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如何做到“思维要新”?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思政课,教师,角度
  • 发布时间:2025-03-14 15:46

  文_ 章敏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本文从“思维要新”的角度,结合实际谈一下对于思政课教师素养的理解。

  “思维要新”是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内在要求。首先,思政课所处的时代不断变化,要求教师思维要新。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学会把握时代脉搏,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世界,引导学生感悟时代新变化。其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要求教师思维要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改变过去陈旧的观念、教法等。最后,思政课的教学对象不断变化,要求教师思维要新。思政课要根据不同时代学生的接受特点和接受方式来开展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思维,把握学生成长的特性。

  “思维要新”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高中思政课为例,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着力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有机整合各方面的课程内容,实现教材内容向课堂教学的转化;二是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和知识背景、对接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思维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讲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国际国内的形势,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就。

  “思维要新”从根本上说,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这要求思政课教师用好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战略层面上看问题,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和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坚定前进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实事求是地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历史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