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困境与对策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资源优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30 16:07
吴硕 吴灿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21)
【内容摘要】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的绩效审计发挥着关键作用,对资源配置、透明度与社会信任、服务创新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文章聚焦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如数据治理的复杂性、专业能力的缺失以及利益协调的动态关系所带来的困境,提出建立高效的数据治理管理体系、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构建多元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措施。以期促进各方的合作与参与等优化措施,为公共图书馆可以在新公共管理框架内不断提升绩效审计的有效性,为社会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资源优化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的意义探析
(一)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性价值
在新公共管理体系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提升。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对图书馆运营效率的全面评估,有助于发现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的环节,进而提出改进策略。例如,通过深入分析借阅记录,能够发现利用率偏低的资源,进而优化采购计划,确保公共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绩效审计为管理层提供了精确的决策支持,使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服务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更为关键的是,绩效审计还能推动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通过资源互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赢得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认可。
(二)增强透明度与社会信任的保障
在当今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机构的透明度以及问责性要求持续提升。公共图书馆采用绩效审计进一步提升了运营透明度,强化了社会信任度。采用系统的评价以及高效的信息公开,由此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图书馆在资源运用和服务供给以及管理效率等层面的具体情况。这样透明化不但能够让公众更全面地理解以及支持图书馆的工作,也能够强化图书馆所具备的公信力。另外,绩效审计还能够为多个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反馈途径,进一步推动公众的参与和公众的决策,以此形成一种稳定的互动机制。以定期的方式完成对审计内容的公开可以让图书馆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这种互动不但让决策具备的科学性得到保障,也强化了社会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认同,缔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驱动服务创新与组织持续改进的动力
服务创新是公共图书馆保持生机与竞争力的关键。绩效审计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了科学的评价基础,通过对现有服务模式的深入分析,发现用户需求和服务短板,从而推动有针对性的新服务项目的开发。此外,绩效审计建立的反馈系统为图书馆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动力,使其能够敏锐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组织的持续改进方面,绩效审计为图书馆提供了自我评估的工具,促使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服务优化。基于审计结果,管理层可以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以实现技术、管理和服务的持续优化。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图书馆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也推动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的形成。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
(一)数据治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影响审计有效性
在公共图书馆所展开的绩效审计中,数据治理存在的复杂性及局限性已经成为对审计有效性产生影响的核心要素。一方面,数据标准不一,使得数据的格式以及数据内容之间无法高效协同。这种不一致性会让审计人员在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时面对巨大的审计挑战,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审计时间,同时还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对比数据,这种情况会导致审计进程受到影响。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内外部所获得的数据量处于激增状态,但因并未设置统一高效的共享及管理机制,导致数据的整体利用率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数据的更新速度存在延迟。大多情况下所获得的审计数据因无法及时更新导致评估结果所具备的时效性,以及评估结果所具备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也会让人们对审计质量和结果提出质疑。此外,信息孤岛现象也严重妨碍了数据共享,这不仅削弱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还限制了图书馆业绩评价的完整性。这种数据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审计人员获取核心数据的效率,制约了对图书馆业绩的深入剖析。最终这些问题将直接削弱审计在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功能,使其难以对图书馆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二)专业能力的缺失及其带来的挑战,制约审计质量
在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绩效审计时,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不足问题成为制约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一现象为审计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大量图书馆的审计工作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因此缺少进行审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巧,对绩效审计的步骤及标准理解不够深入。这种情况使得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屡见不鲜,审计人员的判断和结论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和任意性。同时,审计团队内部往往缺少高效的培训和经验交流体系,使得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传递变得困难,新入职的审计人员在学习和适应上遭遇重大挑战。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准确理解繁杂的审计数据和结论,进而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对管理层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使得必要的改进措施难以有效执行。在专业技能不足的审计团队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管理环境和服务要求时,他们难以胜任,审计应有的为图书馆提供战略决策支持的功能也无法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绩效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图书馆在资源分配、服务创新等领域的潜力也难以挖掘,这直接关系到公共图书馆长期发展的持续性。
