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IBM宣布计算机内存技术获得重大突破,采用这项技术的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 PCM)性能达到NAND内存的100倍,而寿命却比NAND内存长得多,同时更节能。NAND闪存是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一项存储技术,以SSD(固态硬盘)为例,其写入速度能达到2Gb/s。IBM说,它已经生产出了PCM样片,每个单元能存储两个位元,没有数据读取错误问题,而数据读取错误是PCM一直困扰研究人员的问题。
与NAND闪存这种广泛用在SSD中的技术一样,PCM是非易失性的,这意味着电源中断后数据依然会保存在其中。而与NAND闪存不同,PCM内存在写入新数据之前不需要对删除数据进行标记。正是因为NAND闪存要对删除数据标记,所以降低了NAND闪存设备的性能,同时加快了存储介质的损耗,使得一般消费电子产品中的SSD平均寿命为写入5000?1万次,企业级产品写入次数10万次。而根据IBM的说法,PCM的写入次数可以多达5万次。
使用寿命更长的PCM
“如果闪存的写入次数达到3000次,对绝大多数手机和MP3播放器而言就足够了,但对企业级的产品而言远远不够。在企业中,有时一个小时SSD的写入次数都已经达到这个数值。”IBM苏黎世研究中心的通信研究经理Christopher Sciacca说。
IBM研究院的内存和前沿技术经理Haris Pozidis也表示,随着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云计算和服务模式,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强大、更高效,同时又更经济实惠的存储技术。Pozidis介绍说,过去5个月中,IBM的科学家一直在测试能够存储两位、最多三位的多层晶格(MLC)芯片。测试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已经有了很高的可靠性,可投入实际应用。
除了用在企业级存储系统中,PCM还可以作为DRAM的扩展。Pozidis说,DRAM继续作为最接近CPU的存储介质用来保存访问最频繁的那部分数据,而存储容量更大的PCM可用于保存不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空间更大的PCM就像一个缓冲池,如果数据再次变‘热’,再将它回迁到DRAM中。”
借助控制器CPU还可以直接与PCM进行对话,但CPU并不知道,它以为还是在与DRAM进行对话。“同样,最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DRAM,而不那么频繁访问的数据则存储在PCM。”他说。
人们预计,再过几年DRAM的光刻工艺演进到20?30纳米之间时将达到技术的极限(1纳米相当于4个金原子大小)。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PCM有望成为NOR、EEPROM、NVRAM存储器的替代品,这些都是三星、美光科技和韩国的Hynix半导体公司现在正在生产的主要存储产品。
目前的PCM技术生产的主要是单层晶格(SLC),每个存储单元只能存储一个位元,存储容量比较小。例如,三星在其GT - E2550 GSM手机中使用的就是512M的PCM存储芯片;美光科技公司Numonyx部门生产128 M的PCM存储芯片,主要供应给几个网络设备生产商和安全摄像机生产商。
用编码技术
解决短期漂移
相变存储器利用了材料中的电阻变化来存储数据:这种由多种元素(包括硫、硒或者碲等)组成的合金,当它从结晶相(低电阻)变为非晶相(高阻抗)时,电阻会发生变化。在PCM晶格中,相变材料放置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电极之间,通过电压或不同强度的电流脉冲来控制相变的发生。电流或者电压可以使这些材料升温,当达到某个温度阈值时,材料就从结晶改变为无序状态,反之亦然。
IBM的科学家说,通过使用先进的调制编码技术可以解除短期漂移问题,从而能够避免因采用多层晶格(MLC)而在PCM内存中出现位错误。短期漂移类似于NAND闪存中电子泄漏穿过薄薄的晶格壁而引发数据读取错误。NAND闪存是通过在控制器芯片使用纠错码(ECC)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在PCM中数据错误不是通过事后纠正而通过使用专门的编码事前避免的。
“使用调制编码我们避免了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事实上,调制编码已经出现在今天的硬盘和蓝光驱动器上。”Haris Pozidis说,“我们以标准电阻值为基础来施加电压,而后测量阻抗。若未达到阻抗的理想值,我们便会调整电压脉冲并再次测量,直到我们获得电阻值符合要求为止。”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坏情况下写入延迟约为10微秒,这意味着即使是与市场上最好的闪存相比,PCM的性能也提高了100倍以上。
Pozidis说,IBM目前采用的PCM光刻工艺是90纳米的,这是当今最密的单层晶格PCM产品的两倍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肯定会改进。他透露,IBM还没有计划生产消费级的PCM产品,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许可给像东芝、三星这样的内存制造商,并帮助它们加快企业级内存芯片的生产。
其他研究人员还把碳纳米管技术引入到PCM芯片中来节省电力,从而把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延长到数周。
乐文 编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