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动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 关键字: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1-17 17:39

  杨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在推动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中,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其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有效挖掘并利用数字经济的潜力,对于加快郑州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步伐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成效,详细阐述了郑州市在数字经济领域所采取的举措,并分析了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旨在为郑州市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了要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一战略导向不仅顺应了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也深刻揭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的核心地位。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是引领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数字经济凭借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郑州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研究数字经济与郑州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课题。将数字经济融入郑州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是促进郑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未来,郑州市应持续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创新能力,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成效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信息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新型经济形态。在郑州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上,还体现在其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中。近年来,郑州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奋力建设创新高地。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郑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与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基于国产超级计算平台安全可控的视频算法生态,支撑郑州高新区“一台多峰”,构建智慧城市实验场。第二,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提升了郑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在智慧医疗领域,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凭借强大的算力支撑,推动了医疗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第三,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郑州市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提高了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通行效率。

  二、郑州市在数字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举措

  为加速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郑州市围绕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这些举措不仅着眼于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还注重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以及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与产业化。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有力实施,郑州市正逐步构建一个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创新驱动为核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郑州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郑州市实施的关键举措有以下四点:第一,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201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复筹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这是河南省首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该中心配备了新一代高性能“嵩山”超级计算机,理论峰值计算能力100PFlops,存储容量100PB,为河南抢占算力新赛道贡献了重要力量。第二,打造国家科创高地。郑州市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立了郑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激发创新动能。同时,持续深化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引进支持多家大院名所在郑州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省实验室建设,累计建设各级各类研发平台5616家。第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郑州市通过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在智慧医疗领域,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开展肺癌智能诊疗、重大疾病关键技术研究,为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算力支撑。第四,建设城市算力网。2023年2月,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正式启动。郑州市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围绕融入“东数西算”工程,打造城市算力网,全面提升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面向科研院所、高校、政府、企业、产业园的服务能力。

  三、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一)数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郑州市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信息基础设施人均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式和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速度慢、网络覆盖不全面等问题,进而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广度,阻碍郑州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若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互,将极大地阻碍智慧管理体系的构建,导致科技创新活动受到信息孤岛的制约,难以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潜力[1]。

  (二)产业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平衡

  郑州市的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行业内部缺乏具有强大系统集成能力和整体解决技术方案的领头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实力相对薄弱,产业链商业模式尚不成熟。这既影响了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和辐射能力,也影响了内部的协同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进而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均衡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此外,数字经济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尚需时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尚待完善,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

  (三)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与一线城市相比,郑州市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一线城市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文化底蕴、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近年来,郑州市尽管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薪资待遇、生活环境等方面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导致高端人才流失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数字经济领域前沿信息的获取和技术动态的跟踪,还可能削弱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和活力。缺乏高端人才的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可能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从而影响整个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和发展[3]。

  (四)政策措施需持续优化与创新

  虽然郑州市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仍需持续优化。政策措施的滞后性可能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成效,进而阻碍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数字经济领域技术迭代迅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不断涌现,政策措施的更新速度必须跟上其发展步伐。此外,针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为这些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资源和市场机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数字经济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第一,明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促进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郑州市应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应加快对5G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速度,为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注重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共享。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信息壁垒,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4]。第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够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城市管理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态和问题所在,从而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

  (二)优化数字产业结构与布局

  第一,明确数字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确定数字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时,聚焦这些领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第二,加强数字产业间的协同与融合。数字产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要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间的融合创新。例如,可以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为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加速对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整合,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第三,优化数字产业的空间布局。根据郑州市的地理、交通、资源等条件,科学规划数字产业的空间布局,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此外,可以设立数字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吸引更多的数字企业和人才集聚,提升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力。郑州市的数字产业结构与布局得到优化,能够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应对当前郑州市产业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利于推动郑州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5]。

  (三)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第一,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郑州市应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增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数字经济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加大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力度。郑州市应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数字经济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丰厚的薪酬福利、住房补贴等,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数字经济人才来郑州市工作。同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利用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等多元化平台,广泛招募数字经济领域的优秀人才。第三,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在郑州市工作和生活。有效落实这些措施,郑州市可以不断提升数字经济人才的素质和竞争力,为数字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

  第一,相关部门应出台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相关部门应建立创新联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对数字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数字经济在推动郑州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了郑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并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郑州市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人才储备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郑州市应继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并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以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郑州市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蓝庆新,拓朴.以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20(5):72-74.

  [2]冯凡栩.中部六省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测度及对策建议[J].经济界,2024(4):55-62.

  [3]徐晓诗.数字经济推动郑州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3):8-10.

  [4]龚雪,李沅璟,荆林波.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0):98-102+215.

  [5]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2):73-82.

  基金项目:2024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数字经济推动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以郑州市为例”(项目编号为2024-ZZJH-462)。

  作者简介:杨阳(199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