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的“群狼战术”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IDG,群狼战术
  • 发布时间:2011-06-13 13:47
  《投资者报》: IDG内部有怎样的文化?

  张震:“群狼战术”,强调团队合作,分工作战。我们的合伙人相对多一些,专业背景不同,大家分工合作。我们有自己的法律部门,资深律师就有4个,他们在其他律师事务所可以成为合伙人,还有一些内部审计的同事,内部团队还是挺强的。

  此外,我们不仅要求分工作战积极、勤奋,还要求每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要很强。

  《投资者报》:你们内部是怎么分工的?

  张震:从分工协作来讲,主要看这个人的工作背景,比如说这个人是IT背景,看高科技类项目就多一些,像熊总(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是媒体背景,可能看媒体项目多一些;有些人在退出上有经验,他可能会过来协助项目的IPO事宜。

  《投资者报》:IDG如何进行内部沟通?

  张震:我们每周有周会,进行一次视频会议,大家就一些行业进行探讨,比如TMT(科技、媒体、通信)这周有哪些最新趋势等。每个月还会有月会,几乎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大的会议,这样团队的缺陷会得到改善,也方便新进来的同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感受每个人的投资风格。

  同时,在月会上,我们还会就一个项目通过投资委员会进行决策。

  《投资者报》:好项目是成功的关键,你们的项目是怎么发现的?

  张震:不是主要依靠中介,我们在行业内有非常好的人脉关系,十多年来我们对此非常重视。

  《投资者报》:IDG如何做到十年经久不衰,每年都有一个项目退出,实现内部46%的收益率?

  张震:在我看来有两点,一是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之所以能做好,就是因为能把握下一个机会,比如说投资搜狐、百度,每一个项目都把握了行业的下一个发展趋势。

  二是注意团队建设,IDG人员流动性不大,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IDG给这些人创造了一个成长空间,我们今年提了4个合伙人,当时是9个,现在达到15个。第二,基金本身做得不错,这样投资人的视野才会越来越宽,你才有干劲。

  我们需要的是对事业很投入的人,不容许朝三暮四。我们既看过程也看结果,你对公司有贡献,比如为公司贡献了人脉关系,找到了好项目等等,你自然就会获得晋升。

  《投资者报》:你们如何培育企业?

  张震:对于创业者来说,我们是他们的创业伙伴,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比如我们可能会帮他们找在退出、融资上有经验的人帮助他们。总之,我们内部是共同的责任担当,大家作为一个团队来帮助他们。

  以团购网为例,我们在投资的同时,还引进了国内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跟我们一起投资,这让他们非常满意。

  此外,我们还把我们曾经投资过的很多企业都推荐给他们,与他们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分享管理心得等。

  实际上,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你想把事情做好,没有积极的投入是很难的。

  《投资者报》:你如何判断项目的优劣?

  张震:这是一个经验的问题。对于投资人来说 ,如果他已做了7~10年的话,那么他的准确度就会相对高一些,但仍然难免会犯错误。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还需要深入的行业研究,并且多花时间去了解创业者及团队。

  比较难判断的是一些中等水平的项目,这就需要根据你的经验判断这件事情有多靠谱,如果团队背景和想法不成熟的话,还需要跟他们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因为很多人对未来发展前景并不了解,很多项目要花相当长的时间。

  《投资者报》:你平时有哪些爱好?

  张震:上学的时候,我是校队的手球队员,现在工作较忙,只能打网球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