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基于戏剧影视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跨界,跨学科,媒介融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3 14:41
文/郑淼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黄晶菁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戏剧影视下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跨界合作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跨界整合与调度系统。在这个时代,艺术门类的多元包容和科技的发展让跨界合作成为必然趋势。文章还重点分析当代雕塑跨媒介交融的诸多表现形式,阐述雕塑与戏剧影视的跨界合作所带来的新的艺术作品;最后文章强调了跨界知识支持对于媒介间融合的重要性,同时呼吁更多不同领域之间的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实现“总体艺术”的理想。
关键词:当代雕塑;戏剧影视;跨媒介;跨界;跨学科;媒介融合
引言
当代雕塑作为一种跨学科艺术形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对其进行跨学科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代雕塑是指自20世纪中期至今的雕塑艺术形式。它不仅延续了传统的雕塑手法和材料,还包括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思潮的融合,从而扩展了雕塑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路。当代雕塑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材料和新的艺术语言,比如把垃圾、废品等非传统材料用于雕塑创作。此后,当代雕塑经历了多次风格和流派的变革和创新,如概念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雕塑、环境雕塑等,推动了当代雕塑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1媒介融合下的当代艺术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艺术间的跨学科表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艺术家们可以借助各种不同的媒介和技术,将不同艺术领域的元素进行结合和呈现。
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将不同领域的元素进行融合,例如本文探讨的戏剧、影视、雕塑的结合问题等等,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体验。
此外,跨学科的表现还体现在艺术家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应用。比如,许多现代艺术作品中常常包含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例如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的艺术作品,使用激光、LED灯等技术的作品等等。
总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跨学科呈现出了更为多样化、开放化的特点,艺术家们借助跨学科的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更为多元化的艺术体验。
2当代雕塑和戏剧影视的交叉点和融合方式
2.1戏剧影视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戏剧影视与当代雕塑的跨学科研究,因为戏剧影视在当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娱乐人们、教育观众、传承文化、创造艺术,还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而当代雕塑和戏剧影视有交融的必要性,以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2当代雕塑和戏剧影视融合方式
当代雕塑和戏剧影视融合方式有很多,它们共同交叉点是探索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身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
2.2.1当代雕塑借用戏剧中的叙事元素
雕塑可以通过物品、材料、造型等形式,来表达具有戏剧性的叙事情节,这种方式类似于舞台上的道具和布景。
雕塑是能叙事的,虽然雕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三维艺术形式,但它同样可以通过形态、姿态、肌理、颜色、比例等视觉元素来表现和传递叙事性信息。
古代文明中,雕塑被广泛用于叙述神话、历史和文化故事,例如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被用于宗教场所,表现神话故事和宗教主题。
在当代艺术中,一些艺术家也探索了将叙事元素融入雕塑创作中,如琴嘎的《药浴》,它通过各种新材料的运用,讲述一个关于温柔与暴力并存的故事。此外,一些当代雕塑家也通过雕塑的形态、姿态、材料等元素来表现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叙事性内容。
总之,雕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元素来叙事,不仅仅是在传统的历史和神话主题上,还可以涵盖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领域。
2.2.2当代雕塑借用戏剧中的角色元素
雕塑作品可以通过创造具有戏剧性的雕塑形象,来表达角色性格、情感和关系等要素,这种方式类似于戏剧中的人物塑造。