(三)利益协调的动态关系所构成的障碍,妨碍实施进程
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利益冲突的协调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互动关系,这给绩效审计的执行带来了重重阻碍。图书馆的利益相关者阵容庞大,涵盖读者、管理层、政府机构以及赞助者等,他们在期望和需求上的分歧常常导致利益诉求的错综复杂。特别是在审计过程中,若不能妥善融合各方利益,审计工作的推进将遭遇巨大挑战。例如,读者可能渴望获取更多资源和优质服务,而管理层则更倾向于关注预算管理和绩效目标的实现,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审计结果解读上的重大分歧,甚至引发信任危机。为了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各方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目标往往难以达成,而且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竞争关系加剧了信息共享的难度。这种竞争态势不仅阻碍了信息流通的畅通,还扰乱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进而导致信息偏差和误解的产生。同时,缺乏有效协调的利益关系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缺乏共识的审计结果难以有效指导后续的改进措施。在这种动力机制下,公共图书馆的绩效审计难以有效融入战略决策和领导行为,从而对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能和服务创新力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的困境消解
(一)数据治理的高效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数据准确性
在公共图书馆所展开的绩效审计中,数据治理所具备的复杂性需要设置全面统一的数据标准。其中包含制定规范以及制定数据字典,从而保障数据源之间存在的一致性,实现对整合过程的简化。图书馆需要将数据治理平台引入其中,从而实现对数据的集中管理,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保障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及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另外,针对数据需要定期地更新和及时地完成维护。精准确认数据更新所需周期,以此保障应用数据的及时性及有效性。自动化机制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处理数据延迟等问题,有了自动化的支撑能够及时反馈图书馆服务状态,保障审计结论最终的精准性。设置切实可行的数据共享机制能够进一步推动跨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可以让关键数据的及时性和共享性得到全面保障,由此降低数据整合产生的负担。通过优化措施能够让公共图书馆解决复杂的数据问题,可让绩效审计管理及审计服务质量得到全面的保障。数据共享的推进可以让审计人员更为快速地获得所需数据,以此及时应对存在的不足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图书馆运营效率,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人才培养策略,保障审核专业性
面对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人员个人专业能力存在的不足,为人才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就变得十分重要。图书馆需要按照审计人员个人的专业背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培训体系,这一体系中不仅需要包含审计流程,同时还需包含数据分析及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只有执行综合优化才能够让审计人员能够掌握所需技能。采用案例学习以及模拟不同的审计模式,可以进一步强化技能应用能力,因此建立适宜的知识分享机制自然也非常关键。可以选择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的方式激励团队中的成员完成成功案例的分享,进一步强化团队凝聚力。通过这种交流方式能够实现知识的积累,让新入职的审计人员可以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的成长过程。此外,图书馆还需要考虑招募具备多元工作经验的专业审计人才,注重对整体团队能力的提升。设置审计质量评估机制,用定期的方式完成对团队整体表现能力的评估,精准识别改进点。
(三)建立利益协调的多元共赢机制,促进各方合作与参与
在公共图书馆所展开的绩效审计中,如何协调利益问题是具体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障碍。因此图书馆需要设置切实可行的沟通及协商机制,图书馆应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与多方利益相关者展开沟通和交流,定期召开协商会议,确认各利益方的期望,以此减少误解,强化各方对于图书馆绩效审计的参与感,让审计工作朝着透明和公正的方向发展。此外,制定共同利益目标还可以实现对多方诉求的高效协调,在最初确认审计项目时需要确认关联方的审计目标,这种方式在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每一方对于审计结果都能够有相同的理解,从而减少潜存的冲突。过程中还需要保障审计的透明度,让信息渠道处于开放的状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全面地了解审计进展,同时还有助于审计结果公信力的提升,可以获得更多优化措施的支撑。通过强化利益协调及加强多方管理,公共图书馆所进行的绩效审计必然能够进一步推动发展战略决策,有助于管理效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为图书馆的整体服务优化提供坚实而稳定的发展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的深化实施,不仅是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在于,绩效审计作为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工具,这种绩效审计的新模式不仅科学指导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还为构建高效、透明、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持,巩固了公共服务的战略基础。在具体实施路径上,需坚持数据治理为先,建立高效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审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可用性。以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审计人才,保障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以构建利益协调的多元合作机制,促进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协作,克服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的有效实施,助力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信.国际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特点分析——以ISO11620:2014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6):1-5.
[2]熊霞,高凡,奚铮.美国高校图书馆统计指标体系发展研究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6):71-77.
(编辑/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