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商业经济创新发展分析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发展,技术进步,政策支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17 17:43
江小琴(广西商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在全球商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本文从技术进步、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和全球化竞争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转型如何驱动商业经济创新,并指出了企业在商业经济创新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壁垒、市场不确定性、法规约束以及人才短缺。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生态协同四种策略,并通过分析华为、海尔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功案例,探讨了这些策略在创新中的实效性,以期为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打造长期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经济转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技术进步;政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数字化和绿色经济的兴起,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尤其是国际竞争格局的加剧,使企业难以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保持竞争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和运作模式。当前的经济环境使得商业经济创新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推动创新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相关政策的激励、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然而,由于技术壁垒、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相关法规的约束以及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给企业的创新之路带来了多重挑战[1]。基于此,本文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生态协同四个方面,探索了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如何有效应对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一、经济转型过程中促使商业经济创新的驱动因素
在经济转型期间,技术进步、政策推动、市场需求以及全球化竞争是促使企业商业经济创新的四大关键因素。(一)技术进步的驱动
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阿里巴巴通过“千人千面”技术为不同群体用户呈现不同的页面和内容,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和推荐。在制造业方面,格力电器引入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产品质量,大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二)政策的推动作用
相关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动力,尤其是在“双碳”政策的推动下,绿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比亚迪为例,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比亚迪积极研发“刀片电池”技术,使其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8.64%。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使企业在市场变化中占据了先机。《中国制造2025》也引导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达17514.2亿元,同比增长17.4%,充分体现了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中的积极作用[2]。
(三)市场需求的变化
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是推动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不仅会引起企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瑞幸咖啡利用数字化策略和会员制度,并结合便捷的线上点单和线下自提模式,迅速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瑞幸2022年全年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2年全年总净收入132.9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66.9%,成为国内咖啡市场的领先品牌,展示了其创新模式的市场适应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埃森哲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有4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环保产品或包装支付溢价。
(四)全球化竞争的加剧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给商业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促使企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多市场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海尔集团通过在全球设立研发中心和本地化创新策略,成功满足了欧洲市场对节能家电的需求。这一成功经验表明,满足本地需求的创新策略对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具有重要作用[3]。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推动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包括技术壁垒、市场不确定性、法规约束以及人才短缺。
(一)技术壁垒
在很多行业中,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是实现商业经济创新的前提,然而,这些领域的技术门槛往往较高。对于资金和资源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克服这些技术壁垒尤为艰难。同时,技术研发通常需要长期而持续的投入,这就意味着一旦技术路线选择失误,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经济损失。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一些龙头企业如比亚迪、蔚来等,通过在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许多中小型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依然存在瓶颈,尤其是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这些技术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仅少数头部新能源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10%,绝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到5%。技术壁垒的存在使得这些企业在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4]。
(二)市场不确定性
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增加了企业创新的难度,特别是在新产品或服务推出后和消费者接受程度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创新的风险更为显著。例如,瑞幸咖啡在扩张的过程中依靠补贴和超低折扣来吸引消费者,曾一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过度依赖补贴,瑞幸咖啡的业务模式遭到质疑。此后,瑞幸咖啡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管理层重组、业务模式调整等,使2022 年全年总净收入同比增长66.9%。同时,瑞幸咖啡放缓扩张速度,以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三)法规约束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相关法规的调整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一定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这就需要企业和个人加强数据保护意识,提高数据保护能力。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适时出台,它们对企业在数据收集和使用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对企业的业务拓展产生了一定影响[5]。
(四)人才短缺
