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算是螳螂科昆虫中最漂亮的一种了。它们的肢体演化出类似兰花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潜伏,不被猎物察觉。这种高效的“守株待兔”式的掠食手段,使兰花螳螂成为自然界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在自然界数以千计的螳螂科昆虫中,兰花螳螂也许是最漂亮、最抢眼的一种了。这种产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地区的美丽生灵,是地球上进化得最完美的昆虫。

  兰花螳螂,因喜欢栖息在兰花花瓣上而得名,热带雨林中不同种类的兰花上,都会生长着各自“专属”的兰花螳螂。这种深得大自然偏爱的昆虫天生就如兰花一般,皎洁而美丽,它们的躯干、肢体晶莹通透,连周身的脉络也透着美,无比惊艳的身姿让人们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上世纪中叶,兰花螳螂首次被生物学家发现披露,于是,这种“地球上进化最完美”的昆虫立即被人们当做宠物喂养--兰花螳螂也许是世界上唯一被人们当“宠物”饲养的昆虫。在东南亚市场上,它的身价不菲,单只售价可高达数百美元。

  对于自然生物而言,美丽的外表往往意味着凌厉杀机,兰花螳螂也不例外,它们与生俱来的美丽,其实是一种高明的伪装。那些被兰花香味吸引来的蜜蜂、蝴蝶刚一降落,厄运便到来了--洁白的“花瓣”瞬间化成凶残的猎手,电光火石间,这些芳泽未亲的可怜虫就成了兰花螳螂的腹中餐。兰花孕育了兰花螳螂,也为它们提供了绝佳的捕猎地点。

  兰花螳螂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会互相捕食,因此作为宠物,兰花螳螂只能单独饲养。在自然界中,兰花螳螂一般在夏末交配,之后不久,雌螳螂就会将卵块产下(一枚卵块大约含有30~50颗卵),并固定在树枝上。待到次年春暖花开,卵块孵化,幼体纷纷钻出,兰花螳螂的杀戮本性在它们出生之日起就显露无遗--体型较大的幼螳螂会把较小的吃掉,一番激烈的兄弟相残后,往往仅有几只幸存。

  初生的兰花螳螂身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第一次蜕皮后就变成白、粉红相间。之后的日子里,兰花螳螂的色彩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由粉红变为乳白,再转为浅黄,越来越接近兰花花瓣的色彩。

  经过3个月的成长,大约蜕皮7次后,小螳螂们就会成年,它们急切地寻偶、交配、产卵,之后迅速死亡,完成生命的历程。换句话说,兰花螳螂的寿命大都不超过一年,就如同它们栖息的兰花一样,从绽放到凋零,美丽转瞬即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