当代雕塑中的经典戏剧人物造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故事文本进行艺术创作,另一种则是直接挪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戏剧戏曲中寻找元素,雕塑与戏剧的跨界对话“红·颜——吴彤雕塑作品展‘雕塑间,戏正浓’”。展览中原常州市京剧团的演员们身着戏服,串烧演绎雕塑中的戏剧角色,让现场观众在雕塑与戏剧两种形式的艺术世界中穿梭,也让观众更生动地理解了艺术家吴彤所创作的雕塑作品。除此之外,还有杨涛的雕塑作品《徽戏》、焦兴涛的《魂·韵》等等。
借用四大名著的人物造型,陶世清的《红楼梦》耗时十余载,以尖刀为笔,以九块重达50公斤的石板为画板,用敲出来的一个个白点,组成一幅幅影雕画面,完成了《红楼梦》中的32个经典场景连环画。该作品是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形象进行创作的雕塑作品,通过对小说中多个角色的形象进行雕塑形式的表达,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表达出来。
另外,李占洋的雕塑作品《武松杀嫂》及曾成钢的《梁山好汉系列》都是以《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作为雕刻对象。
除此之外,还有电影《阿里和尼诺》与活动雕塑《阿里与尼诺》。这件作品由数层不锈钢片组合而成,高度约八米,重量约七吨。每天晚上七点,两组雕塑开始向彼此移动,宛如一对恋人在等待相遇。当两组雕塑相遇时,它们会穿过彼此的身体,相互拥抱、亲吻,表现出深情和热烈的感情;当分离时,它们会缓缓移开,彼此渐行渐远,但眼神依旧深情对望,静待明天的相遇。这样的场景每天不断循环,展现了阿里和尼诺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相连。这个作品充分展示了雕塑与影视之间的跨媒介表达。艺术家通过将影视中的经典人物造型转化为雕塑,再通过运动感十足的活动设计,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了这个故事。整个作品的呈现雕塑像影视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的表达[1]。
而在后一种形式中,艺术家则是直接借用影视作品中已经存在的人物造型,通过雕塑材料和技艺的运用,让人物形象在三维空间中得到了新的展现方式。
美国芝加哥的《梦露》雕塑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品,以模拟电影《七年之痒》中一个经典场景——梦露遮蔽被风吹起的裙子为设计核心。它不仅模拟了戏剧事件和电影场景,还提供了一个与电影视觉镜头截然不同的互动情境:观众可以从这个放大的身体雕像底下看到梦露穿着的底裤。这引发了雕塑的伦理和美学争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
雕塑中的戏剧舞台般表现,戏剧表演中的定格雕塑表演,通俗地说,雕塑向戏剧学习动,戏剧向雕塑学习静。
雕塑中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呈现戏剧张力,无论人物的五官神态、表情、身段肢体或姿势等,除了艺术家栩栩如生的手法展现之外,还彰显出主题故事性的戏剧张力,甚至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吸引观者的注视和情绪。如李占洋的《大丽都》,热闹的舞台般的气氛仿佛是室内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拥挤的男女乱舞。这样热闹的舞会形象与《歌剧魅影》的舞台呈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雕塑中,表情、神态和动作,生动地呈现出戏剧舞台的效果。在雕塑领域,Jacop Cardillo的杰作《永失吾爱》以其高超技艺和生动表现,展现了父亲怀抱着去世的爱人/子女的戏剧场景。在这冰冷的大理石之中,戏剧舞台的情感得以鲜活地呈现,大理石仿若有灵魂,散发出人类情感的内在力量。在当代雕塑中,《时间的形态·京剧》成为数字技术与传统戏剧结合的杰出代表。这不仅仅是对京剧表演的生动可视化,更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中,将戏剧表演者的姿态痕迹动态化并凝固在材料中,创造出一种动感与质感并存的新艺术形式——姿态时间雕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柳青在雕塑与话剧的跨学科领域有卓越贡献,其作品如《风景?》《13号线》《成果》和《无人售票》以特定场景或剖面为选材,戏剧性地展示出社会的多元缩影,人物形象生动真实,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社会画卷。
戏剧、戏曲甚至影视中,每一个戏剧动作的视觉美点,也来自一次次内美外力的结合,雕塑刻画人物动作的珍贵瞬间,无数的珍贵瞬间连缀成动作的全过程,它时隐时现,直观连续,流动统一。戏的直戏效应,比静止的雕塑造型更完整,更富有节奏美感和流动美感[3]。
用雕塑这种占据空间、气势磅礴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握住舞台戏曲夸张的动态,然后提炼概括并转换为雕塑中凝练的静态体积,这是一种定格静态对动态的艺术表现。雕塑艺术以静态的形态展示动态的场景,而京剧的表演也是以静态的招式展现动态的场景。通过将舞台上的以静示动转化为雕塑的以静示动,把京剧中“静”招式的形态与雕塑“静”的体积相匹配,从舞台感官转变为雕塑感官,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契合效果[4]。
2.2.3戏剧影视作品中的雕塑元素
在戏剧影视作品中,雕塑元素可以是场景中的雕塑,也可以是服装和化妆中的雕塑。例如,一些戏剧中使用的头盔和面具是由雕塑家设计制作的。
当代雕塑在戏剧面具、戏偶造型、影视3D翻模模型、特效化妆等方面的运用,主要是通过雕塑的技巧和手法,为这些领域提供更加精细和逼真的表现形式,从而增强表现力和艺术性。
