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创作漫谈——力求创新悬疑剧的打开方式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漫长的季节》,创作,漫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30 17:08
《漫长的季节》于2023年4月22日在腾讯视频首播,随后又在中央八套、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频道播出。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获众多观众喜爱和认可,剧中“往前看,别回头”的故事主题,以及以老年人为主的讲述视角,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创作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深深感受观众的这份厚爱,也由衷为这部作品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自豪。
《漫长的季节》是一部仅12集体量的剧集,项目从创作到播出历经3年。在此期间,主创以严谨高要求的态度反复打磨剧本11个月,拍摄107天,后期制作1年多,才终于让该剧走进大众视野。也正是因为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该剧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漫长的季节》将镜头对准王响、龚彪、马德胜三位老年人,将他们放进1997年、1998年、2016年三个时间坐标,三位饱经风霜的“老伙计”由此踏上一场人生的救赎之旅。这段横跨近20年的故事如同一列不断前行的火车,轰鸣声回荡在“过去”与“现在”,多线叙事使
图为电视剧《漫长的季节》海报。当下和历史交织,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手法并行,讲出一段可以触达观众心底的现实故事。
创作伊始,主创团队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同类型题材井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打破观众对悬疑题材的固有认知,给他们以全新的视听感受,让这棵“老树”长出“新芽”?为此,主创团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创作。
故事上,《漫长的季节》以案件作为故事情节的推动力,提供让观众驻足的情节,但如何表达更广泛的情感,引起更多观众共鸣,成为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我们力求跳脱悬疑剧的类型模式,赋予整个剧集生活化的语境,讲述一个切实可信的、似乎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基于此,我们将创作方向稍稍偏离了案件本身,用更多精力去刻画案件之外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所以,我们将该剧定位成生活悬疑,以“人和生活”为叙事原点,用轻松又温情的基调徐徐展开故事。以几段截然不同的时代塑造,映照人物不同的命运走向。充满精气神的人、走出去与留下来的命运选择,力求让这部剧不仅有“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温度,也扩大国产悬疑剧表现生活的广度,让一部商业类型剧兼具人文色彩、社会观照及文学性表达。在此意义上,它不仅是对一个类型剧的突破,更是创作者尝试对一种创作观念的突破。
在酸甜苦辣的人生里,《漫长的季节》用生活化的喜剧外壳包裹“小人物”的“大能量”。我们在故事里注入个体命运的抒写,又以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化。该剧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尝试打破所谓类型化创作模型,突破西方类型片理论剪裁中国人审美的创作套路,坚持把中国近二十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生活当作我们的审美对象,注入在苦难中坚韧并最终赢得辉煌的民族精神。
拍摄上,我们尝试打破悬疑类型剧集中常见的阴冷肃杀的氛围感。导演辛爽曾表示: “因为整个故事的基调很温暖,我们不希望呈现一部寒冷的作品。因为我从小就在东北长大,我知道东北有很美很温暖的季节,那就是东北的秋天。东北的秋天很漂亮,树叶都变黄了,天气也没有很冷,你可以穿一件薄外套,在街上很舒服地闲逛。也因为秋天这个季节在东北很短,我希望该剧能把一种很短的时间拉成永恒的感受。”
当决定拍摄东北的秋天后,实际操作的问题就来了,东北的秋天确实很短,没办法支撑剧组100余天的拍摄周期。正当主创一筹莫展时,美术指导于浩然提出:“我们有没有可能就不在东北拍了,可以去昆明拍。这样可以更从容地去面对很多东西。”去昆明前,我们并不笃定这个选择,主创都很担心,昆明毕竟不是东北,如何把它还原成东北,这肯定要花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当我们落地昆明勘景的那一刻,首先感受就是温暖,一切都富有生气。天很蓝,树很绿。这个感受就是《漫长的季节》应该有的样子。随后我们来到昆钢老厂区为剧中王响工作的桦钢厂采景。这片厂区虽然面临整体迁址,但它并没有很破败,反倒是色彩斑斓、欣欣向荣。走过昆钢里的一条铁轨,铁路边长满各色小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反差感。我们一致认为,冥冥之中这里的感受也在贴合我们故事的主题。其实,我们戏里所有人物不都像那一朵朵小花,在努力地生长着吗?
