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朝堰塞湖里注水

  上周我们谈到上证指数在刺穿3035上限后,后面一定还有新高,但出于对资金层面的考虑,我们认为即便有新高,这高点也不会太远。从一周多的市场表现看,大指数发动了几轮蓝筹股攻势,都没能攻占3050这个重要关口。而我们从快速轮动的蓝筹板块领涨中,可以看出市场资金面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境地。如果有点市场常识,也应该知道这只是一轮存量资金忽悠场外资金的行情,真实的牛市,决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为此,仅从上海市场A股指数分析,我做过去年11月份上证指数筑顶堆量的统计,去年10月份国庆节后市场是由银行、地产等权重股拉升上涨的,当时我们提前预判主流资金大量向上述板块流动,目的是为了以亮丽的年报业绩以及高送转题材,让场外资金进场与上方套牢盘换手。事实上我们后面从年报中也可以看到,主流资金那段时间在这个方向是大量布仓的,但是,请注意一个事实,那就是11月份所有刺穿3000点整数关的交易日之成交金额总数是4.9万多亿元。而此次,刺穿3000点交易日的成交金额总量不过是2.1万亿左右,堆量都不能取得平衡或者超越,因此,想要有效超越前高是有很大难度的。

  最近几天全球金融市场都进入调整期,而个中缘由与国际投行高盛4月12日所发的两份报告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很清晰的知道,在2009年第三季时,高盛内部报告看多原油,并指出在2011年末,原油可能达到105美元,但后面发生了中东、北非的动乱,令原油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按10%的目标套利算,原油的目标价位应该是在115.5美元,而在4月11日NYMEX原油价格冲到113.28高点后,高盛12日晚间发布了大宗商品方向转入谨慎防守的报告,从而引起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大幅波动。我们相信高盛的判断,是出于对后面中东、北非乱局存在不确定性的审慎原则。但更有意思的是,也是4月11、12日这两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普评级,相继发布了下降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他们认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信贷膨胀和资产价格涨势令人不安,该国正在形成的信贷和资产泡沫或将破裂,未来三年中国银行业存在风险”。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连续几周我的文字中,都在提示银行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而我们看到的市场主流机构们,却是声嘶力竭地向公众投资人推销金融、地产等一批权重股。

  他们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背离现象出现?通过对2010年第四季度基金仓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第四季度它们就是在上述方向。所谓“持仓代表态度”,在这个方向上喊多,一来可以令原有布仓浮盈增加;二来可以营造出权重股带领大指数冲关的气势。我们回想一下去年十月,主流资金忽悠起一波蓝筹股行情针对的是谁?是那些从地产方向溢出的中小投资者的资金。而这次,只不过是将上次的事再重复一遍,他们针对的是因地产严控,又担心资金存银行贬值的观望资金。

  正因如此,才有大牛市的口号,若不是大牛市,怎地能唤起民众的逐利心理,因此,才会在短时间内有近两百份研究报告推荐金融股的奇观。最近有一种说法,只要上证指数站上3050,就满仓压上。而高盛看多A股市场的言论,似乎也配合了主流们的需求。但我还是要说,银行、地产等权重股目前的上涨,是一次很典型的诱多,它们就是个堰塞湖,如果真是再朝里注水,未来市场将面临的就是灾难性下跌。对比目前欧、美、中三国的通胀水平,只有中国是超过5%的,而对冲基金总是在高通胀、高资产泡沫、货币紧缩的市场中寻求做空机会。以目前美元资本渐渐撤出大宗产品的行为看,后面酝酿做空香港、做空中国的可能性要比做多的可能性更大。但凡有点正常思维的人都应该看明白了,为什么高智商的研究机构没看明白,反而是忽悠人们往堰塞湖里注水?不是他们不厚道,而是业内有潜规则,买方与卖方,总得有人为饭碗而妥协,只是苦了一般大众了。