在戏剧面具方面,雕塑艺术家可以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法,创作出具有特定表情和形态的面具,以突出角色的个性和情感。在偶剧造型方面,雕塑艺术家可以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法,创作出具有特定造型和特征的戏偶,以达到塑造角色形象的目的。在影视3D翻模模型方面,雕塑艺术家可以使用数字雕塑软件和3D打印技术,将影视角色的形象进行数字化塑造和打印成实物模型,以便于后期特效和拍摄。同时,在影视特效和化妆方面,雕塑艺术家也可以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法,创造出更加逼真的特效和化妆效果,以达到增强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的目的。
总的来说,特效化妆雕塑和传统、当代雕塑之间的主要异同点在于它们的应用领域和表现手段。虽然它们都是以三维形态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但特效化妆雕塑更注重于在影视等媒介中表现的视觉特效效果,因此更加注重细节和真实性,作用于演员的表演;传统雕塑则更注重人物形态和意境表达,主要用于艺术展示和文化传承,常以石膏、大理石等材料为主,用于纪念和观赏;当代雕塑则更加关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2.2.4借用戏剧中的场域元素
雕塑通过营造戏剧性空间,引导观众情感和想象,类似于舞美设计。有些作品甚至允许观众互动,例如触摸、推动、改变观看体验,增强观众参与感。舞美作为艺术形式涉及舞台空间的创造和表现,包括舞台布景、灯光、道具和音效设计。当代雕塑注重空间创造和表现,以立体雕塑、装置艺术等形式呈现,追求形式和空间的创新。虽然二者有交叉和融合的现象,但它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无论是当代雕塑还是戏剧,它们都在尝试创造更具互动性的艺术体验,例如任哲的沉浸式雕塑展《赤子之心》中,展厅内部设计了沉浸式体验空间,同时还展示了许多立体雕塑作品,搭配激光秀和雾气效果等。与之相同的沉浸式戏剧,都是通过观众与演员、空间、道具等元素的互动,打破了传统观演方式的二元对立,实现更加灵活多样的观演交互形式的体验[5]。
2.2.5借鉴戏剧演绎元素的雕塑作品
可以通过加入过程化叙事表演元素,来创造更具戏剧性的效果。这种方式与表演艺术中的演出形式类似。观念艺术中的行为艺术与20世纪早期的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的“艺术表演”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偶发艺术中,卡普罗的《六个部分的十八个偶发》就是采用了多幕式的叙事结构,旨在将事物的本质和阶段分段探讨出来,或者强调事物发生、发展的偶然性。偶发艺术的“三个因素”是:随意可获取的物品、事件在时间中展开的过程以及新的艺术材料或媒介[6]。
多幕式的叙事结构可以将叙事主题切入到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更能够凸显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吸引受众关注,引发讨论,从而提升叙事的持续性热度。例如,史金淞的《不可预知的戏剧现场》和朱塞佩·洛·夏洛的《机器人》就是采用了多幕式的叙事结构。
创作过程即表演,如中国哑剧大师王德顺的活雕塑,他在哑剧表演过程中,全身涂抹上了一层灰黑色的化妆油彩,眉骨、头发经过捏塑造型。他的表演介于表演和展示之间,动与静之间,雕塑是凝固的美,而他使凝固的雕塑“复活”。模仿了罗丹作品的《青铜时代》的外观,与罗丹的其他作品对话,他用他的表演展示“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的场景”以及用身体去致敬《大卫》《掷铁饼者》《吻》《永恒的春天》等等,他表演的组合雕塑千姿百态、情感多变,充分展现了人体的无限艺术可能性,同时也扩宽了雕塑艺术的表演层面。
当谈到《威尼斯收租院》这件作品时,时间元素与其之间的张力关系是不可忽视。作品通过“行为演出”的方式,重新呈现了一批典型学院写实风格的雕塑。其重点不在于“雕塑”本身,而在于“制作雕塑的过程”。作品的制作过程不断进行,从未结束。事实上,作品的存在就是一群人不停地制作作品时的过程。另一方面,作品由于材质和制作方式的关系,在时间的递增中会风干、破裂甚至粉碎。即使展览结束、蔡国强离开威尼斯,这些雕塑仍将留在那里,继续承载着时间与历史的痕迹[7]。
2.2.6跨界合作
可以为雕塑家和戏剧影视制作人员带来创造新艺术作品的机会。雕塑家可以运用自己的美学和技巧为电影或舞台剧设计场景、道具、服装或化妆等。比如马修·巴尼的《悬丝》系列电影,他将雕塑的美学与技巧应用到电影制作中,创造出一系列视觉效果精美的电影场景和角色形象。马修·巴尼的影像中,物的形式感过于强烈,无论是人物造型、道具设计、建筑外观,还是刻意编排的舞蹈化的动作,都呈现出一种整体艺术的感觉。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动态雕塑”,马修·巴尼用影像中展现的所有物质元素来“雕刻”一件整体艺术作品,包括人、物、建筑和风景等,这些元素都是他所创造的整体艺术的一部分。因此,跨界合作可以促进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创意碰撞,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8]。
这些融合方式的出现,使得当代艺术家越来越意识到艺术形式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通过跨媒介的方式来探索艺术的新境界,这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3跨界思维使当代艺术更多元包容
中央戏剧学院首本戏剧与当代艺术的跨界书《戏剧视觉与当代艺术》的作者——孙大庆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提到:“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世界也似乎不断经历着自身质疑、颠覆和建构的过程。……导致西方艺术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术领域、绘画、雕塑等传统形式遭到冷遇,空间装置、行为艺术、影像作品等新兴艺术形式逐渐占据潮头,成为各大艺术博览馆上的主角[9]。”
