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里的福建蚶江镇 世界上仅有的海上泼水节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南音,福建蚶江镇,海上泼水节
  • 发布时间:2011-03-23 10:33
  蚶江镇位于福建石狮市北部、泉州湾东南岸,宋元时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门户,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

  每年端午,蚶江会举行热闹非凡的“海上泼水节”,人们在船上用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以祈福消灾。

  蚶江是“中国灯谜艺术之乡”,这里人人都爱猜灯谜;也是南音的发源地,听南音、唱南音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福建石狮市蚶江镇位于石狮市北部、泉州湾东南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宋元时期,即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门户,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明清时期,蚶江成为了大陆与台湾贸易对渡的中心码头。这里不仅是南音的发祥地之一,还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灯迷艺术之乡”,更有在全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民俗--海上泼水节。而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林銮渡和六胜塔则静静地躺卧在这里,述说着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一提到泼水节,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日子里,云南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都会开展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时间为3~5天。在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中,泼水节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所以知名度很高,享誉海内外。

  相比之下,福建蚶江的海上泼水节知名度就小了很多。但是,海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不仅极其壮观,甚至还别有一番趣味。

  和傣族泼水节举办的时间不同,海上泼水节举办的时间是在每年端午节。在这一天,渔民们会驾舟从不同的地方赶到泉州湾蚶江一带的海域,是时,泉州湾百舸竞渡穿梭,人们在船上用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而岸上观者如潮,欢声雷动,共同汇成了一幅欢乐的场景。

  如今,参加泼水节的船只不仅来自蚶江、泉州湾,周边四邻的渔村也开始纷纷驾舟参与;参加泼水活动的人也不仅仅只有男性,更多的女青年也开始纷纷上阵。有趣的是,女青年们乘坐的船只常常会成为“围攻”的目标,同船的男子们自然也就扮演着“护花使者”的角色,于是,参与者就更加卖力地用小桶从海中取水泼向对手,而泼水节因此就有了更为激烈的对抗场面。

  参加泼水节的人们将水看作吉祥水、幸福水,互相泼水就是互相祝福,渔民被泼水后则意味着渔业会更加兴旺;青年男女被泼过水后,意味着他们的爱情会更幸福、更牢固。因此,被泼到水的人脸上总是喜气洋洋,心甘情愿被淋个透。

  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关于泼水的民谣:“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

  这首民谣里提到的蚶江与鹿港的对渡,正是海上泼水节的起源。

  据考证,蚶江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盛于清。明朝的时候,南迁的中原汉人将纪念屈原的端午民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相融合,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每到端午节,蚶江的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在海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由于蚶江位于泉州湾口,海面上不适合举行龙舟赛,而且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为了表达渔民间的情谊,人们就用工具装满海水,追逐互泼,不但驱热消暑,也祈求吉祥平安。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清政府在蚶江设立了海防官署,统辖当时的对台贸易,并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对渡。据清朝《对渡碑》记载,当时蚶江已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商通航的中心码头,对渡贸易繁荣兴盛。当时,蚶江已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数百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

  在这一时期,海上泼水节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台湾鹿港的渔民也会专程驾船来参加。渔民们在港口互相泼水,借泼水祈福、消灾。“海上泼水节”这一习俗在这时期正式成型,并代代相传,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文化习俗。

  蚶江的海上泼水节曾消失过一段时间。1988年6月28日,蚶江民众为了纪念泉州蚶江与中国台湾鹿港对渡205年,自发举办了规模盛大、别开生面的海上泼水节。据当地人回忆,在那一天,金鼓齐鸣,22艘代表“蚶江”、“鹿港”的船只分成两支泼水船队,相互竞舟泼水。于是,泼水声、欢叫声、嬉笑声,伴随着海涛天风,汇成了一支响彻海峡的“思亲曲”。从此,消失已久的蚶江海上泼水节又复兴了起来,至今年年举行。