  银行的问题后面可预期的只会更严重,而不会更好,而大型国有银行,因有政府注资的援救还不至于很差,但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将难逃泡沫破灭时的厄运。如果再有汉口银行与齐鲁银行一类的事件,将在银行业爆出深水炸弹,那时,所谓的估值修复行情即为沦为泡影。

  四月的经济数据大约是清楚了,CPI仍然在5%之上徘徊,而住房问题已经影响全局,这是高层最新的定调。由此,我们可以意料后面未必会很快加息,但是提高存准率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如果美元资本确实已经开始流出原油与大宗商品,我们更应该关注它会不会注入香港市场,而美元兑港元汇率,是最好的参照物。从历史波动对比看,港元异常升值往往是伴随着热钱流入,而我们应该警惕的是,在高通胀、高资产泡沫、货币紧缩的环境中,它们不会是来做多的,如果是做多则逻辑关系完全不对,它们更可能是先做多,布好局、培养好对手盘后再做空。

  从我们的市场看,如上文所提到的,主流们如果真为了忽悠那30%因通胀怕现金存银行贬值的刚需族进场,那一定要在3000点之上讲好故事,在3000点之上继续做牛皮市,时间拖越长就越能起到效果。所以,可以意料在增量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后面的走势应该是一种消耗式的上涨。

  而从技术走势上看,上证指数目前也不能说此番已经见顶。而我们前几周开始就预期上证指数会在3000点上方形成上升楔型的走势。为什么会是上升楔型你会问?其实,上升楔型就是反映消耗式上涨的表现形式,其市场形成机理是:在外围一致看多的情况下,不断有新增资金入场做高,但由于能量不足而使其中的失望盘离场观望。当出现一个低点后,由于此前的故事依然没讲完,于是再度有新增资金将价格顶过前高。但它们一样也没能力将价格推得更高,然后再度重复此前的走势再做一条腿。楔型的特征是,价格在两条上升收敛夹角的直线中波动,直至有某个外部事件打破这种平衡,令价格击破下沿回到楔型起点。

  我们从上证指数1月25日之后的上行结构看,至3月9日高点就根本不能称为上行推动,既然不是上行推动,它必然就是一个上行修正结构,而自3月15日的低点上行,依然不是个推动。若以波动结构分,起自3月31日低点的上行结构,只是3月15日低点上行段中的c段上行。而楔型结构是个终结结构,它只会出现在上行推动结构中的第五末段上行与修正结构的c波段中。

  当然,我们这里对这个尚未完全形成的楔型结构只是根据宏观经济情况作的预判,并不等于市场一定会选择这一选项。但是,由于下周中段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段,这不由得不让我们心存戒备,做投资的人都知道风险会成为永久的损失,尤其是在一片乐观声中,更应警惕可能发生的风险。为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不再追高那些散户们看起来很漂亮的权重蓝筹股,不往风险的方向加注是规避风险的好办法。而在技术走势上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以3月28日与4月11日高点作直线,如果未来三天内再不突破这条线,那么,须防多头失望盘涌出造成的短期震荡。而目前国内私募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相当比例,这些比公募基金更注意市值管理的资金,在风险确认时往往会不计价砸盘,此力道还有期指对冲盘的叠加,会由此造成短期不考虑投资价值的抛售行为出现。

  作为风险控制的参照线,我依然强调上证指数下峰值3005处的重要性。大多时候我不作顶点预测,因为那事看起来很傻,做大资金的人都知道具体的点位毫无意义,只有散户才会关心那样的点。我们设置参照线的原因是为了控制风险,只要指数仍然站于多空参照线之后,即可判定市场仍可操作;反之,则予以减仓规避风险。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目前已经不是考虑中长线选择什么股投资的时候,或许市场经一轮下跌后,你再考虑这事会更靠谱。短期应该停止或者仅以很小的仓位做短多盘,中长线盘也应该注意其个股波动节律,根据顶背离出现时做减仓差价。如果你是真正的投资者,中长线持仓的成本不断下降是你的主要操作任务,身边的涨停与跌停都是浮云,不值得你转移视线关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