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庆阳市为例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17 17:40
宋占宇(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委党校)
摘要:本文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包括激活农村市场潜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创新创业、推动城乡联动发展以及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等;从产业结构、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市场拓展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庆阳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开发转化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升市场拓展能力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关系着当地居民的福祉,也是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一、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激活农村市场潜力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可达性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为农村市场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有效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提升其消费能力。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使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等,激发农村市场的内在活力,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
(二)优化经济结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农村地区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型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农村地区采取扶持小微企业、培育农村特色产业等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促进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地区的创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创业者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在乡村旅游方面,创业者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此外,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创业者提供新的商业模式和销售渠道,推动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四)推动城乡联动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打破了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城市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开始向农村辐射,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的优质农产品、生态资源等也进入城市市场,满足城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这种城乡联动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
(五)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地区采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措施,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激发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方面
在农业方面,农民长期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可以为区域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保障食品安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附加值相对较低,但是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营策略,这不利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技术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生产方式相对单一,这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工业方面,以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传统产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然而,部分区域的工业发展速度有待加快,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部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这不利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资源开发方面
在矿产资源方面,部分区域拥有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为区域能源供应和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然而,部分区域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加之开采条件受限,导致该区域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有待提高。此外,部分区域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和转化能力有待提升,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这不利于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3]。
在农业资源方面,部分区域拥有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部分区域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相对不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有待提升,无法充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部分区域对农业资源的转化利用不够充分,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水平有待提高,这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旅游资源方面,部分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部分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导致旅游资源的影响力有待提升,无法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方面
在人力资源领域,部分区域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源储备,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素质人才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部分区域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是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相对不足,导致该区域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智力支持,这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优秀人才选择外出发展,导致该区域面临人力资源流失问题。
(四)科技创新方面
近年来,部分区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尤其是在某些特色产业和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有关部门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科研投入不断增加。部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此外,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团队正在快速发展,并在新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这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部分区域的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设施和高端人才储备相对不足,这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部分区域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比有待提高。此外,部分区域的创新生态体系有待完善,创新资源相对分散,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健全,这不利于创新水平的提高。
(五)市场拓展方面
部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周边市场的重要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产品快速流通。部分区域的资源类型丰富,可以为市场拓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企业可以将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与国内外众多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市场需求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便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此外,部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4]。
三、庆阳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产业结构
庆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庆阳市采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延长工业产业链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为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庆阳市应着重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工业是庆阳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工业产业的竞争力,庆阳市应着重延长工业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例如,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方面,庆阳市可以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加强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推动油气化工产业的发展,实现对油气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庆阳市应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例如,庆阳市加快发展服务业,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业品牌。
(二)提高资源开发转化率
庆阳市在资源勘探与开发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为充分挖掘这一潜力,庆阳市应加大资源勘探力度,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庆阳市通过全面的资源勘探,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为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庆阳市应注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加工技术,提高资源的开采率和回收率。此外,庆阳市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庆阳市应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体系以及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庆阳市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确保人才的收入与其贡献相匹配,不断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庆阳市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人才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此外,庆阳市应采取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保障等福利措施,解决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升其归属感[5]。
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庆阳市应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职业教育方面,高校应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高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加强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培训方面,企业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企业采取邀请专家和学者举办讲座、组织技能培训班、开展在线学习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庆阳市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为科研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专项资金的设立需要遵循科学、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资金有效使用。庆阳市应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资金管理机构,负责对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督。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庆阳市应积极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企业能够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研价值的最大化。
(五)提升市场拓展能力,提供资金支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庆阳市应鼓励企业创新营销策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精准营销,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后,可以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庆阳市应积极拓展市场渠道,推动企业“走出去”,包括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参与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以及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等。
资金是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保障。庆阳市应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有关部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合作平台,有关部门可以引导银行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庆阳市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开发转化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等措施,以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咏梅.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探究[J].广东经济, 2024(12):10-12.
[2]王艳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棉花科学,2024(4):86-88.
[3]邵妍,巩书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 2024(7):5-9.
[4]赵宁.乡村振兴背景下聊城市郑家镇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挑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4(12):55-57+79.
[5]庄洪艳.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路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4(17):24-27.
作者简介:宋占宇(1981—),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区域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