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首都编剧论坛召开 共谋行业发展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首都,编剧,论坛,行业
  • 发布时间:2011-05-18 10:54
  5月6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以“创新、合作、精品”为主题的2011首都编剧论坛(以下简称“编剧论坛”)在京召开。《闯关东》《钢铁年代》编剧高满堂、《汉武大帝》《人间正道是沧桑》编剧江奇涛、《沂蒙》《北方有佳人》编剧赵冬苓、《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编剧王宛平、《夜宴》《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邹静之、《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的美丽人生》编剧王丽萍、《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玉观音》编剧海岩等知名编剧济济一堂,针对大量专业性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会上,编剧们针对“播出市场变化与剧本创作的突破”“电视剧文学性与创作底气”“影视作品维权平台建设与举措”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上,“中国编剧之家”宣告成立;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与北京律师协会共同签署了“首都影视作品维权合作协议”;王丽萍、王宛平、王朝柱、兰晓龙、江奇涛、张永琛、邹静之、姜伟、赵冬苓、高满堂十位编剧获得了“十佳编剧”奖项。

  张强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

  电视剧收视率的两点保障

  我们所认为的收视规律同艺术规律之间的关系:

  首先,电视剧中善恶分明是收视率的保障之一,这同艺术教育中“好人要有缺点,坏人要人性化”的特点是相悖的。电视剧观众需要强烈的爱和恨,这适用于所有电视剧,往往收视率特别高的电视剧,在这方面比较擅长。

  其次,家族关系是电视剧收视的又一保证。分析北京电视台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家族关系类的剧集很容易成功,而写朋友关系的成功率则比较低。

  我希望在未来,编剧与播出机构在创作前期能够就以上艺术规律与收视结果的关系进行交流和探讨,将艺术规律和收视率尽可能兼顾,才有可能创作出既有高收视,又有高品质的剧集。

  郑晓龙 知名导演、编剧

  剧本创作有可能每集50万元

  先进的电视剧生产,已经从小作坊式的生产, 逐步向工厂化生产转变。编剧方式也需要相应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出现,各方对电视剧的投入不断加大,电视剧集的售价也在不断上升。而这样的规模化生产需要编剧的集体智慧。按照国际惯例,电视剧剧本的成本大约在5%-10%,因此,剧本创作有可能达到每集50万元。美国、香港的电视剧都是集体创作,从创意、分集,具体分场、填写台词、增加笑料以及各种剧本内容,到剧本整体创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剧本创作质量在整体上也会较现在有很大提高。

  我参与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的剧本创作,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我认为,未来的电视剧产业,集体创作才符合电视剧工厂化发展的需要,电视剧质量才会有提高。

  庞正中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主任

  影视作品维权平台建设与举措

  电视艺术作品的灵魂在于编剧,但同时影视产业又是一个产业链。需要编、制、导、播和投资方共同努力。

  现今,如何促进版权交易,以及在遇到侵权问题时,编剧如何维权、维权成本怎样、结果如何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手搭建的“首都影视作品维权服务中心”,将法律和影视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促进编剧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首都影视作品维权服务中心,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维权,维护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响应各方的个案维权需求;三是进行公益宣传,包括版权讲座,相关法律知识的交流、研讨;四是开展衍生产品版权保护;五是开展国内外交流;六是促进版权交易。

  张永琛 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

  对剧本创作心存敬畏

  作为编剧,懂得敬畏剧本创作就是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去写作,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

  今年以来, 关于编剧的会议从杭州开到上海,现在又到了北京,社会各界对编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是时代赋予的良好契机。但是现在,编剧界也屡现跟风现象,因此,坚持艺术理想,从尊重自己的角度出发,敬畏剧本创作就是有责任感的编剧使命。

  而对剧本创作心存敬畏, 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 丰富的生活是创作的勇气。我最近正在写作《大金脉》,写作过程中,通过搜集和整理素材,受益良多,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我发现了战场之外的那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这部三四十年代中国黄金历史的另类档案,希望通过对采金人生活的展现,推究中国人的灵魂。

  邹静之 知名编剧

  以文学的立场写作,是编剧被尊重的资本

  在近20年的实践中,电视剧艺术经过编剧的不断推动, 为电视剧的文学性奠定了基础,可能在20年前谈这个问题会被作家耻笑,但是现在不是了。

  我在使用微博时有一个深切感受,微博将深刻影响将来的艺术、文学,乃至戏剧。有史以来,随着文字传播方式的演进,文字的表现就是由点到面、由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现在,电视剧取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因此,电视剧文学创作也随之被提上日程,作为影视文学的一部分,电视剧文学将是本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门类。

  以文学的立场来坚持自己的写作,正是编剧被人尊重的资本。文学是能穿透时间的,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其中一点就是该作品能否在纵向和横向的时间点上往前走得更远。最后,我希望强调作为编剧,文学性很重要。

  王丽萍 国家一级编剧

  女性编剧如何突围

  想到这个题目的原因是,在日前成立的中国编剧工作委员会上,我发现中国男编剧可能多于女编剧,而最近我在韩国交流发现,韩国的女性编剧数量很多。中国女性编剧要“成功突围”是比较漫长而且困难的,所以我希望从个人创作出发谈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原创。我曾经历过一个瓶颈期,只写外表,而不是有感而发。我相信不真诚的东西不能打动我, 更不能打动观众。二是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女性题材电视剧,要求细节真实和情感真实。在这部分创作中,我发现了一些戏剧规律、技巧,这可能就是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一种创新。三是表现人性真善美,现代社会每天都有负面消息,因此,人们或多或少会停留在悲观情绪之中,因此,在剧集创作中,真诚地表现美好、快乐、善良,是有价值的。

  最后我引用三句话,第一句是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对事业的追求,第二句是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对爱情的渴望,第三我们永远不要丢弃对人类的同情。

  王兴东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一级电影编剧

  原创剧本的地位和权利

  剧本创作,编剧首先要有版权意识。剧集中的故事情景、人物形象、思想等首先来自于剧本的创意设计,这些内容构成了剧本原著版权。

  制片人必须购买剧本的使用权,没有编剧的授权书不得备案立项,这决定了编剧是影视产品最高放权人。影视剧作品与类似的创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著作权。制片者和投资人对影片有著作权,但是对著作、文学过程没有著作权。因此,无论是制片人、投资人还是导演,只能通过双方合同的规定来使用剧本的拍摄权,修改权则在编剧手里,未经编剧允许的修改是违法的。随意篡改剧本的现象不彻底根除,原创不可能健康发展。

  此外, 影片的版权有自带效应。法律特别规定了,剧本和作品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影视剧只是使用了剧本的摄制权,至于改编权、网络权、衍生产品版权等均属于编剧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