据学校的工作基础及发展特点,以“五育”中的某育(例如美育)为抓手,带动其他各育全面发展。在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的带领下,全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开展“五育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二是开展通识教育机构改革。学校层面,通过美育工作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等专项工作委员会调动全校资源,全面推进“五育融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部门层面,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负责部门(如通识教育学院、素质教育部、公共课教学部等)应大胆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课程教研室,如文理素养教研室、体美素养教研室、职业素养教研室等,在教研室设置上积极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努力拓宽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研究领域,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高职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是完善通识教育制度建设。为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等文件,高职院校应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积极贯彻教育方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校“五育”相关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构建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五育融合”通识教育体系

  其一是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将通识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在人格塑造和核心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的目标,积极探索中国化、本土化的高职通识教育教学体系。把好人才培养方案“总开关”,将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安排全面、要求到位,加强实施“五育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着力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使高职教育成为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是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改革为抓手,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及部分具有通识属性的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化重构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加快推动“五育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五育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有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充分发挥通识教育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实践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的、活动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五育”之间的育内融合、育间融合和跨育融合。

  其三是建设通识教育活动体系。根据职业院校强化社会实践、通识教育倡导活动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可根据“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统筹全校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目的、有规划地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活动体系。鼓励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发挥特长,积极组织通识教育特色活动,集结全校力量全方位构建“五育融合”的通识教育活动体系,建设校内外“五育融合”教育基地,大力发展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其四是改进通识教育评价方式。一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通识教育评价制度,围绕通识教育课程发挥“五育”功能的“育人度”和“融合度”对课程教学情况开展评价,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五育融合”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改革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考评方式,对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情况和通识教育课内外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考核和评价。同时将高职学生“五育”的发展状况纳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活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打造“五育融合”通识教育团队

  第一,建设“专兼结合”育人团队。为解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师资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可采取内部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强通识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思想素养高、知识领域宽、创新能力强的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教师及企业、社会能工巧匠发挥兴趣特长,作为兼任教师加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团队。基于“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活动体系的建设需要,还可将辅导员和学工队伍的教师作为通识教育导师,纳入通识教育工作领域,实施探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工作。学校配套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引导全校教师重视通识教育,在绩效考核、评奖评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面对通识教育工作给予充分的认可,提高专兼职教师参与“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提升“五育融合”教学能力。由于学校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师能力上的限制,当前高职院校大部分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粗浅,教学方法落后,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浅尝辄止的“入门课”“常识课”,部分课程甚至沦为高职学生“混学分”的“水课”。如上所述,通识教育课程除“非专业性”特点外,还是含有主题性质的跨学科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五育融合”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主动转变观念,一方面,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宽教师的眼界和视野,强化教师的实践和锻炼,鼓励教师多学科、跨学科发展,涵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另一方面,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树立“五育融合”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通过项目式、任务书、活动式的通识教育活动的开展及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逐步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推动高职院校“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地实施。

  (四)营造“五育融合”协同育人环境

  首先,德智体美劳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内容体系。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五育”各自的教育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设计,集结全校力量,加强课程之间、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有效协同,将“五育融合”培养目标贯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去,推动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工作的融会贯通、协调发展。

  其次,德智体美劳是一个连续系统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动与中学、中职、本科等各级各类学校、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做到有效衔接、系统推进,一体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同时发挥职业教育特色,积极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协同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建设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为“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备的环境和保障。

  最后,德智体美劳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各主体、各环节要协同发力,全面育人。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高职院校可将高职通识教育体系作为“五育融合”的主要载体,统筹引领校内外教育主体同向同行,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等多种途径,营造“五育融合、协同育人”的环境氛围和育人机制,将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搭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平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五育融合”通识教育改革是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使高职教育成为我国一体化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1-04-1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413/c1024-32076720.html.

  [2][11]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16.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001).

  [4][8]钟柏昌,刘晓凡.论“五育融合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22(1):86-93.

  [5]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9):17-22.

  [6]刘宇文,侯钰婧.我国五育思想的百年演变、基本遵循与未来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1(12):111-124.

  [7]宁本涛.“五育”融合本质的再认识[N].中国教师报,2020-12-09(006).

  [9]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2020(9):85-91.

  [10]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7.

  [12]张俊宗.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9(Z3):70-72.

  [13]马曦,孙乐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建设的理念、特征及其理论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24-231.

  [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15]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