  除了相互泼水,每年海上泼水节前,渔民们还会举行海峡保护神“金再兴”号的放航仪式,这其实和当地一个古老的故事有关。在传说中,蚶江与鹿港通航、通商的众多船只常常因遇到海上大雾、狂风、骇浪而受困甚至沉没,于是,蚶江王爷常常亲驾“金再兴”号在海上抢救、导航,受到人们的敬仰,更被视为护佑出海平安、风调雨顺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除相互泼水外,海上泼水节的其他相关习俗已处于濒危状态,尽管每年泼水节越来越热闹,但其中包含的对渡民俗内涵正在逐渐消解,熟悉对渡历史和活动规仪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蚶江的“海上泼水节”已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申报成功,这一闽台对渡民俗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蚶江的灯谜活动始于何时,目前无从查考。据史书记载,唐宋时,蚶江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门户,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灯谜活动就更为频繁;到了明清两代,谜事活动更为活跃,每到春节、元宵、中秋等佳节之际,“明灯悬谜于通衢,农夫渔民、商人学者都甚爱好,争先猜射”。

  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后,随着大量移民徙居台湾,蚶江灯谜随之传至宝岛。光绪八年,蚶江谜人创建“谈虎楼”谜社,制作了不少物谜、哑谜、画谜,谜文改用白话体,并用方言俗语入谜,经常设坛开猜、编印谜集,并前往厦门、新加坡、安南(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地进行谜艺交流,声名远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入侵,“谈虎楼”谜社成员义愤填膺,还特地举办过抗日灯谜专场。

  新中国成立后,蚶江灯谜活动更加活跃。1978年蚶江成立灯谜社,并在香港设立分社,从此,群众性灯谜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每周一会、每日一谜,不定期的灯谜讨论等。在蚶江,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灯谜课,普及灯谜知识,更有家庭子孙三代从谜,是地地道道的“灯谜之家”。

  1983年,蚶江举办“蚶江侨乡谜会”,全国各地的灯谜爱好者聚集一堂,汇成了灯谜的海洋,盛况空前,被誉为“中华谜史上前所末有的创举”,也使蚶江获得了“中国灯谜艺术之乡”的称号。

  蚶江也是南音的发源地之一。“南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张衡所著《南都赋》中,也称为“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也 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

  历史上,历代中原移民不断把音乐带入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音。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与汉代音乐的演奏形式一脉相承。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从曲牌名、格调韵味和乐器的演奏姿势看,它保留着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

  作为南音的发源地之一,南音在蚶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听南音、唱南音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走在蚶江街道上,民间南音社团表演随处可见,而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也比比皆是。夜晚,人们经常聚在桥头边的榕树下听老人们唱起古老的曲调,远处还不断传来丝丝的弦管声。夜深,当人们返家路过小巷、祠堂时,南音的清音雅乐依然不绝于耳。

  除了灯谜与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蚶江还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林銮渡与六胜塔。

  林銮渡位于蚶江石湖村西北,为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印度尼西亚北婆罗洲)而建的码头。码头建于两块巨大的天然岩石间,全长113.5米,呈曲尺状,现保存完好,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清代史学家蔡永蒹所著的《西山杂志》记叙,林銮先祖从东晋至唐乾符年间,300余年里均以海上商贸为生,因经商有法,财源滚滚,世称“林百万”。

  到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林銮就已拥有大船数十艘,航行至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用丝绸彩缎换回楠木、象牙、茴香、犀角、樟脑等货品,获利丰厚。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林銮斥巨资,请了无数能工巧匠,在蚶江建造了这个当时堪称豪华的码头。可以想象,当年远洋船队靠岸时,各国商贾、水手们纷纷从这里上岸,热闹非凡。

  明朝时,林銮渡依然繁忙。新中国成立后,在渡口的淤泥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郑和船队遗留下来的铁锚,重达758.3公斤,现在收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而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六胜塔巍然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蚶江石湖金钗山上。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以塔作为航标,堪称世界航海史上一绝。六胜塔修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南宋末年,该塔被蒙古军队毁坏。今天竖立在海湾的塔,是元朝时重建的。该塔系浑体石砌、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层,高约31米,其外形带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六胜塔另一个特点就是每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极为罕见。

  如今,六胜塔基本保持原状,仍旧巍巍翼翼地挺立在金钗山上。游人登顶,依然可以俯瞰到来往如织的海中舟楫。每当朝阳雾色,染万顷碧波,五彩缤纷,如临蓬菜仙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