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领域,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经济转型增加了高科技、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但市场供给不足导致人才短缺问题愈发突出。为吸引顶尖人才,华为在2021 年推出了“天才少年计划”,为技术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不少高端人才,然而,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高昂的人力成本仍是其创新发展的巨大负担。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寻求发展,必须制定创新发展策略,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潜在的不确定性。总体来说,创新策略可以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生态协同四个方面着手。
(一)技术创新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功能改进,还包括生产流程的优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特斯拉凭借在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显著突破,逐步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地位。特斯拉发布的2023 年财报显示,特斯拉全年研发投入高达39.69 亿美元( 约284 亿元人民币)。这不仅巩固了特斯拉在行业中的品牌地位,也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
从理论上讲,技术创新可分为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两种路径。渐进式创新是指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改进技术,主要服务现有用户群的一种创新方式。例如,美国苹果公司通过不断更新iPhone 系列的硬件和软件,使其始终保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力。颠覆性创新则是通过引入全新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彻底改变现有的市场结构,重塑行业规则。华为公司在5G 领域的投入和突破便是颠覆性创新的典型案例。据统计,2021 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427 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在行业内名列前茅。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在全球5G 市场上拥有了超过3000 项核心专利,并在2022 年占据了全球5G 市场份额的30%。
(二)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模式、重构价值链,通过创造性地连接资源、产品和客户的需求,形成一种新的商业逻辑。例如,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创新便是一个成功案例。该公司在进行商业创新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咖啡品牌常用的直营店铺模式,通过“线上点单、线下自提”的轻资产模式,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扩展市场。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还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与品牌的市场渗透力。因此,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还可以帮助企业探索新兴市场,创造新的增长点[7]。
(三)管理创新策略
管理创新主要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机制和管理流程来提升效率和应变能力,其核心在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具适应性,以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管理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它更关注企业内部的协调与运行效率。例如,海尔集团实施的“人单合一”模式即为一项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其含义是指每个员工都应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并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促使员工直接对接客户需求,海尔集团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员工—客户”运营模式。近年来,海尔智家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业务已覆盖全球多个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新管理模式带来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一些科技企业也在不断地优化组织结构,以提高响应速度和管理效率。例如,字节跳动通过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层级,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决策效率。2022年,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平台月活跃用户数突破8.43亿,这一成就离不开其高效的管理创新策略。管理创新不仅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还能使企业在资源配置上更加合理,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四)生态协同策略
生态协同策略强调企业通过构建或参与商业生态系统,与其他企业、供应商、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建立协同系统。生态协同的本质在于从“单一企业竞争”向“生态系统竞争”转变,通过与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共享,从而在市场中构建更为稳固的竞争优势。例如,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系统涵盖了电商平台、物流、金融服务和云计算等多个领域。阿里巴巴通过将电商平台、物流网络、支付系统和云计算服务整合到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既满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又通过跨行业协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2022年,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内商品交易总额(GMV)超过8万亿元,菜鸟网络的配送时效也较上一年缩短了15%,充分体现了生态协同策略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效果[8]。
四、结语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呈现多层次的驱动力,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进步为企业打开了新的创新空间,相关政策导向为企业提供了制度支持,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全球化竞争则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尽管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壁垒、市场不确定性、法规约束以及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但企业可以利用多种创新策略来应对。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竞争力;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通过重新设计与客户的互动方式,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在管理创新方面,聚焦企业内部流程和机制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在生态协同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和跨行业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些策略不仅能帮助企业克服经济转型期的挑战,也为增强企业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优势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庆瑞,陈军.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思考[J].上海商业,2023(1):207-209.
[2]李语涵.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流通经济的转型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23(7):3-6.
[3]沈晗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3.
[4]娄祝坤,高丽蕊.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386-406.
[5]董晓辉.新常态下商业流通经济的转型创新路径[J].市场瞭望,2023(13):90-92.
[6]丁贺.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策略、挑战与机遇[J].商业观察,2024(19):42-46.
[7]袁泽宇.数字经济能力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研究[J].现代商业,2024(14):31-34.
[8]廖玲彬,徐剑辉.新常态下商业流通经济的转型创新对策[J].商场现代化,2024(18):5-7.
作者简介:江小琴(1986—),女,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财政税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