确定了昆明为主要拍摄地后,我们也去了东北几个城市采风,解决如何把东北的风貌搬到昆明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挑战。在东北采风时,有一次,车在一片玉米地旁抛锚,大家下车等维修人员过来帮忙修车。夕阳西下,身边全是比人高的玉米,余晖给这些玉米镶上一层金边,景色十分美丽。导演辛爽拿起手机,组织在场主创一起合影,记录这个美妙瞬间。
当该剧正式进入筹备,导演提出要求,在昆明也找一片那样的玉米地。制片部门了解后,发现玉米不是昆明较常种植的作物,很难找到那么大片的玉米地。于是,美术和制片部门开始研究如何在昆明种出一大片玉米地。最后通过各方协助,决定在西双版纳这个比昆明气候更为温暖的城市完成。我们从该剧筹备期开始种植,玉米终于在临近杀青时长成,最终剧组顺利完成所有在玉米地里的戏份。全剧结尾,王响在轨道旁追赶年轻时候的自己,大声喊出“往前看,别回头”的经典场面,就是在剧组自己种植的这片玉米地里拍摄完成。
除了营造金黄温暖的秋色,老人在该剧里也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元素。我们在项目初期就希望把故事讲述的视角放在一群老人身上。老龄妆的问题随之产生。我们塑造真实的老人角色,让该剧呈现一种更真实的质感,而不是使用较为常规的皮肤吹皱方式,因为吹皱其实无法改变演员的面部结构。我们想让观众看出20年的人物变化及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为此,造型部门和导演最终决定使用物理特效化妆手段解决,俗称“贴假皮”。在实操层面,“特化”在国内剧集里大面积使用的先例还很少,我们相当于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特化”对于演员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他们每天要花费五六个小时完成妆造,还要相应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表情尺度等。我们和演员一起,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测试,才让演员在贴完假皮的情况下,不让表演受假皮影响。范伟是第一个测试老年妆的演员,成效给了我们很大震撼,完全脱离大家对范伟的固有印象,这让我们觉得这件事值得做。“新”就会有风险,但也会激发创作热情。
拍摄过程中,演员正常情况下不能带妆超过12个小时,时间太久,演员皮肤不透气,容易毛孔堵塞起红点。而且,演员化完妆后吃东西也受限,演员为保护妆容不被破坏,基本上一天都不太吃东西,但这些演员都非常敬业,给我们创作上很大的尊重与支持。
《漫长的季节》自播出以来,豆瓣100余万人次平均打分9.4分,打破国产剧近5年来的评分纪录。网友在各社交平台火热讨论,该剧在首播大结局当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同时,该剧突破不同文化语境和圈层限制,被海外著名流媒体平台购买播出。《漫长的季节》并非单一结构的悬疑类、涉案类剧集,它能吸引一批什么样的观众?我们认为是对好作品有追求的人,对好故事有触动的人,对生活有所体会的人。所以,我们把该剧的宣传语设定为“讲给认真生活的我们”。以“讲”凸显故事属性和讲述风格,以“认真生活”为认同切入和意识唤醒,以“我们”代入大众。故事顺着三位老人的视角,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刻画他们的坚韧和热血。他们的“壮举”,为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注入能量。影视艺术是大众艺术,为了拍出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并且具有浪漫现实主义风格,更广泛地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精品力作,我们力求通过该剧给予观众面对困境的力量和勇气。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无论多大年纪,我们都会遇到困境,如何面对困境,如何突破困境,这是值得被拿出来探讨的。从《漫长的季节》最终成片来看,似乎呈现一种解决方案: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可以不再选择精神内耗,可以选择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剧末“向前看,别回头”是对《漫长的季节》的诠释,也是对主人公王响、龚彪、马德胜最鲜明的刻画。他们在困顿中的挣扎让秋天格外漫长,但是爬起来继续往前走,或许就能迎来那一片雪花,让一切豁然开朗。
(本文由哪里哪里(厦门)影业有限公司供稿)
责任编辑:曹婧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