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质量控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7 11:38
刘 路,杨 晨
(宿迁市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在温湿度控制系统效果不理想、防尘防污染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运行管理、完善控制措施等针对性对策,以期为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不断革新,检测项目和指标要求日趋严格,这对实验室环境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室环境控制是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基础保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1]。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不仅能够确保检测仪器设备稳定运行,还能为实验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交叉污染风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实验室环境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检测工作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对提升检测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实验室环境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在环境控制方面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关键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在温湿度控制方面,实验室普遍配备了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大多数实验室能够将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50%±5%,以确保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在防尘和防污染方面,实验室通过设置缓冲间、气闸室等措施,减少外部污染物的引入,同时采用高效空气净化装置,使实验室内部空气洁净度达到10 万级以上[2]。在通风排气系统方面,实验室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通风橱、万向抽气罩等设施,换气次数普遍达到6 ~ 8 次/h,以保证有害气体的及时排出,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此外,各实验室还通过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建立环境参数记录制度等方式,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每天不少于3 次的环境参数记录已成为标准操作规程[3]。在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中,虽然环境控制设施和管理水平与大型实验室存在一定差距,但基本能够满足常规检测工作的需求。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的环境控制工作正在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但在设备配置、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2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温湿度控制系统效果不理想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系统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温湿度控制设备运行维护不当。由于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严格,需要全天候保持恒定的温湿度条件,特别是在进行高精度仪器分析时,温度波动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部分实验室由于设备维护不及时,制冷系统效能下降,导致实验室温度在夏季易出现波动,加之加湿装置运行状态不稳定,致使相对湿度控制精度难以满足50%±5% 的要求,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4]。②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不完善。目前许多实验室仍采用传统的温湿度计进行人工巡检记录,缺乏自动化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无法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监控。监测点的布设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未能充分考虑实验室空间布局和气流组织特点,造成局部区域温湿度分布不均。特别是在仪器设备集中的区域,由于热负荷较大,更容易出现温度异常,但却未设置相应的监测点,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温湿度异常情况。
2.2 防尘防污染措施落实不到位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防尘防污染措施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空气净化系统管理不规范。由于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涉及多种理化指标分析,对实验室空气洁净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微量物质检测时,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但部分实验室未能严格执行空气净化系统的定期维护制度,高效过滤器更换不及时,导致过滤效率下降,增加了样品污染风险[5]。②实验区域分隔管理不严格。检测实验室功能分区不够合理,普通操作区与高洁净度要求区域之间缺乏有效的物理隔离,人员、物品在不同区域之间频繁流动,且未按规定执行更衣和消毒程序。同时,部分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区与精密仪器分析区未有效分开,样品处理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挥发性物质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3 通风排气系统运行效率低下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通风排气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通风排气设施性能衰减严重。在农产品检测过程中,特别是样品前处理环节会产生大量有机溶剂蒸汽和酸性气体,需要通过通风橱和局部排风装置及时排出。然而,部分实验室的通风设施使用年限较长,管道系统存在锈蚀和堵塞现象,导致实际排风量低于设计标准的6 ~ 8 次/h,无法满足有害气体及时排出的要求。②通风系统设计布局不合理。部分实验室在建设初期未充分考虑检测业务特点和环境保护需求,通风橱数量不足,且位置布局不够科学,存在送风口与排风口位置干扰、气流短路等问题。同时,缺乏针对不同类型有害气体的专门处理装置,如活性炭吸附装置、酸碱喷淋装置等,导致实验室废气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6]。
2.4 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专业环境控制人员短缺。随着农产品检测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和实验室规模的扩大,专门负责环境控制的技术人员配备明显不足。据调查统计,目前大多数基层检测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仅配备1 ~ 2 名环境控制管理人员,且多为兼职人员,无法专注于环境控制工作。这种情况导致设备日常维护不到位,环境参数监测不及时,影响实验室环境控制的整体质量。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欠缺。部分实验室环境控制管理人员虽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但对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缺乏系统培训,对温湿度控制、空气净化、通风排气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特别是在面对新型环境控制设备和智能化监测系统时,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制约了实验室环境控制水平的提升。
3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对策
3.1 优化温湿度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针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系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①加强温湿度控制设备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制订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表,明确维护周期和具体要求。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专业化维护保养,包括清洗过滤网、检查制冷系统运行状态、校准温控器等,确保制冷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对加湿装置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更换滤芯和加湿膜,保证加湿效果。建议每季度对温湿度控制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实验室温湿度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②升级改造温湿度监测系统。引入智能化温湿度监测系统,采用高精度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根据实验室布局特点,科学设置监测点位置,重点考虑精密仪器区域、样品储存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监测需求。
3.2 完善防尘防污染控制措施
针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防尘防污染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①规范空气净化系统管理。建立空气净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责任人、周期和具体要求。定期检测空气洁净度,制订高效过滤器更换计划,根据使用时间和过滤效率及时更换。同时,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定期清洁维护,包括清洗初效过滤器、检查风机运转状态、测试过滤效率等,确保空气净化系统持续有效运行。②优化实验室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实验室布局,严格划分不同洁净度要求的功能区域,通过物理隔断和缓冲间实现有效分隔。在人员和物品进出高洁净度区域时,严格执行更衣和消毒程序,配置专用工作服和鞋套。特别是在样品前处理区域,应独立设置并配备专门的通风设施,防止污染物扩散,确保实验室环境质量满足检测要求。
3.3 提升通风排气系统运行效能
针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通风排气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①加强通风排气设施维护更新。制订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对使用年限较长的通风设施进行系统评估,及时更换老化的排风机和管道系统。定期清理排风管道,防止管道锈蚀和堵塞,确保实际排风量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对通风橱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包括风速测试、密封性检查等,保证其正常运行性能。②优化通风系统整体布局。根据实验室检测业务特点,科学规划通风设施布局,合理设置送排风口位置,避免气流干扰。增加通风橱数量,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有害气体配置专门的处理装置,如在有机实验区域安装活性炭吸附装置,在无机实验区域设置酸碱喷淋装置,确保实验室废气得到有效处理后再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3.4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①优化专业人员配置结构。根据实验室规模和检测业务量,科学核定环境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按照不少于实验室总人数10% 的比例配备专职环境控制管理人员。建立专业技术职位晋升通道,提高待遇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工作考核制度,避免环境控制人员承担过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确保其能够专注于环境控制工作。②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制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控制相关理论和实操培训,内容包括温湿度控制、空气净化、通风排气等专业知识,以及新型环境控制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鼓励技术人员参加行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建立技术档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控制对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在温湿度控制、防尘防污染、通风排气和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优化温湿度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完善防尘防污染控制措施等对策,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环境控制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一华. 农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管控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6):89-91.
[2] 刘露, 黄淑迪, 陈启飞, 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 品牌与标准化,2024(5):137-139.
[3] 张瑞瑞. 提高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策略[J]. 中国质量监管,2024(7):104-105.
[4] 雷艳芬. 浅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安全的认识[J]. 中外食品工业,2024(10):25-27.
[5] 李波, 李冰, 刘双双.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探究[J]. 中国标准化,2024(6):149-151.
[6] 李春生, 张伟然, 李裕光. 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规划设计与建设使用[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8):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