对于孙教授提到的雕塑传统形式遭到冷落,能够从侧面反映出跨学科间存在着许多学科间概念的误会。在笔者看来,雕塑在当代艺术时代下其范围和定义已经扩大,超出了它传统的“雕”和“塑”的范畴,这并不代表传统形式已经失去了它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代表所有的当代艺术家都倾向于采用非传统形式。实际上,许多当代艺术家仍然在绘画、雕塑等传统媒介上进行创作,并且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使传统媒介得到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此外,当代雕塑的定义也越来越倾向于强调它与观众、空间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以及它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因此,当代雕塑作品的范畴和定义已经越来越广泛,超出了传统的雕塑形式,成了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开放的领域。
因此,可以说当代艺术的盛行并不意味着传统形式被完全冷落,而是各种形式共存、相互交织、相互借鉴的时代。
跨媒介交融是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之间的交融,它为当代文化带来了重要意义。它拓展了艺术表达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提高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同时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总之,它对当代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当代雕塑在跨媒介后的弊端
跨媒介的雕塑作品在融合多种元素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潜在的弊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风格过于杂糅
跨媒介的雕塑作品可能会在融合不同元素的过程中失去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导致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过于杂糅,缺乏清晰的表达。
(2)技术实现难度大
跨媒介的雕塑作品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媒介进行制作,对制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制作和协调。
(3)资源浪费
跨媒介的雕塑作品可能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此如果制作不当或者缺乏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果的不理想。
(4)难以定位观众
跨媒介的雕塑作品可能需要面对多种类型的观众,包括雕塑、戏剧、影视等不同领域的观众,因此难以确定作品的定位和传达的信息。
因此,在跨媒介作品制作过程中应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把握住跨媒介作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考虑到各种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表现特点和限制。同时,艺术家还需要考虑到作品的观赏体验和审美效果,尽可能地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整体而又完整的美感。只有这样才算是切实有效地克服这些弊端,在此基础上再去创造出更加成功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结语
相信在未来的跨界融合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相互借鉴、学习和支持,共同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科技的应用,可以使得作品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感受。此外,在当代社会,团队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携手合作,共同实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呈现。
总之,跨界融合可以促进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拓展了艺术表现形式的边界以及人类艺术思维的界限,使得科技和艺术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跨界融合的队伍中,未来的艺术世界将更加多元、创新和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陈立博.交互媒体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现状与前沿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22(06):76-78.
[2]濮波.全球化资本逻辑和空间表演的异质同构[J].剧作家,2015(02):152-160.
[3]田旭修.舞台行动的美学内涵[J].河北大学学报,1998(01):122-127.
[4]严友人.京剧雕塑思考——谭鑫培公园雕塑列阵创作笔记[J].上海艺术家,2009(05):30-35.
[5]王嘉嘉.观演行动矫形术:沉浸式剧场观演权利差异化现象研究[J].戏剧艺术,2022,229(05):10-21+31.
[6]黄莎莉.拓展戏剧与艺术的边界:塔杜施·康铎的视觉表达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02):62-79.
[7]林叶薇.流动装置的艺术张力——《威尼斯收租院》的混乱美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7):43-45.
[8]杨国柱.从叙事雕塑走向整体艺术:论马修·巴尼的“雕塑电影”[J].电影艺术,2021(04):55-62.
[9]孙大庆.应然与实然的互动:当代艺术与戏剧视觉[J].戏剧艺术,2020(0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